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各組物質(zhì)中,前者屬于純凈物,后者屬于混合物的是(  )

A. 氮氣、冰水混合物

B. 礦泉水、海水

C. 氫氣、食醋

D. 糖水、二氧化碳

C 【解析】 A、氮氣由一種元素組成,屬于單質(zhì);冰水混合物是由水一種物質(zhì)組成,屬于純凈物,故A錯;B、礦泉水、海水屬于混合物,故B錯;C、氫氣中只含有一種物質(zhì),屬于純凈物;食醋屬于混合物,故C正確;D、糖水中含有糖和水,屬于混合物,二氧化碳是由兩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故D錯。故選C。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黑龍江省牡丹江市2018屆九年級中考化學試卷 題型:填空題

為治理污染,某市環(huán)保部門派出飛機噴撒X粉末吸收,反應原理為: ,X的化學式是_______-

CaCO3。 【解析】 生成物中鈣、硫、碳、氧原子的原子個數(shù)分別是2、2、12、2,反應物中鈣、硫、碳、氧原子的原子個數(shù)分別是0、2、6、0,故2X中有2個鈣原子,6個氧原子,2個碳原子,故X的化學式為CaC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遼寧省大連市2018屆九年級中考化學試卷 題型:流程題

我國古代將爐甘石、赤銅和木炭粉混合加強熱,制得外觀似金子的黃銅(銅鋅合金),現(xiàn)取一定量含少量木炭粉的黃銅粉末樣品,測定其中銅、鋅的質(zhì)量比,設計如下實驗流程和裝置。

(1)氣體X是__________ ,步驟I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 。

(2)步驟II中,若通過測定銅的質(zhì)量來確定黃銅中銅、鋅的質(zhì)量比,簡述從黃銅中分離出銅的實驗操作。

(3)步驟II中,若不測定銅的質(zhì)量,某同學認為,結合上圖提供的裝置進行實驗,即使裝置氣密性不良,也能達到實驗目的,寫出實驗過程中需要測量的數(shù)據(jù)。

(1)二氧化碳;除去樣品中的木炭粉 (2)黃銅粉末中加入足量稀硫酸,充分反應后,過濾、洗滌、干燥黃銅質(zhì)量 (3)裝入藥品后,反應前和反應后裝置的質(zhì)量 【解析】 (1)根據(jù)通入足量的X氣體,既要除去碳又不能與銅和鋅反應分析;(2)根據(jù)鋅可以與酸反應,銅不可以與酸反應分析;(3)根據(jù)量差法分析。 (1)根據(jù)圖示流程可知通入足量的X氣體,要除去樣品中的木炭粉,并且通入的X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遼寧省大連市2018屆九年級中考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物質(zhì)中,屬于單質(zhì)的是 ( )

A. 水 B. 鋼 C. 酒精 D. 石墨

D 【解析】 混合物是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物質(zhì)組成的;純凈物是由一種物質(zhì)組成的;單質(zhì)是由一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化合物是由兩種或兩種以上元素組成的純凈物。 A、水只含一種物質(zhì),是純凈物,且有氫和氧兩種元素組成,是化合物,故選項錯誤; B、鋼是鐵和碳的合金,屬于混合物,故選項錯誤;C、酒精只含一種物質(zhì),是純凈物,且有碳、氫和氧兩種元素組成,是化合物,故選項錯誤; D、石墨中只有一種物質(zhì),...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8年秋滬教版九年級化學全冊同步練習:1.2..2 化學研究物質(zhì)的組成、結構、用途與制法 題型:實驗題

如圖是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的實驗裝置圖。實驗如下:用注射器抽取30 mL空氣(活塞拉至30 mL刻度處),硬質(zhì)玻璃管中空氣的體積為50 mL,在硬質(zhì)玻璃管中放入過量的銅粉,在右側導管口套上癟的氣球,點燃酒精燈,反復推拉注射器和擠壓氣球,待充分反應后,冷卻至室溫,將氣球中氣體全部擠入硬質(zhì)玻璃管,注射器中氣體的體積為14 mL。

(1)實驗時,銅粉過量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實驗裝置中小氣球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實驗測得空氣中氧氣的含量為__________。

