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少量下列物質(zhì)分別放入水中,充分攪拌后能形成溶液的是( �。�
A、面粉B、高錳酸鉀
C、泥土D、食用油
考點:溶液的概念、組成及其特點
專題:溶液、濁液與溶解度
分析:一種或幾種物質(zhì)分散到另一種物質(zhì)中,形成均一的、穩(wěn)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它的基本特征是均一性和穩(wěn)定性;只有被分散的物質(zhì)在水中是可溶的,二者混合后才會形成溶液.
解答:解:A、面粉不溶于水,不能和水形成均一、穩(wěn)定的混合物,即不能夠形成溶液,故選項錯誤.
B、高錳酸鉀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穩(wěn)定的混合物,屬于溶液,故選項正確.
C、泥土不溶于水,不能和水形成均一、穩(wěn)定的混合物,即不能夠形成溶液,故選項錯誤.
D、食用油不溶于水,不能和水形成均一、穩(wěn)定的混合物,即不能夠形成溶液,故選項錯誤.
故選:B.
點評:本題難度不大,掌握溶液的本質(zhì)特征、各種物質(zhì)的水溶性方面的知識是解答本題的關鍵.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某�;瘜W興趣小組就空氣中氧氣的含量進行實驗探究:
【集體討論】
(1)討論后同學們認為,選擇的藥品既要能消耗氧氣,又不會跟空氣中的其它成分反應,而且生成物為固體.他們應該選擇(填編號)
 
,
A.蠟燭      B.紅磷      C.硫粉      D.鐵絲
寫出用該藥品進行實驗時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2)小組同學共同設計了如圖1的兩套裝置,你認為合理的是(填編號)
 


【分組實驗】在討論的基礎上,他們分組進行了實驗.
【數(shù)據(jù)分析】實驗結束后,整理數(shù)據(jù)如下:(注:集氣瓶容積為100mL)
組    別123456
進入集氣瓶中水的體積(mL)202119202218
(3)通過對實驗結果的交流,大多數(shù)同學都驗證出氧氣約占空氣體積的
 
.通過實驗還可以推斷集氣瓶中剩余氣體的性質(zhì)是
 

【實驗拓展】
(4)如圖2為小芳同學設計的趣味實驗,甲、乙兩集氣瓶內(nèi)充滿空氣,點燃燃燒匙內(nèi)足量的紅磷和足量的木炭后迅速插入集氣瓶內(nèi)并塞緊橡皮塞(整個裝置氣密性良好),燃燒結束冷卻到室溫打開彈簧夾,觀察到
 
,原因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實驗操作中,正確的是( �。�
A、滴加液體時,為了防止液體濺出,膠頭滴管緊貼容器內(nèi)壁
B、將用剩的藥品放回原瓶,廢棄的藥品倒入下水道
C、給試管中的固體加熱,不需預熱,直接固定在有藥品的部位加熱
D、用酒精燈的外焰給物質(zhì)加熱,先預熱,再固定在有藥品的部位加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如圖是小明同學設計的質(zhì)量守恒定律的驗證實驗.請根據(jù)圖示進行思考回答(假設藥品混合前質(zhì)量為m、混合后質(zhì)量為m):藥品混合前、后質(zhì)量關系為m>m,請解釋原因:
 
.若要讓此實驗測的m=m,如何改進此裝置
 
.(可圖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日常生活中接觸到的下列物質(zhì)中,不含酸的是( �。�
A、汽水B、食醋
C、食鹽D、發(fā)酵后的面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實驗必須按照一定規(guī)則進行.下列實驗的操作先后順序不正確的是( �。�
A、點燃可燃性氣體前,應先檢驗氣體的純度,后點燃
B、實驗室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實驗結束時,應先熄滅酒精燈,后將導管移出水面
C、實驗室制取O2、CO2等氣體時,應先檢查裝置氣密性,再向容器中裝藥品
D、做鐵絲在氧氣瓶中的燃燒實驗時,應先在瓶底放些水或鋪一層沙,再引燃鐵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分離液態(tài)混合物常用的方法有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物質(zhì)中屬于純凈物的是( �。�
A、海水B、液氧
C、土壤D、加碘食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根據(jù)圖示,回答與鐵有關的問題.

(1)圖A為鐵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關信息,可知鐵的相對原子質(zhì)量為
 
;
(2)圖B為鐵原子結構示意圖,其中x的數(shù)值為
 
;
(3)圖C為地殼中某些元素的含量(質(zhì)量分數(shù)),其中含量最多的元素與鐵元素組成的 化合物的化學式為
 
(寫出一種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