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習題
 0  152781  152789  152795  152799  152805  152807  152811  152817  152819  152825  152831  152835  152837  152841  152847  152849  152855  152859  152861  152865  152867  152871  152873  152875  152876  152877  152879  152880  152881  152883  152885  152889  152891  152895  152897  152901  152907  152909  152915  152919  152921  152925  152931  152937  152939  152945  152949  152951  152957  152961  152967  152975  211419 

科目: 來源: 題型:填空題

9.在宏觀、微觀和符號之間建立聯(lián)系是化學學科的特點.

(1)物質的組成及構成關系如圖1所示,圖中①表示的是原子,②表示的是分子;
(2)下列關于微觀粒子的說法正確的是A(填字母).
A.分子、原子、離子都能構成物質      B.分子之間有間隔,原子之間沒有間隔 
C.分子和原子都在不停運動               D.分子和原子在化學變化中都能夠再分
(3)圖2是氧、硫、氯三種元素的原子結構示意圖.
①氯原子的結構示意圖中x的數(shù)值是7.
②氧和硫兩種元素的化學性質具有相似性的原因是它們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相同.
③氧和氯兩種元素最本質的區(qū)別是它們原子中的質子數(shù)不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填空題

8.2016年3月22日是第二十四屆“世界水日”,今年的宣傳主題是“水與就業(yè)”,請回 答下列問題:

(1)下列物質屬于純凈物的是B(填字母序號)
A.自來水       B.冰水混合物      C.河水     D.藍墨水
(2)河水含泥沙、細菌等雜質,需要凈化處理成自來水,某市自來水廠的生產(chǎn)過程如圖1所示.
①為了使沉淀池的懸浮物沉降,通?杉尤朊鞯\.
②沙濾池可將不溶性雜質過濾除去.
③活性炭常用于吸附池中,以除去色素和異味.
④要鑒別自來水是軟水還是硬水,可向自來水樣品中加入適量的肥皂水,生活中可通過煮沸將硬水轉化為軟水.
(3)我國科學家已研制出在新型高效光催化劑作用下,利用太陽能分解水制氫氣.水在通過并接觸催化劑表面時,分解的微觀過程用示意圖表示如圖2(“○”表示氫原子,“●”表示氧原子,“”表示催化劑).
①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2H2O$\frac{\underline{\;催化劑\;}}{\;}$2H2↑+O2↑.
②則水分解微觀過程的正確順序是①④②⑤③(填數(shù)字序號),上述過程中,不能再分的粒子是氫原子和氧原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填空題

7.氧氣是生產(chǎn)生活中重要的物質.
(1)氧氣有很多用途.下列屬于氧氣用途的是AC(填序號).

(2)氧氣能跟許多物質發(fā)生反應.
木炭燃燒后,為證明生成物為二氧化碳,可加入少量的液體為澄清石灰水;在鐵絲燃燒的實驗中常加少量水的作用是防止濺落的熔化物炸裂瓶底,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3Fe+2O2$\frac{\underline{\;點燃\;}}{\;}$Fe3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選擇題

6.新泰天寶是櫻桃之鄉(xiāng).櫻桃中富含的中富含的維生素A1;具有預防夜盲癥、抗衰老和促進骨骼生長等功效,其化學式為C20H30O.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維生素A1的相對分子質量為286g
B.維生素A1分子由碳元素、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
C.維生素A1中碳元素的質量分數(shù)最大
D.維生素A1由20個碳原子、30個氫原子、1個氧原子構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選擇題

5.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均一、穩(wěn)定的液體一定是溶液
B.降低溫度能使任何不飽和溶液轉化為飽和溶液
C.將200g質量分數(shù)為10%氯化鈉溶液稀釋到5%,需要加水200g
D.硝酸銨溶解于水,溶液溫度降低,說明該物質溶解時只有擴散吸熱的過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選擇題

4.如圖是電解水實驗的裝置圖,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在水中加入少量氫氧化鈉以增強導電性
B.反應一段時間后,a、b玻璃管中產(chǎn)生的氣體體積比約為2:1
C.a管的氣體能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b管的氣體能被點燃
D.由電解水實驗得出結論:水是由氫、氧兩種元素組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選擇題

