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初中化學 > 題目詳情
5.如圖1是“燃燒的條件”實驗活動的部分操作示意圖:
(l)儀器①的名稱為酒精燈;
(2)實驗一加熱片刻觀察到A中棉球上的酒精燃燒產生藍色火焰,B中棉球上的水不燃燒,由此得出燃燒的條件之一是物質具有可燃性;
(3)實驗二觀察到先燃燒的物質是乒乓球碎片;若將銅片上的物質換成等量的木屑和煤粉進行實驗,觀察到木屑先燃燒,說明木屑的著火點比煤粉低;
(4)實驗三將燃著的蠟燭放在如圖2所示的密閉容器中,同時用氧氣傳感器側出密閉容器中氧氣含量的變化如右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D(填序號).
A.蠟燭燃燒需要氧氣
B.蠟燭燃燒前,密閉容器中氧氣的體積分數(shù)為21%
C.蠟燭熄滅后,密閉容器中還有氧氣
D.蠟燭熄滅后,密閉容器中的二氧化碳體積分數(shù)為84%

分析 (1)熟記儀器的名稱;
(2)根據(jù)實驗對比以及可燃物燃燒的條件來分析;
(3)根據(jù)可燃物燃燒的條件來分析;
(4)根據(jù)瓶內氧氣含量的變化圖,反應前瓶內氧氣的體積分數(shù)約是19%,當氧氣的體積分數(shù)達到16%時,蠟燭熄滅,說明開始時瓶內含有其它氣體,氧氣的濃度低于一定值時,蠟燭無法燃燒,據(jù)此結合題意、根據(jù)空氣的組成進行分析判斷即可.

解答 解:(1)儀器①是酒精燈;故填:酒精燈;
(2)小棉花球蘸水后,因水不可燃,反而會蒸發(fā)吸收熱量,所以溫度達不到棉花的著火點,不會燃燒;而小棉花球蘸酒精后,酒精是可燃物,在酒精燈上被點燃后會燃燒放出大量的熱,使溫度達到棉花的著火點,引發(fā)棉花球燃燒,因此實驗的結論是燃燒的物質必須是可燃物;故填:物質具有可燃性;
(3)濾紙碎片和乒乓球碎片都與氧氣接觸,在加熱過程中,由于乒乓球碎片的著火點較低,首先燃燒起來,說明燃燒需要溫度達到可燃物的著火點;木屑的著火點比煤低,故同時加熱木屑先發(fā)生燃燒,故填:乒乓球碎片;低;
(4)A.蠟燭燃燒需要氧氣,故正確;
B.由圖象可知,蠟燭燃燒前,密閉容器中氧氣的體積分數(shù)為21%,故正確;
C.由圖象可知,當氧氣的體積分數(shù)到16%時蠟燭就熄滅,這說明蠟燭熄滅后,密閉容器中還有氧氣,故正確;
D.蠟燭熄滅后,密閉容器中含有16%的氧氣,其他氣體為氮氣、二氧化碳、稀有氣體等,共占84%,故錯誤.
故選D.

點評 此題屬于實驗綜合題,綜合考查課本中出現(xiàn)的重要小實驗,在平時學習中對這些重點實驗的原理、現(xiàn)象、結論等知識加強記憶是解答此類試題的關鍵.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推斷題

15.A、B、C、D、E均為初中常見物質,它們之間的轉化關系如圖(反應條件、部分反應物和生成物已略去).B、D、E均為氧化物,且常溫下為不同的狀態(tài),A、B、C均為含有相同元素

A→B 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aCO3$\frac{\underline{\;高溫\;}}{\;}$CaO+CO2↑.
B→C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aO+H2O=Ca(OH)2
C→A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a(OH)2+CO2=CaCO3↓+H2O.
若C還可以和某種鹽反應轉化為A,該鹽可能是碳酸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6.根據(jù)下列實驗裝置圖,回答下列有關問題.

