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同學梳理歸納了以下知識點:①用水滅火的原理是降低了可燃物的著火點;②單質(zhì)是由一種元素組成的物質(zhì),則由一種元素組成的物質(zhì)一定是單質(zhì);③“粗鹽中難溶性雜質(zhì)的去除”的實驗中,當蒸發(fā)皿中出現(xiàn)較多固體時,停止加熱;④防毒面具的原理是利用活性炭的強吸附性;⑤洗滌劑能去除油污是因為洗滌劑可以溶解油污;⑥有鹽和水生成的反應一定是中和反應。其中正確的個數(shù)是( )
A. 1個 B. 2個 C. 3個 D. 4個
B 【解析】 ①用水滅火的原理不是降低了可燃物的著火點,而是降低了可燃物周圍環(huán)境的溫度,使其低于可燃物的著火點,故①錯誤;②單質(zhì)是由一種元素組成的物質(zhì),則由一種元素組成的物質(zhì)不一定是單質(zhì),例如氧氣和臭氧混合,屬于混合物,故②錯誤;③“粗鹽中難溶性雜質(zhì)的去除”的實驗中,當蒸發(fā)皿中出現(xiàn)較多固體時,停止加熱,利用余熱失去蒸發(fā)干,故③正確;④防毒面具的原理是利用活性炭的強吸附性,活性炭可以吸附...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貴州省安順市紫云縣天立雙語學校2018屆九年級下期中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實驗題
下列為實驗室常用的實驗裝置,回答問題:
(1)寫出帶有標號儀器的名稱:①_____;②_____。
(2)用大理石和稀鹽酸在常溫下反應制取二氧化碳,應選用的發(fā)生裝置是_____(填序號,下同),收集裝置是_____。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
鐵架臺集氣瓶BD2HCl+CaCO3═CaCl2+H2O+CO2↑ 【解析】 (1)熟記儀器的名稱;(2)實驗室通常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鹽酸反應制取二氧化碳,反應不需要加熱,大理石和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鈣,能和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鈣、水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夠溶于水,密度比空氣大。 (1)儀器①是鐵架臺;②是集氣瓶; (2)用大理石和稀鹽酸反應制取二氧化碳不需要加熱,屬于固...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山東省濟南市歷下區(qū)2018屆九年級上學期期末試卷B化學試卷 題型:簡答題
生產(chǎn)、生活中處處離不開化學知識。
(1)艾草是一種常見中藥,它含有的黃酮素(化學式是C15H10O2)有很高的藥用價值。
①黃酮素屬于_____(填“混合物”“單質(zhì)”“化合物”“氧化物”之一)。
②黃酮素的一個分子中含有_____個原子。
③黃酮素中氫、氧兩種元素的質(zhì)量比是_____(填最簡整數(shù)比)。
(2)南海是我國的固有領(lǐng)海,蘊含著豐富的海洋資源。2017年5月18日,我國南海神狐海域的可燃冰試采取得圓滿成功,實現(xiàn)歷史性突破。
①可燃冰的主要成分是甲烷,試寫出甲烷在空氣中完全燃燒的化學方程式_____。
②可燃冰被人們稱為清潔能源,原因是_____(用文字敘述)。
③目前,人類廣泛使用的化石燃料有_____(只寫一種即可)。
④造成大氣中CO2含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_____(填序號)。
A.動植物的呼吸作用 B.實驗室逸出CO2 C.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燒
(3)解釋下列生活中的現(xiàn)象:
①用活性炭凈水是利用它的_____性。
②森林著火時開辟隔離帶的原理是_____。
③有些食品袋中裝有鐵粉做保鮮劑,它利用了鋼鐵生銹的化學原理,有人稱它為“雙吸劑”,這里的雙吸是指吸收空氣中的_____、_____兩種物質(zhì)。
化合物275:16CH4+2O2CO2+2H2O燃燒產(chǎn)物是水和二氧化碳,不污染環(huán)境石油C吸附性移走可燃物氧氣水蒸氣 【解析】 (1)①由化學式可知,黃酮素是由碳、氫、氧三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屬于化合物;②由化學式可知,黃酮素(化學式是C15H10O2)的一個分子中含有15個碳原子、10個氫原子和2個氧原子,共27個原子;③黃酮素中氫、氧兩種元素的質(zhì)量比是(1×10):(16×2)=5:...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山東省濟南市歷下區(qū)2018屆九年級上學期期末試卷B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石頭紙”是一種介于紙張和塑料之間的新型材料,可以用石灰石為原料制得。石灰石的主要成分碳酸鈣中碳元素的化合價是( 。
A. ﹣2 B. +2 C. +4 D. +6
C 【解析】 鈣元素顯+2價,氧元素顯-2價,設(shè)碳元素的化合價是x,根據(jù)在化合物中正負化合價代數(shù)和為零,可得:(+2)+x+(-2)×3=0,則x=+4價。故選C。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蘇省無錫市2018屆九年級下學期期中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實驗題
某化學興趣小組同學進行如下實驗探究。
(一)實驗室常用圖1所示裝置制取氣體
