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初中化學 > 題目詳情
12.下列化學用語與含義相符的是(  )
A.3O-3個氧元素B.H-1個氫分子C.K-l個鉀原子D.Ca+2-1個鈣離子

分析 A、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號來表示一個原子,表示多個該原子,就在其元素符號前加上相應的數(shù)字.
B、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號來表示一個原子,表示多個該原子,就在其元素符號前加上相應的數(shù)字.
C、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號來表示一個原子,表示多個該原子,就在其元素符號前加上相應的數(shù)字.
D、離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該離子的元素符號右上角,標出該離子所帶的正負電荷數(shù),數(shù)字在前,正負符號在后,帶1個電荷時,1要省略.

解答 解:A、由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號來表示一個原子,表示多個該原子,就在其元素符號前加上相應的數(shù)字,故3O可表示3個氧原子,元素只講種類、不講個數(shù),故選項化學用語與含義不相符.
B、由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號來表示一個原子,表示多個該原子,就在其元素符號前加上相應的數(shù)字,故H可表示1個氫原子,故選項化學用語與含義不相符.
C、由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號來表示一個原子,表示多個該原子,就在其元素符號前加上相應的數(shù)字,故K可表示1個鉀原子,故選項化學用語與含義相符.
D、由離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該離子的元素符號右上角,標出該離子所帶的正負電荷數(shù),數(shù)字在前,正負符號在后,帶1個電荷時,1要省略.1個鈣離子可表示為Ca2+,故選項化學用語與含義不相符.
故選:C.

點評 本題難度不大,掌握常見化學用語(原子符號、離子符號等)的書寫方法是正確解答此類題的關鍵.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2.如圖是A、B、C三種物質的溶解度曲線,據(jù)圖回答:
(1)P點表示t1℃時AC的溶解度相等.
(2)要想把一瓶接近飽和的A溶液變成飽和溶液,具體措施有:①加入A,②升高溫度,③降低溫度,④加入水,⑤蒸發(fā)水后再恢復到原溫度,⑥加入生石灰(生石灰不與A反應).
其中措施正確的是①②⑤⑥.
(3)t2℃時,三種物質飽和溶液降溫至t1℃,所得溶液溶質質量分數(shù)由大到小的順序是B>C>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3.水是人類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質.
(1)下列凈水方法中,通常用于除去水中難溶性雜質的是A
A.過濾   B.煮沸  C.蒸餾 D.吸附
(2)為了探究水的組成,實驗裝置如圖所示:
①該實驗中,與兩個電極相連的a、b兩支玻璃管中產生的氣體分別是H2和O2(填化學式),②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2H2O$\frac{\underline{\;通電\;}}{\;}$2H2↑+O2
(3)硬水給生活和生產帶來很多麻煩,生活中常用肥皂水區(qū)分硬水和軟水,常用煮沸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0.如圖所示變化過程中,有新物質生成的是(  )
A.
   玻璃碎了
B.
     壓縮空氣
C.
    葡萄釀成酒
D.
   濕衣服晾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7.如圖所示實驗裝置圖是實驗室中常用于制取氣體的裝置.

請據(jù)圖回答下列問題:
(1)若用裝置A制取氣體,對反應條件的要求是:不需加熱(選“需要加熱”或“不需加熱”).
(2)若制取的氣體難溶于水、不與水反應,且密度比空氣的小,則應選用的收集裝置是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推斷題

17.工業(yè)上用甲和乙反應制備丙和丁,其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如圖所示:

(1)寫出圖中單質的化學式H2,圖中共有2種氧化物;
(2)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CH4+H2O$\frac{\underline{\;一定條件\;}}{\;}$CO+3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4.向硝酸銀、硝酸銅、硝酸鎂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些鐵粉,待充分反應后,再過濾.下列情況不可能存在的是( 。
A.濾紙上有銀,濾液中有Cu2+、Ag+、Fe2+、Mg2+
B.濾紙上有Cu、Ag,濾液中有Fe2+、Mg2+
C.濾紙上有Cu、Ag,濾液中有Ag+、Fe2+、Mg2+
D.濾紙上有Fe、Cu、Ag,濾液中有Fe2+、Mg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1.如圖所示是木炭還原氧化銅的實驗裝置圖:
(1)剛開始加熱,試管②中立即產生氣泡,澄清石灰水沒有變渾獨,其原因是試管中的空氣受熱膨脹排入澄清石灰水中;
(2)繼續(xù)加熱時,試管①中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黑色粉末變?yōu)榧t色;
(3)待試管冷卻后對剩余固體分析發(fā)現(xiàn),剩余固體中含有氧化銅、碳和銅,剩余固體中仍含有氧化銅的原因,可能是碳和氧化銅沒有完全反應就停止了加熱,還可能的原因是從試管②中撤出導管時,有空氣進入試管①中,而使灼熱的銅再次被氧化成氧化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將一定質量的甲、乙、丙、丁四種物質放入密閉容器中,在一定條件下發(fā)生反應.反應前及t1、t2時各物質質量如圖所示.關于該實驗,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
A.反應后容器中甲物質的質量為32g
B.參加反應的丙與生成的甲的質量之比為1:4
C.參加反應的丙、丁的質量之比為2:5
D.乙可能是該反應的催化劑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