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某學習小組對舊銅器上的綠色銹斑產(chǎn)生了探究興趣。
(一)對綠色銹斑的探究
(查閱資料)①無水硫酸銅為白色粉末,遇水變藍;②堿石灰是 CaO 和 NaOH 的固體混合物;③綠色銹斑 的主要成分是堿式碳酸銅(Cu2(OH)2CO3),受熱易分解。
(探究過程)
實驗1:取一定量的堿式碳酸銅放入試管中并加熱,發(fā)現(xiàn)試管中的固體由綠色變成黑色,同時試管壁上有無色 液滴出現(xiàn)。
猜想: (1)從元素守恒角度分析,該黑色固體可能是①碳粉;②氧化銅;③ ___________________。
(2)從元素守恒角度分析,生成的氣態(tài)物質(zhì)可能是水和 CO2 的混合氣體。
實驗 2:取少量實驗 1 中的黑色固體物質(zhì)于試管內(nèi),加入足量稀硫酸并加熱,觀察到 ___________________ , 則猜想②正確。
實驗 3:同學們選擇如下裝置探究反應生成的氣體成分。
實驗步驟:(1)打開 A 中活塞,通入一段時間的空氣;
(2)關閉活塞,連接裝置,其連接順序為 A→_____→______________;
(3)點燃酒精燈,充分加熱后,停止加熱。
現(xiàn)象與結論:根據(jù)實驗現(xiàn)象可知,堿式碳酸銅分解還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
則 A 中玻璃管內(nèi)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B 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反思與評價:A 裝置中 U 形管內(nèi)堿石灰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二)用銹蝕嚴重的廢銅屑為原料,回收銅
資料 1:Cu2(OH)2CO3+2H2SO4=2CuSO4+3H2O+CO2↑
資料 2:回收銅的兩種實驗方案。
反思與評價:
(1)步驟Ⅱ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溶液 A 中的主要離子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寫出離子符號)。
(3)理論上兩種方案獲得銅的質(zhì)量比較:方案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方案二(選填“>、=、<”)。
(4)方案二優(yōu)于方案一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一點)。
【答案】碳粉和氧化銅的混合物 黑色固體全部溶解形成藍色溶液 C B Cu2(OH)2CO3 2CuO+H2O+CO2↑ CO2+Ca(OH)2=CaCO3↓+H2O 除去空氣中的水分和二氧化碳,防止對產(chǎn)物的檢驗造成干擾 CuO+CO Cu+CO2 H+、SO42﹣、Cu2+ = 對環(huán)境污染小、節(jié)約能源等
【解析】
本題主要考查物質(zhì)的性質(zhì),綜合性較強,解答時要根據(jù)各種物質(zhì)的性質(zhì),結合各方面條件進行分析、判斷,從而得出正確的結論。
(一):探究過程:
(1)從元素守恒角度分析,該黑色固體可能是①碳粉;②氧化銅;③碳粉和氧化銅的混合物;
(2)若猜想②正確,黑色固體中只有氧化銅,沒有碳,氧化銅與硫酸在加熱時生成了可溶解的氯化銅和水。取少量實驗1中的黑色固體物質(zhì)于試管內(nèi),加入足量稀硫酸并加熱,觀察到黑色固體全部溶解形成藍色溶液,則猜想②正確;
實驗步驟:
(2)根據(jù)質(zhì)量守恒定律,反應生成氣體可能有水和二氧化碳,關閉活塞,連接裝置時,應該先檢驗水,后檢驗二氧化碳,因此其連接順序為A→C→B;
(3)根據(jù)實驗現(xiàn)象可知,堿式碳酸銅分解還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則A中玻璃管內(nèi)堿式碳酸銅分解生成了氧化銅、水和二氧化碳,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u2(OH)2CO3 2CuO+H2O+CO2↑;B中的反應是二氧化碳和氫氧化鈣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和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O2+Ca(OH)2=CaCO3↓+H2O;
反思與評價:
本實驗是檢驗堿式碳酸銅分解產(chǎn)物,空氣中的水和二氧化碳對實驗有干擾。堿石灰能夠吸收水蒸氣和二氧化碳,因此A裝置中U形管內(nèi)堿石灰的作用是除去空氣中的水分和二氧化碳,防止對產(chǎn)物的檢驗造成干擾;
(二)反思與評價:
(1)步驟Ⅱ中氧化銅和一氧化碳在加熱條件下反應生成銅和二氧化碳,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uO+CO Cu+CO2;
(2)廢銅屑中的堿式碳酸銅與硫酸發(fā)生了:Cu2(OH)2CO3+2H2SO4=2CuSO4+3H2O+CO2↑,溶液A中存在生成硫酸銅和過量的硫酸,溶液A中存在的主要離子有氫離子、硫酸根離子和銅離子,符號分別是:H+、SO42﹣、Cu2+;
