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初中生物 > 題目詳情
3.現代類人猿和人類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它廣布于非、亞、歐地區(qū),過著以樹棲為主的熱帶叢林生活. 人類新個體的產生要經歷由雌雄生殖細胞的結合,通過胚胎發(fā)育形成新個體的過程.這一過程是靠生殖系統(tǒng)完成的.

分析 人類和類人猿是近親,它們都起源于森林古猿;人的受精過程是指精子與卵細胞結合形成受精卵的過程.

解答 解:在距今1200多萬年前,森林古猿廣泛分布于非、亞、歐地區(qū),尤其是非洲的熱帶叢林,森林古猿的一支是現代類人猿,以樹棲生活為主,另一支卻由于環(huán)境的改變慢慢的進化成了人類,可見人類和類人猿的關系最近,是近親,它們有共同的原始祖先是森林古猿.
  人類的生殖屬于有性生殖,是需要雌雄兩性生殖細胞參與完成的過程,也就是精子與卵細胞結合形成受精卵的過程,受精卵不斷進行分裂,形成胚泡,胚泡埋入子宮內膜進一步發(fā)育成胚胎,形成胎兒,經過胚胎發(fā)育形成新個體.這一過程是由人的生殖系統(tǒng)來完成的.
故答案為:森林古猿;樹棲;生殖;胚胎

點評 解答此題的關鍵是明確現代類人猿和人類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了解人類的生殖過程.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6.如圖這種血管結構,存在于(A、C表示小動脈,B示毛細血管)(  )
A.真皮層B.支氣管C.腎小球D.腎小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4.在一個繁殖季節(jié)里,一條鯉魚能產幾十萬粒卵,其中大部分因為環(huán)境的原因不能長成大魚,按達爾文的觀點,這一現象說明( 。
A.過度繁殖,生存斗爭B.物種是可變的
C.選擇的不定向性D.用進廢退獲得性遺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1.在食物的營養(yǎng)成分中
(1)既是細胞組成成分,又是機體能源的物質中由氨基酸組成的物質是氨基酸;供給人體能量的主要物質是糖類;
(2)由甘油和脂肪酸組成,大部分作為備用能源物質貯存在皮下的是脂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8.下列屬于現代類人猿的是( 。
A.樹袋熊B.金絲猴C.黑猩猩D.獼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填空題

8.雷迪的實驗,以及巴斯德的“鵝頸燒瓶”實驗推翻了有關生命起源的自然發(fā)生論,使人們堅信:“生物只能來源于生物,非生命物質絕不可能隨時自發(fā)地產生新生命”從而建立了生命起源的生生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2016-2017學年重慶市等三校八年級上月考一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如圖是菜豆和玉米種子的結構示意圖,據圖回答問題.

(1)菜豆種子子葉 片,玉米種子子葉 片.

(2)胚芽、胚軸、胚根和子葉合稱 ,是種子的 部分,將來發(fā)育成新植物體的

(3)與玉米種子的結構相比,菜豆種子沒有[ ]

(4)種子萌發(fā)過程中最先突破種皮的是[ ]和[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2016-2017學年重慶市七年級上第一次月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使用顯微鏡時,若視野中有污點,轉動物鏡和移動載玻片,視野中的污點都不動,可判斷污點是在 物鏡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9.生活在寒冷地區(qū)的哺乳動物,它們的鼻端、耳廓、尾巴及四肢末端都比較小,原因是(  )
A.受到刺激發(fā)生一定的反應B.形態(tài)結構與環(huán)境相適應
C.有利于奔跑、尋找食物D.不容易被敵害發(fā)現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