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古代“銀針驗毒”的原理是4Ag+2H2S+X=2Ag2S+2H2O,X的化學式為
A.H2 B.S C.O2 D.SO2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在一個密閉容器中有A、B、C、D四種物質,在一定條件下充分反應,測得數(shù)據(jù)如下:
物質 | A | B | C | D |
反應前的質量/g | 6.4 | 3.2 | 4.0 | 2.8 |
反應后的質量/g | 5.2 | 待測 | 7.2 | 2.0 |
反應后待測的B的質量是 克,該反應所屬的基本反應類型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鈰是一種常見的稀土元素,它在周期表中的相關信息如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鈰原子的核外電子數(shù)為58
B.鈰屬于非金屬元素
C.鈰元素的元素符號是Ce
D.鈰的相對原子質量是140.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是初中化學中的一些重要實驗,請回答:
(1)A實驗可知氧氣約占空氣總體積的 .
(2)B中與負極相連試管產(chǎn)生的氣體是 .
(3)C中現(xiàn)象①②說明物質燃燒需要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有三種不同的實驗裝置,集氣瓶中均充滿空氣,燃燒匙內(nèi)所盛有的物質 (裝置一中物質為紅磷:裝置二中物質為木炭;裝置三中分別裝有紅磷和木炭)均為過量,大燒杯內(nèi)盛有水.當充分燃燒后,冷卻至室溫,打開彈簧夾:
打開止水夾,請依次描述打開止水夾后三種裝置所出現(xiàn)的現(xiàn)象及其原因:
(1)裝置一中所出現(xiàn)的現(xiàn)象為 ,原因是 ;
(2)裝置二中所出現(xiàn)的現(xiàn)象為 ,原因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某;瘜W興趣小組就空氣中氧氣的含量進行實驗探究,請你參與.
一、(設計實驗)
第一小組同學共同設計了如下圖的A、B兩套裝置.
(1)你認為合理的是(填編號)
(2)該實驗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
二、(改進實驗)
第二小組同學設計了C實驗,優(yōu)點是:
(1)實驗后發(fā)現(xiàn)測定出的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shù)低于,這可能是由哪幾種原因引起的? .
(2)從實驗現(xiàn)象分析可知:氧氣約占空氣總體積的,氮氣約為.能夠得到該結論主要是運用了氮氣的有關性質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金屬是一類重要的材料,研究其性質十分必要.
(1)地殼中含量最多的金屬元素是 .
(2)人們對鋁的利用比銅和鐵晚.金屬大規(guī)模開發(fā)和利用的先后順序與 (填序號)有關.
A.金屬的活動性 B.金屬的導電性 C.金屬的導熱性
(3)下面是某小組同學對金屬鎂和鐵性質的對比研究.
①在室溫條件下進行圖1所示實驗.試管內(nèi)的鎂和鐵表面均被打磨,且形狀、大小均相同,向兩支試管中同時加入相同的稀鹽酸.通過觀察到 現(xiàn)象,可得出的結論是金屬活動性 > (填元素符號);還可以觀察到反應在相同時間內(nèi),兩支長頸漏斗的液面高度不同,可得出的結論是 .
②取等質量的鎂、鐵兩種金屬.將鎂放入稀硫酸中,鐵放入稀鹽酸中,產(chǎn)生氫氣的質量隨反應時間變化曲線如圖2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填序號).
A.消耗鐵的質量一定小于鎂的質量
B.充分反應后,鎂、鐵一定都有剩余
C.充分反應后,溶液的質量一定都有所增加
D.充分反應后,稀硫酸和稀鹽酸一定都沒有剩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表除雜質所選試劑正確的是
選項 | 物質 | 所含雜質 | 除去雜質的方法 |
A | CaO | CaCO3 | 加入稀鹽酸至不再產(chǎn)生氣泡 |
B | CO2氣體 | HCl氣體 | 通入NaOH溶液 |
C | CO2氣體 | CO氣體 | 通過灼熱的CuO |
D | NaCl溶液 | Na2CO3 | 加入稀硫酸至不再產(chǎn)生氣泡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請用化學用語表示:(1)5個鎂離子 (2)2個氯離子 (3)4個鉀原子 (4)2個硫酸根離子 (5)2個銨根離子 (6)氧化鎂中鎂元素的化合價為+2價 (7)有機物中都含有碳元素,碳元素的原子結構示意圖是 (8)已知元素M的氧化物化學式為M2On,則M的氯化物的化學式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