6.若一個相對原子質量為12的碳原子的實際質量為m克,則實際質量為n克的另一種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為( 。
A.$\frac{12n}{m}$B.$\frac{12m}{n}$C.$\frac{n}{12m}$D.$\frac{m}{12n}$

分析 根據(jù)某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frac{該元素的一個原子的質量}{一種碳原子質量×\frac{1}{12}}$,結合題意進行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 解:若一個相對原子質量為12的碳原子的實際質量為m克,則實際質量為n克的另一種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為$\frac{ng}{mg×\frac{1}{12}}$=$\frac{12n}{m}$.
故選:A.

點評 本題難度不大,掌握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frac{該元素的一個原子的質量}{一種碳原子質量×\frac{1}{12}}$并能靈活運用是正確解答本題的關鍵.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6.氫氧化鈉固體應如何保存?為什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7.A、B、C、D、E是初中化學常見的物質.其中,單質B是一種常見且用途廣泛的金屬,B元素在地殼中含量僅次于鋁,已知金屬B能發(fā)生如下一系列變化:

試推斷:(1)寫出C、D各物質的化學式:CFe3O4; DH2
(2)寫出第③、④兩步反應的化學方程式:③Fe+CuSO4=Cu+FeSO4;④3Fe+2O2 $\frac{\underline{\;點燃\;}}{\;}$Fe3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4.為了測定某黃銅(銅鋅合金)樣品中銅的質量分數(shù),某化學小組進行了如下實驗:取黃銅樣品100克于燒杯中,加入100克稀鹽酸,恰好完全反應.稱得燒杯中剩余物質的質量
是199.2克.回答下列問題:
(1)實驗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Zn+2HCl═ZnCl2+H2↑;
(2)該反應生成氫氣的質量是0.8克;
(3)根據(jù)已知條件列出求解100g該黃銅樣品中鋅的質量(x)的比例式為$\frac{65}{x}$=$\frac{2}{0.8g}$;
(4)該黃銅樣品中銅的質量分數(shù)是74%;
(5)用288噸含Cu2O 60%赤銅礦(雜質中不含銅)可煉得這種黃銅的質量為208噸.
(計算結果保留小數(shù)點后一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科學家利用姜-泰勒(Jahn-Teller)效應改變了碳原子之間的距離,強迫C60分子形成了一種新的晶體結構,這種晶體結構表現(xiàn)出了絕緣體、超導體、金屬和磁體的特性.科學家將其稱作姜-泰勒(Jahn-Teller)金屬,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
A.姜-泰勒效應使C60發(fā)生化學變化,生成新的金屬
B.新的晶體結構將有助于減少能量損失
C.新的晶體結構中碳原子之間沒有間隔
D.新的晶體結構中碳原子停止運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1.水是生命之源,我們應該了解水、愛護水
(1)目前部分農(nóng)村的飲用水,主要是取地下水,可用肥皂水檢驗地下水是硬水還是軟水,日常生活中常用加熱煮沸法降低水的硬度.
(2)凈化地下水的過程中活性炭起吸附作用.
(3)小明同學為了探究水的組成,邀請你一起參加水的電解實驗,發(fā)現(xiàn)兩電極上都有氣泡產(chǎn)生,正極產(chǎn)生的是氧氣,負極產(chǎn)生的是氫氣,氣體體積之比為1:2,得出的結論是水是由氫、氧兩種元素組成的,寫出電解水的化學方程式2H2O$\frac{\underline{\;通電\;}}{\;}$2H2↑+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8.已知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shù)為21%,小蘭同學用如圖裝置進行驗證:
(1)紅磷燃燒,冒出大量紅磷劇烈地燃燒,產(chǎn)生大量的白煙,反應的文字表達式紅磷+氧$\stackrel{點燃}{→}$五氧化二磷;冷卻后,打開彈簧夾,水進入集氣瓶,進入水的體積約為集氣瓶中空氣總體積的$\frac{1}{5}$.在該實驗中,能不能將紅磷換成木炭不能(填“能”或“不能”).
(2)該實驗可推論出氮氣難(填“易”或“難”)溶于水和其化學性質不活潑(填“活潑”或“不活潑”)的結論.
(3)實驗后發(fā)現(xiàn)測得的氧氣體積分數(shù)小于$\frac{1}{5}$,請你幫她分析造成這種結果的可能原因(至少答兩點):
①紅磷不足;②裝置漏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5.蒸餾水和澄清石灰水長期敞口放置,它們的pH值會( 。
A.前者不變  后者變大B.前者變小  后者變大
C.兩者都變小D.兩者都不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6.(1)在給氧化鐵加熱時,要先通入一氧化碳氣體后加熱,其目的是防止管內有空氣,加熱時引起爆炸.
(2)在C處看到的現(xiàn)象是澄清石灰水變渾濁,說明反應后有二氧化碳生成.
(3)本實驗設計中,在B處所采取措施的目的是防止污染空氣,其優(yōu)點是有效利用能源.
(4)實驗完畢后應先撤酒精燈;并移開B,待冷卻室溫時停止通入CO.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