(1)標號②的儀器名稱:錐形瓶.
(2)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發(fā)生裝置可選擇圖中的①③④⑥⑨(填標號)進行組裝,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2KMnO4$\frac{\underline{\;\;△\;\;}}{\;}$K2MnO4+MnO2+O2↑;該反應的基本類型是分解反應.
(3)實驗室可將②⑦⑩連接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檢驗二氧化碳氣體的化學方程式為Ca(OH)2+CO2=CaCO3↓+H2O;若要收集干燥的二氧化碳,還應增加一個裝有濃硫酸的洗氣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計算題

13.為了探究石灰石與稀鹽酸反應制備二氧化碳后的廢液中的溶質成分,將廢液過濾,取濾液20克于燒杯中,在不斷振蕩的條件下,向其中滴加質量分數(shù)為10.6%的碳酸鈉溶液直至過量,有關的變化如圖所示:
根據(jù)題中有關信息和圖象分析回答下列問題:
(1)原廢液中的溶質成分有HCl、CaCl2(用化學式回答).
(2)A點處所得沉淀的質量?(通過計算回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20.請根據(jù)下列實驗圖示回答下列問題.

(1)實驗室用過氧化氫溶液和二氧化錳制取氧氣,寫出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
(2)小明同學用30%的過氧化氫溶液和二氧化錳制取氧氣,發(fā)現(xiàn)放出氧氣的速率太快,原因是過氧化氫溶液的濃度太大,用A裝置來制取氧氣,還是不能得到平穩(wěn)的氧氣流,經討論將發(fā)生裝置由A改為B,其理由是通過注射器可以控制過氧化氫溶液的流量,從而可以控制反應速率.
(3)用C裝置收集氧氣的最佳時機是氣泡均勻、連續(xù)冒出時.
(4)D實驗中硬質玻璃管中的現(xiàn)象是紅色固體逐漸變成黑色固體,寫出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Fe2O3+3CO$\frac{\underline{\;高溫\;}}{\;}$2Fe+3CO2
從環(huán)保的角度考慮,裝置有不足之處,改進措施是點燃尾氣,或收集尾氣.
(5)E實驗中,若要除去粗鹽中難溶性的雜質其操作步驟為①④⑤(填序號),步驟⑤中玻璃棒的作用是使液體均勻受熱,防止液體飛濺,若按照②③①的步驟配置50g質量分數(shù)為16%的氯化鈉溶液所配置溶液的質量分數(shù)(填“偏大”或“偏小”)偏。
若②出現(xiàn)了右盤低的現(xiàn)象操作應該是d.
a.左邊的平衡螺母向左調  b.右邊的平衡螺母向右調  c.右盤中減少砝碼  d.左盤中增加食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0.某同學在用天平稱量物體時重32.6g,稱完時他發(fā)現(xiàn)物碼放反了,但他仍然得到了準確的結果(5g 以下用游碼)( 。
A.32.6gB.31.4 gC.27.4gD.必須重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7.我們已經知道空氣的主要成分是氮氣和氧氣,如圖所示為測定  空氣中氧氣含量的實驗裝置示意圖,圖中玻璃管里的活塞可以活動,活塞的左端管內有密封的空氣,活塞右端的玻璃管口跟空氣相通,試驗開始前活塞處在刻度5cm處.請按要求填空.
(1)實驗時,玻璃管里為什么要盛過量的白磷?充分消耗掉玻璃管內的氧氣
(2)可以觀察到玻璃管內發(fā)生的現(xiàn)象是:①白磷燃燒,產生濃厚的白煙,放出大量的熱;
②活塞開始向右移動(填“左”或“右”),隨著溫度    的降低,最終向左移動.
(3)試驗結束并恢復至室溫時,活塞應停在約4cm處,據(jù)此可得出的結論是空氣中氧氣的含量約占空氣體積的$\frac{1}{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4.除去粗鹽中難溶性雜質并計算產率的實驗中,下列實驗操作正確的是( 。
A.
溶解
B.
過濾
C.
蒸發(fā)
D.
稱量并計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5.氮肥促進作物的莖、葉生長,常用氮肥有尿素〔CO(NH22〕、氨水(NH3•H2O)、NH4HCO3、NH4Cl、(NH42SO4、NH4NO3(答出6種)等,其中NH4NO3的含氮量為35%.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