將裝置中的氧氣消耗盡使反應更加充分(或防止橡皮塞彈出,合理即可)20%(或) 【解析】 (1)實驗時,為了完全除去空氣中的氧氣,銅粉必須是過量的,否則得出的結果不準確; (2)實驗中氣球的作用是緩沖裝置內(nèi)的壓強,方便注射器的推拉或防止橡皮塞彈出或使反應更加充分等; (3)原裝置內(nèi)氣體體積為30ml+50ml=80ml;待充分反應后,冷卻至室溫;將氣球中氣體全部擠入硬質(zhì)玻璃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8年秋滬教版九年級化學全冊同步練習:1.2..2 化學研究物質(zhì)的組成、結構、用途與制法 題型:填空題

物質(zhì)都是由________構成的,物質(zhì)的組成和結構的不同導致了物質(zhì)的________不同。如金剛石和石墨均由碳原子直接構成,但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所以性質(zhì)差異較大。其中,________是自然界最硬的礦物質(zhì),而________是較軟的礦物質(zhì),在紙上劃過,會留下痕跡。

微粒性質(zhì)金剛石石墨 【解析】 物質(zhì)都是由微觀粒子構成的,物質(zhì)的組成和結構的不同導致了物質(zhì)的性質(zhì)不同;金剛石、石墨物理性質(zhì)差異的原因是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如,金剛石是自然界最硬的礦物質(zhì),而石墨是自然界較軟的礦物質(zhì)之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人教版九年級上冊化學試卷-第5單元《化學方程式》單元測試 題型:計算題

某學生稱取12.25 g氯酸鉀(KClO3)制氧氣,他用少量高錳酸鉀(KMnO4)代替二氧化錳(MnO2),待反應完畢后,制得氧氣4.96g。該學生加入了多少克高錳酸鉀?

1.58g 【解析】 設KClO3分解制得氧氣的質(zhì)量為X。 2KClO32KCl+ 3O2↑ 245 96 12.25 g X 245/96=12.25g/x X=4.8 g 則KMnO4分解產(chǎn)生的氧氣質(zhì)量為:4.96 g—4.8 g =0.16 g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8年秋滬教版九年級化學同步練習:3.1.4離子 題型:填空題

模型是聯(lián)系宏觀與微觀的橋梁。

(1)如圖是鈉原子結構示意圖。

①X的數(shù)值為_________________。

②“11”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

③鈉原子在化學反應中易失去1個電子,形成_______(填離子符號)。

(2)下圖是氫分子和氧分子運動的示意圖。

①在A、B和C中,能比較得出“溫度越高,分子運動速率越快”的是__________(填標號)。

②從圖中可見,影響分子運動速率的因素除溫度外,還與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關。

③舉一個能說明“溫度升高,分子運動速率加快”的生活事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鈉原子的質(zhì)子數(shù)為11Na+BC分子種類濕衣服在陽光下比在陰涼處干得快(或其他合理答案) 【解析】 (1)在原子中,質(zhì)子數(shù)=核外電子數(shù),故x=8;“11”表示的是鈉原子的質(zhì)子數(shù)為11;鈉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為1,在化學反應中容易失去一個電子形成帶一個單位正電荷的鈉離子,根據(jù)離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該離子的元素符號或原子團的右上角,標出該離子所帶的正負電荷數(shù),數(shù)字在前,正負符號在后,帶1個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滬教版九年級全冊(全國版)第一章 1.1 化學給我們帶來什么 題型:填空題

化學是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根據(jù)以下兩個實驗回答下列問題:

(1)實驗一:將燃著的小木條同時伸入兩個集氣瓶中,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__________,通過該現(xiàn)象你得出的結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實驗二:該實驗是粗鹽中難溶性雜質(zhì)的去除的實驗中的步驟,該步驟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實驗應待________________時,停止加熱。

盛空氣的集氣瓶中的木條后熄滅人呼出氣體中氧氣含量比空氣中氧氣含量低攪拌,防止液體受熱不均而飛濺大量固體析出(或留有少量水) 【解析】 (1).空氣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低于呼出氣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所以 盛空氣的集氣瓶中的木條后熄滅 (2). 人呼出氣體中氧氣含量比空氣中氧氣含量低 (3). 蒸發(fā)結晶時玻璃棒的作用是攪拌,使液體受熱均勻,防止液體受熱不均而飛濺 (4). 蒸發(fā)結晶操作中,當有...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