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根據(jù)分子的性質來分析;
(2)根據(jù)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的實驗的原理、注意事項分析回答.
(3)根據(jù)燃燒的條件分析.
(4)根據(jù)滅火的原理分析.
(5)根據(jù)實驗的現(xiàn)象分析二氧化碳的性質;二氧化碳能與水反應生成碳酸;根據(jù)碳酸鈣與鹽酸的反應以及生成的二氧化碳的性質分析實驗的現(xiàn)象;根據(jù)反應寫出反應的方程式.
解答 解:(1)通過燒杯①與燒杯③的對比發(fā)現(xiàn),燒杯①中的酚酞變紅,燒杯③中的酚酞不變色,說明是氨水讓酚酞變紅而不是其它物質讓酚酞變紅,而氨水和酚酞并沒有混合,從而說明分子是在不斷的運動;
(1)磷在空氣中燃燒生成五氧化二磷是,反應的方程式是:4P+5O2$\frac{\underline{\;點燃\;}}{\;}$2P2O5.通過該實驗得出:氧氣的體積約占空氣的$\frac{1}{5}$;該實驗成功的關鍵是:裝置氣密性要好、實驗前夾緊止水夾、紅磷過量或足量、冷卻到室溫后才打開止水夾.由于教室內人數(shù)較多,通過呼吸作用,消耗了氧氣,產生了二氧化碳,選用教室內的空氣,測定的結果不準確;
(3)B實驗中,由銅片上白磷燃燒而熱水中的白磷沒有燃燒的現(xiàn)象可以得知,可燃物燃燒的條件之一是:可燃物與氧氣接觸才能燃燒.
(4)實驗時,不慎將酒精灑到桌面并著火,可用濕布覆蓋,其滅火原理是:隔絕空氣.
(5)在實驗1中,把二氧化碳氣體慢慢倒入放有燃著的蠟燭的燒杯中,下層蠟燭先滅,說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氣大、不燃燒和不支持燃燒的性質;由于二氧化碳能與水反應生成碳酸,所以實驗2瓶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CO2+H2O=H2CO3;由于碳酸鈣能與鹽酸反應生成了氯化鈣、水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又能與澄清的石灰水反應生成了碳酸鈣沉淀和水,所以實驗3中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固體逐漸減少,有無色氣泡生成,澄清石灰水變渾濁,大理石與稀鹽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aCO3+2HCl═CaCl2+CO2↑+H2O.
故答案為:不燃燒、不支持燃燒,密度比空氣大;CO2+H2O=H2CO3;固體逐漸減少,有無色氣泡生成,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故答案為:
(1)燒杯①中的酚酞變紅,燒杯③中的酚酞不變色;(2)4P+5O2$\frac{\underline{\;點燃\;}}{\;}$2P2O5,$\frac{1}{5}$,①②③④;(3)可燃物與氧氣接觸才能燃燒;(4)隔絕空氣.
(5)不燃燒、不支持燃燒,密度比空氣大;CO2+H2O=H2CO3;固體逐漸減少,有無色氣泡生成,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點評 此題以圖示的形式綜合考查了正確判斷實驗現(xiàn)象及規(guī)范進行基本的實驗操作的綜合題.同學們需要掌握二氧化碳的物理、化學性質以及與二氧化碳相關的問題就可以順利完成該題,解題的關鍵是理清其中的轉化關系、充分利用題中給予的信息,進行篩選分析,得出正確答案.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體溫計量體溫時水銀柱上升,說明微粒大小隨溫度升高而增大 | |
B. | 成熟的蘋果會散發(fā)出香味,說明微粒在不斷地運動 | |
C. | 濕衣服晾在太陽底下干得快,說明微粒運動速率與溫度有關 | |
D. | 電熱水袋加熱后袋子膨脹,是因為熱水袋內的微粒間空隙增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物質 | X | Y | Z | Q |
反應前的質量/g | 4 | 10 | 1 | 25 |
反應后的質量/g | 待測 | 21 | 10 | 9 |
A. | X的待測值為零 | B. | 該反應遵守質量守恒定律 | ||
C. | 反應中Y和Z質量比為11:9 | D. | 該反應屬于分解反應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