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甲、乙、丙是初中常見的三種物質(zhì),在一定條件下它們之間的轉(zhuǎn)換關系圖所示如圖(部分物質(zhì)及反應條件已略去),其中甲、乙是組成元素相同的兩種氣體,且丙是常用的建筑材料,請回答;
甲?乙?丙
(1)甲的一種用途是;作燃料等.
(2)寫出乙轉(zhuǎn)化成丙的化學方程式CO2+Ca(OH)2═CaCO3↓+H2O;
(3)甲和乙的化學性質(zhì)不同,寫出一點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二氧化碳不能燃燒(合理即可);
(4)甲、乙、丙屬于氧化物的是CO、CO2.(填化學式)

分析 甲、乙是組成元素相同的兩種氣體,且丙是常用的建筑材料,丙為碳酸鈣,二氧化碳與一氧化碳組成元素相同,且能相互轉(zhuǎn)化,二氧化碳與碳酸鈣能相互轉(zhuǎn)化,則甲為一氧化碳,甲為二氧化碳,據(jù)此進行分析解答.

解答 解:甲、乙是組成元素相同的兩種氣體,且丙是常用的建筑材料,丙為碳酸鈣,二氧化碳與一氧化碳組成元素相同,且能相互轉(zhuǎn)化,二氧化碳與碳酸鈣能相互轉(zhuǎn)化,則甲為一氧化碳,甲為二氧化碳.
(1)甲為一氧化碳,可用作燃料、用于冶煉金屬等.
(2)乙轉(zhuǎn)化成丙,即二氧化碳與氫氧化鈣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和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O2+Ca(OH)2═CaCO3↓+H2O.
(3)甲和乙的化學性質(zhì)不同,即一氧化碳與二氧化碳的性質(zhì)不同,如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二氧化碳不能燃燒(合理即可).
(4)甲、乙,即一氧化碳與二氧化碳,均是由兩種元素組成的且有一種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均屬于氧化物.碳酸鈣是由三種元素組成的,不屬于氧化物.
故答案為:(1)作燃料等;(2)CO2+Ca(OH)2═CaCO3↓+H2O;(3)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二氧化碳不能燃燒(合理即可);(4)CO、CO2

點評 本題難度不大,解題時往往需要從題目中挖出一些明顯或隱含的條件,抓住突破口(突破口往往是現(xiàn)象特征、反應特征等),獲得結論,最后把結論代入原題中驗證.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1.(1)茶杯內(nèi)的紗網(wǎng),可將茶葉與茶水分離,便于飲用,該設計利用的化學原理是過濾.
(2)自制凈水器中常加入活性炭,通過其吸附作用除去水中的異味和色素.
(3)井水中含有較多的鈣、鎂離子,為降低硬度,生活中可采用的方法是加熱煮沸.用肥皂水可以區(qū)別硬水和軟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15.在對蠟燭及其燃燒進行了探究以后,請你填寫下列空格:
(1)取一枝蠟燭,用小刀切下一小塊,把它放入水中,蠟燭會浮在水面上.
結論:石蠟的密度比水小.
(2)點燃蠟燭,觀察到蠟燭火焰分為三層,分別是外焰、內(nèi)焰和焰心,把一根火柴梗放在蠟燭的火焰上約1S后取出,可以看到a處(填字母)的火柴梗最先碳化.
結論:蠟燭火焰的外焰溫度最高.
(3)再將一只干燥的燒杯罩在蠟燭火焰的上方,燒杯內(nèi)壁出現(xiàn)水霧,片刻后取下燒杯,迅速向燒杯內(nèi)倒入少量的澄清石灰水,振蕩后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結論;蠟燭燃燒以后的生成物是二氧化碳和水.
(4)婷婷在探究蠟燭燃燒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罩在火焰上方的燒杯內(nèi)壁被熏黑,你認為好的以下做法中不合適的是C
A、反復實驗,并觀察是否有相同現(xiàn)象
B、查找資料,了解石蠟的主要成分,探究生成黑色固體是什么
C、認為與本次實驗目的無關,不予理睬
D、詢問老師或同學,討論生成黑色物質(zhì)的原因
(5)三位同學在探究的過程中,將短玻璃導管插入焰心,發(fā)現(xiàn)另一端也可以點燃.
[提出問題]導管里一定有可燃性氣體,氣體成分可能會是什么呢?
[猜想]貝貝認為:可能是蠟燭受熱不完全燃燒時產(chǎn)生的一氧化碳
芳芳認為:可能是蠟燭受熱后產(chǎn)生的石蠟蒸氣
婷婷認為:可能以上兩種情況都有
[實驗方案]
換一根較長的導管,并用冷的濕手巾包住導管,然后在導管另一端做點火實驗.
[現(xiàn)象與結論]
如果觀察到現(xiàn)象導管口能點燃,去掉毛巾,導管內(nèi)壁看不到冷凝的固體,則貝貝的猜想正確.
如果觀察到現(xiàn)象導管口不能點燃,去掉毛巾,導管內(nèi)壁可看到有冷凝的固體,則芳芳的猜想正確.
如果觀察到現(xiàn)象導管口能點燃,但火焰較小,去掉毛巾,導管內(nèi)壁可看到有冷凝的固體,則婷婷的猜想正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12.“化學多米諾”是利用化學反應中氣體產(chǎn)生的壓強,可使個化學反應依次發(fā)生.某化學小組設計了如下圖氣體制取與性質(zhì)驗證的組合實驗,打開A中分液漏斗的活塞,很快看到E中導管口有氣泡冒出,觀察到溶液由紫色變紅色.請看圖回答問題:

(1)實驗開始前必須進行的操作是檢查裝置的氣密性.A中使用分液漏斗的優(yōu)點是能控制液體的滴加速度.分液漏斗可用長頸漏斗代替,要求下端要浸沒到液面以下.
(2)A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B中白磷不燃燒,原因是溫度沒有達到白磷的著火點.
(3)石灰石的主要成分的化學式為CaCO3.D中看到的現(xiàn)象為是產(chǎn)生大量氣泡.
(4)用化學方程式表示E中顏色變化的原因CO2+H2O=H2CO3,用F裝置收集氣體的依據(jù)是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19.實驗室利用如圖所示裝置進行相關實驗,請回答下列問題:

(1)若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應選用的發(fā)生裝置是A(填字母);反應的文字表達式高錳酸鉀$\stackrel{加熱}{→}$錳酸鉀+二氧化錳+氧氣;實驗結束后,某同學發(fā)現(xiàn)水槽中的水變成了淺紫紅色,從實驗操作角度分析其原因是試管口沒有放一團棉花;
(2)若用B和D裝置制取氧氣,B中發(fā)生反應的文字表達式:過氧化氫$\stackrel{二氧化錳}{→}$水+氧氣.D裝置驗滿的方法是:將帶火星的木條放在集氣瓶口,若木條復燃,說明集滿了氧氣.
(3)用E裝置收集,開始收集氧氣的最佳時刻是:待氣泡連續(xù)并比較均勻的放出時.
(4)若選用F裝置代替C裝置收集氫氣,氣體應從b(填“a”或“b”)導管口通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9.下列現(xiàn)象屬于化學變化的是(  )
A.瓷碗破碎B.冰凍三尺C.木柴燃燒D.酒精揮發(f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6.下列關于原子的說法中錯誤的是( 。
A.大多數(shù)原子的原子核由質(zhì)子和中子構成
B.原子不能再分
C.分子和原子都在不斷運動
D.原子的質(zhì)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3.某同學用如圖裝置進行空氣中氧氣含量的測定,請幫他解決以下問題:
(1)你認為紅磷的量要過量,其目的是充分消耗氧氣
(2)電熱棒燒至紅熱即可看見紅磷燃燒,其現(xiàn)象是產(chǎn)生大量白煙,放出熱量;
(3)紅磷燃燒一段時間后,自動熄滅了,你認為原因是集氣瓶內(nèi)的氧氣已消耗完或含量較少,不能支持紅磷燃燒;
(4)冷卻后,松開止水夾,可觀察到燒杯中水進入到集氣瓶中,最終會停留在刻度1(填“1”、“2”、“3”或“4”)上;
(5)實驗后發(fā)現(xiàn)氣體減少的體積小于$\frac{1}{5}$,請你幫助這位同學找出兩種可能造成這樣結果的原因:①裝置漏氣;②沒有冷卻至室溫就打開止水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4.據(jù)2015年5月17日《中國日報》報道:連鹽鐵路是國家沿海鐵路大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實施江蘇沿海開發(fā)國家戰(zhàn)略的重要基礎設施項目.預計2017年5月底建成,建成后,蘇北革命老區(qū)將逐步跨入“高鐵時代”. 
(1)鋼軌建設需要大量的鋼鐵,鋼鐵屬于A(選填字母).
A.無機材料       B.合成材料      C.復合材料 D.金屬材料
(2)為了驗證鐵、銅、銀三種金屬的活動性順序,設計了下列四種方案,其中可行的是①④(選填序號)
①將鐵、銀分別浸入到硫酸銅溶液中
②將銀分別浸入到硫酸亞鐵、硫酸銅溶液中
③將銅、銀分別浸入到硫酸溶亞鐵液中
④將銅分別浸入到硫酸亞鐵、硝酸銀溶液中
(3)在氯化銅、氯化亞鐵和氯化鎂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質(zhì)量的鋅,充分反應后過濾,得到濾渣和濾液,向濾渣中滴加稀鹽酸,有氣泡產(chǎn)生,則濾渣中一定含有的物質(zhì)是Cu、Fe(填化學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