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項 | 實驗事實 | 觀點 |
A | 鐵絲在氧氣中燃燒后質量增大 | 化學反應前后質量守恒 |
B | 水電解可得到氫氣和氧氣 | 分子是可分的 |
C | 少量白糖加入水中,不久“消失” | 微粒是不斷運動的 |
D | 5mL苯和5mL冰醋酸混合后體積大于10mL | 微粒間有間隔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分析 A、根據鐵絲燃燒的實質及質量守恒定律解答;
B、根據化學反應的實質解答;
C、根據分子的性質分析解答;
D、根據物質是由分子組成的,分子體積小,組成物體的分子間存在間隙解答.
解答 解:
A、鐵絲燃燒屬于化學變化,所以遵守質量守恒定律,鐵絲燃燒是鐵絲與氧氣反應生成四氧化三鐵,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反應前鐵絲與氧氣的質量和,等于生成的四氧化三鐵的質量,因此鐵絲在氧氣中燃燒后質量增加,故正確;
B、水電解可得到氫氣和氧氣,說明水分子是可分的,分解為氫原子和氧原子,原子不能再分,故正確;
C、少量白糖加入水中,不久“消失”,說明微粒是不斷運動的,故正確;
D、5mL苯和5mL冰醋酸混合后體積小于10mL,不是大于10mL,說明微粒間有間隔,故錯誤.
答案:D
點評 分子動理論記住三句話:分子在永不停息的做無規(guī)則運動,分子間存在相互的引力和斥力,分子間有間隙.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該反應是分解反應 | |
B. | 物質 c 發(fā)生還原反應 | |
C. | 物質 a 中元素種類等于 b 和 c 中元素種類之和 | |
D. | 物質 b 是化合物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實驗編號 | 1.探究人體呼出氣體中二氧化碳含量比空氣中的高 | 2、探究影響品紅擴散快慢的因素 | 3、探究硫在空氣和氧氣中燃燒 |
實驗設計 | ![]() | ![]() | ![]() |
實驗分析 | 本實驗條件除了要控制兩個盛裝氣體樣品的集氣瓶大小規(guī)格相同外,還要控制澄清石灰水體積相同. | 發(fā)現兩杯水都變紅,且整杯熱水變紅時間比冷水要短,由此說明:①分子在不斷運動;②影響分子運動快慢的因素有溫度. | 取等量的硫粉點燃后,分別插入相同規(guī)格的盛有空氣和氧氣樣品的集氣瓶中,發(fā)現硫在氧氣中燃燒更劇烈,該對比實驗所得結論為反應物濃度越大,反應越劇烈.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 探究同一物質在不同的溶劑中溶解性的不同 | |
B. | ![]() 探究人體呼出的氣體與空氣中二氧化碳含量的不同 | |
C. | ![]() 探究催化劑的作用 | |
D. | ![]() 探究燃燒的條件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元素符號為uUO | B. | 原子序數為118 | ||
C. | 原子的質子數為176 | D. | 相對原子質量為294g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選項 | A | B | C | D |
物質 | 熟石灰 | 小蘇打 | 氨氣 | 硅 |
類別 | 氧化物 | 鹽 | 化合物 | 單質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物質(括號內為雜質) | 實驗方案 | |
A | 氮氣(氧氣) | 通過足量灼熱銅網 |
B | 氯化鈣溶液(鹽酸) | 加入足量碳酸鈣粉末,過濾 |
C | 鐵粉(銅粉) | 加入足量稀鹽酸,過濾,洗滌,干燥 |
D | 氧化銅(木炭粉) | 在空氣中充分灼燒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