3.下列有關氧氣實驗的說法正確的是( 。
A.實驗室用過氧化氫溶液制取氧氣,二氧化錳是反應物
B.紅磷在氧氣中燃燒,發(fā)出黃光,生成白色煙霧
C.收集時,用帶火星的木條進行驗滿,這是利用了氧氣的可燃性
D.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火星四射,得到黑色固體物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2016年10月17日,在酒泉衛(wèi)星發(fā)射中心.由長征二號十一運載火箭搭載兩名航天員發(fā)射升空.運載火箭用偏二甲肼(C2H8N2)和四氧化二氮 (N2O4)作推進劑,兩者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2H8N2+2N2O4$\frac{\underline{\;點燃\;}}{\;}$3X↑+2CO2↑+4H2O↑,X的化學式為( 。
A.NOB.NO2C.N2D.NH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2016年3月19日地球一小時中國區(qū)主題--“為藍生活”,提倡大家共同熄燈一小時,以“節(jié)約能源,減少霧霾,愛護地球”.以下做法有利于減少霧霾的是( 。
A.鼓勵開私家車出行B.鼓勵使用太陽能熱水器
C.鼓勵用煤火力發(fā)電D.鼓勵露天焚燒垃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20.小米同學在化學課上學習了蠟燭燃燒的實驗后,在實驗室與同學繼續(xù)進行了下面的探究.
【探究一】對“高低不同的燃著的蠟燭罩上茶杯后誰先熄滅?”這一問 題,小亮、小剛兩同學有不同的認識:小亮同學認為高的蠟燭先熄滅,小剛同學認為低的蠟燭先熄滅,誰也說服不了誰,于是他們設計了如圖所示的實驗來驗證自己的猜想.
(1)實驗中將兩支燃著的蠟燭罩上燒杯或茶杯,一會兒后,都熄滅了.原因是杯內空氣中的氧氣消耗盡
(2)本實驗條件下,高蠟燭先熄滅的猜想被證明是正確的,同時還觀察到茶杯內壁變黑.
由此我們可以得到啟發(fā):從著火燃燒的高樓房間中逃離,正確的方法是A.
A.用濕毛巾捂住鼻子,爬向門外B.成站立姿勢逃跑C.打開門窗跳出
【探究二】
【發(fā)現(xiàn)問題】小明將一只燃燒正旺的蠟燭輕輕吹滅后,發(fā)現(xiàn)燭芯處產(chǎn)生一縷白煙
【提出問題】小明想:這縷白煙的成分是什么?
【猜想與假設】大家展開了熱烈討論:
小亮猜測白煙是蠟燭燃燒產(chǎn)生的二氧化碳;
小光猜測白煙是石蠟燃燒產(chǎn)生的水蒸氣;
小明猜測白煙是石蠟蒸氣凝結成的石蠟固體顆粒.
【收集證據(jù)】(1)査閱資料:煙是由固體顆粒形成的,霧是由小液滴形成的;石蠟的熔點和沸點都很低,很容易液化或氣化;二氧化碳是無色且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
【實驗探究】①吹滅蠟燭,立即用一個內壁占有澄清石灰水的燒杯罩住白煙,觀察到澄清石灰水變渾濁,小亮由此得出結論:白煙是二氧化碳.
②吹滅蠟燭,立即用一塊干而冷的玻璃片罩在白煙上,玻璃片上沒有出現(xiàn)水霧,而是出現(xiàn)了一些白色固體物質.小光由此得出結論:白煙不是水蒸氣.
③吹滅蠟燭,立即用燃著的木條靠近白煙,發(fā)現(xiàn)蠟燭重新被點燃,說明白煙具有可燃性,這為小明的猜測提供了證據(jù),同時可以排除小亮、小光的猜測.
【解釋與結論I (1)由以上探究結果可知:小明的猜測是正確的.
(2)小亮在實驗時確實看到石灰水變渾濁,但他獲得的結論不正確,原因可能是無法判斷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二氧化碳是原來燃燒生成的還是蠟燭熄滅時產(chǎn)生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