(3)理論上兩種方案獲得銅的質(zhì)量比較:根據(jù)化學反應和質(zhì)量守恒定律可知,由于都沒有銅元素的損失,因此生成的銅的質(zhì)量是方案一=方案二;
(4)方案二的化學反應是在常溫下進行,方案一的化學反應是在加熱和高溫下進行。方案二優(yōu)于方案一的理由是對環(huán)境污染小、節(jié)約能源等。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用如圖裝置測定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shù)。實驗步驟為:集氣瓶里先裝a體積的水,在酒精燈燈焰上把玻璃棒下端加熱,裝置如圖密封。用力把玻璃棒按下與白磷接觸,白磷燃燒,開始時瓶中少量水被壓到燒杯中,稍后,燒杯內(nèi)水又被壓入瓶中,燃燒停止后,稍振蕩,完全冷卻后,量出集氣瓶中水的體積(b)和整個集氣瓶體積(c)。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 反應過程中集氣瓶內(nèi)液面的變化是先下降后上升
B. 該實驗測得氧氣與空氣的體積比為(b-a):(c-a)
C. 燃燒匙中的白磷可以換成細鐵絲或鎂條
D. 集氣瓶中預先放的a體積水僅有液封導管,防止氣體受熱膨脹逸出的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硒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與硒原子結構示意圖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m=34,n=6
B. 屬于金屬元素
C. 相對原子質(zhì)量是78.96 g
D. 在化學反應中,硒原子易失去電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水是生命之源,人類的日常生活與工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都離不開水。
(1)通過電解水實驗可以研究水的組成。電解水的實驗如圖所示, 收集到氧氣的是玻璃管_____(填“a”或“b”),該反應的符號表達式是_______________,該實驗說明水是由________組成的。
(2)電解水的微觀示意圖如下,請在方框中補全相應微粒的圖示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化學概念間存在如下三種關系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 化合反應與氧化反應屬于包含關系
B. 吸熱反應與放熱反應屬于交叉關系
C. 復分解反應與中和反應屬于包含關系
D. 含氧化合物與氧化物屬于并列關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水是生命之源,人類的日常生活與工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都離不開水。
(1)如圖1所示。通電一段時間后,試管1中所收集的氣體為________,該實驗說明水是由________組成的。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
(2)圖2是用來凈化天然水的簡易裝置,下面分析錯誤的是________(填序號)。
A.能殺菌消毒 B.能得到純凈水
C.能把硬水變?yōu)檐浰 ?D.能使天然水變得無色澄清
(3)圖3是自來水廠的凈水過程示意圖,其中活性炭池的作用是________。某同學檢驗所得自來水是否為硬水,他的實驗方法為________。
(4)小剛發(fā)現(xiàn)一些化學實驗常在容器中放少量的水,但作用各不相同,試回答下列實驗指定容器中水的作用。
A.鐵絲在氧氣中燃燒 B.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 C.排水法收集氣體
A集氣瓶中的水________;B量筒中的水________;C集氣瓶中的水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在一定條件下,在一個密閉容器內(nèi)發(fā)生某反應,測得反應過程中各物質(zhì)的質(zhì)量如下表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 該反應是化合反應,d可能是催化劑
B. a、b兩種物質(zhì)中元素種類之和一定與c物質(zhì)中元素種類相同
C. b物質(zhì)可能是單質(zhì)
D. 反應后a物質(zhì)的質(zhì)量為6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以下是某研究小組探究影響化學反應快慢的一些因素的相關數(shù)據(jù)(常溫通常指20℃;“濃度”指溶質(zhì)的質(zhì)量分數(shù))。
(1)通過實驗①和②對比可知,化學反應快慢與______有關;
(2)通過對比實驗_____可知,化學反應快慢與溫度的關系是_____;
(3)由上述實驗可知,影響過氧化氫分解速度的因素是_________和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