(1)寫出圖中標示的儀器名稱:②_____。
(2)實驗室用氯酸鉀和二氧化錳的混合物制取純凈的氧氣,可選用的裝置組合為_____(填字母序號),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完全反應后的固體殘渣,通過以下四步實驗操作可回收得到較純凈的二氧化錳(殘渣中只有二氧化錳難于水),正確操作的先后順序是_____(填寫選項符號)。
a.烘干 b.溶解 c.過濾 d.洗滌
(3)在實驗室制取氫氣的實驗裝置中,F(xiàn)裝置相對于B裝置具有的優(yōu)點是_____,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
(4)實驗室用塊狀石灰石和適量稀鹽酸反應至氣泡逸出不明顯后,測得其殘留液pH等于2,此時取適量反應后溶液,逐滴滴入碳酸鈉溶液,并用pH數(shù)字探測儀連續(xù)監(jiān)測,得曲線如圖2所示(pH為縱坐標,時間為橫坐標)。
①BC“平臺”段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
②CD段上升的原因是_____
(二)已知:草酸鈉固體(化學式為Na2C2O4)加熱分解生成碳酸鈉和CO.小陸同學利用該反應制取CO,并用CO還原氧化鐵。他設(shè)計的實驗裝置如圖3所示:
(1)寫出制取一氧化碳的化學方程式_____。
(2)L型的硬質(zhì)玻璃管中的反應現(xiàn)象是_____;
(3)該裝置中錐形瓶(足量澄清石灰水)的作用是:
Ⅰ檢驗并吸收生成的CO2;
Ⅱ_____。
水槽 。AD2KClO32KCl+3O2↑bcda控制反應的發(fā)生和停止 ,Zn+H2SO4=ZnSO4+H2↑ 。CaCl2+Na2CO3=CaCO3↓+2NaCl碳酸鈉溶液過量Na2C2O4Na2CO3+CO↑ 。紅色粉末變成黑色 ;收集一氧化碳,防止污染空氣 。 【解析】 (一)實驗室常用下圖裝置制取氣體。(1)儀器名稱:②水槽。(2)實驗室用氯酸鉀和二氧化錳的混合物制取純凈的氧氣...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蘇省無錫市2018屆九年級下學期期中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有關(guān)實驗現(xiàn)象的描述,錯誤的是
A.鐵絲在氧氣中劇烈燃燒時,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體
B.分別點燃一小團棉花和羊毛,都產(chǎn)生了燒焦羽毛的氣味
C.紅磷在空氣中燃燒時,產(chǎn)生大量白煙,放出大量熱
D.打磨后的鋁絲放入硫酸銅溶液中,鋁絲表面有紅色物質(zhì)析出
B 【解析】 試題分別點燃一小團棉花和羊毛,棉花產(chǎn)生燒紙的氣味,羊毛產(chǎn)生了燒焦羽毛的氣味,B錯誤。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人教版九年級上冊化學試卷-第7單元《燃料及其利用》單元測試 題型:綜合題
煤是重要的化工原料,用煤做燃料不僅是極大的浪費,而且固體煤中含有的硫在燃燒時生產(chǎn)的二氧化硫氣體還會造成環(huán)境污染。若某市冬季取暖150天,每天消耗含硫1%的煤2000噸,該市一個冬季向大氣排放多少噸二氧化硫氣體__________?
從環(huán)保角度考慮,請你提出一條合理化建議_______________。
6000噸改用天然氣或其他清潔能源,或者把煤進行脫硫處理。 【解析】 根據(jù)題意,某城市冬季取暖每天消耗含硫1%的煤2000 噸,據(jù)此結(jié)合混合物中某元素的質(zhì)量=混合物的質(zhì)量×某元素的質(zhì)量分數(shù),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質(zhì)量=該化合物的質(zhì)量×該元素的質(zhì)量分數(shù),進行分析解答。 方法一: 【解析】 整個冬季消耗煤的質(zhì)量為:2000t×150=300000t;硫的質(zhì)量為:300000t×1%...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人教版九年級上冊化學試卷-第7單元《燃料及其利用》單元測試 題型:單選題
使用燃氣熱水器時,若通風不暢,易產(chǎn)生使人中毒的氣體是 ( )
A. 二氧化碳 B. 氮氣 C. 甲烷 D. 一氧化碳
D 【解析】 根據(jù)含碳燃料的不充分燃燒分析,燃氣熱水器的燃料大多是天然氣或者液化石油氣等含碳燃料,含碳燃料不充分燃燒,會生成有毒的一氧化碳氣體。 燃氣熱水器所用的燃氣一般為液化石油氣或者是天然氣,兩種氣體在氧氣充足的條件下完全燃燒其產(chǎn)物一般為二氧化碳和水,是沒有毒性的。但如果通風不暢,會導致氧氣不足,可燃物就會發(fā)生不完全燃燒而產(chǎn)生有劇毒的一氧化碳。故選D。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黑龍江省伊春市2018屆九年級下學期期中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自然界的下列過程或現(xiàn)象中,伴隨著化學變化的是( 。
A. 南極冰川的融化 B. 江河沙石的遷移
C. 地下石油形成 D. 天上云雨轉(zhuǎn)換
C 【解析】 試題A、冰川融化,沒有生成新物質(zhì),屬于物理變化,錯誤;B.、江河砂石轉(zhuǎn)移,,無新物質(zhì)生成,屬于物理變化,錯誤;C、地下石油的形成是由古代生物的遺骸經(jīng)過一系列復雜變化而形成的,屬于化學變化;正確;D、云雨轉(zhuǎn)換無新物質(zhì)生成,屬于物理變化,錯誤。故選C。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quán)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