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在“膳食寶塔”中的位置 | 食物分類 | 每日攝取量 |
Ⅴ級 | 油脂類 | 小于25g |
Ⅳ級 | 豆類和奶類 | 100-150g |
Ⅲ級 | 魚、禽、肉、蛋類 | 125-200g |
Ⅱ級 | 果蔬類 | 400-750g |
Ⅰ級 | 谷類 | 450-500g(1)人體進行生命活動的主要供能物質來自 I I (填序號)級食物.在消化道中,主要供能物質最終被消化的部位是小腸 小腸 ,在此部位參與消化的兩種消化液是腸液 腸液 和胰液 胰液 (A.唾液B.胃液C.腸液D.胰液E.生長素F.甲狀腺激素) (2)處在發(fā)育時期的青少年應多攝取表中Ⅲ、Ⅳ級的食物,原因是這些食物中含有生長發(fā)育所需要的 蛋白質 蛋白質 .(3)Ⅱ級中的菠菜、Ⅲ級中的動物肝臟均含有較為豐富的鐵,在飲食中若攝入的鐵不足,有時會導致血液不能攜帶正常數量的氧氣而引起頭暈,這是因為鐵是合成 血紅蛋白 血紅蛋白 的重要原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2012?昆明)閱讀下列資料并回答問題: 我國生物資源非常豐富.據《中國生物多樣性國情研究報告》統計,我國哺乳類、鳥類和魚類的種數都居世界前列,已知種數分別占世界的13.39%、14.25%和20.3%.生活中可以見到:蚯蚓在土中蠕動、蝴蝶在花叢中飛舞、魚兒在水中游動、紅嘴鷗在空中飛翔、小白兔在草地上跳躍…這無一不打動著人們的情感,喚起人們對犬自然的無限遐想和熱愛. (1)蚯蚓在土中蠕動依靠肌肉和 剛毛 剛毛 的配合.紅嘴鷗的前肢特化為翼 翼 ,具有飛翔能力.(2)資料反映了生物 種類 種類 的多樣性.建立瀕危物種種質資源庫的意義在于保護基因 基因 的多樣性.(3)請寫出一種我國特有的珍稀水生哺乳動物的名稱 白鰭豚 白鰭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2012?昆明)閱讀F列資料,回菩問題: 馬路邊、公園里、河水中到處都會見到廢塑料袋和塑料瓶的蹤影,它們破壞城市的景觀、污染環(huán)境、傳播疾病;廢塑料制品混在土壤中不斷系積,會影響農作物吸收養(yǎng)分和水分,導致農作物減產;另外,塑料袋、塑料瓶所含的增塑劑和添加劑等有害物質的滲出.會導致地下水污染,影響動、植物的生長發(fā)育… 為探究塑料瓶所含的增塑劑和添加劑等有害物質對生物的影響,某同學設計了如下實驗步驟. 步驟1:用剪碎的塑料瓶制備塑料浸出液. 步驟2:取三個相同的培養(yǎng)皿,編號A、B、C,分別在底部墊上幾層吸水紙,放入20粒大小和活力相同的小麥種子. 步驟3:每天向三個培養(yǎng)皿中分別噴灑適量和等量溶液為:A噴灑清水、B噴灑濃度為10%的塑料浸出液、C噴灑濃度為30%的塑料浸出液. 步驟4:觀察小麥種子的萌發(fā)情況并作好記錄. (1)該實驗的變量是 塑料浸出液 塑料浸出液 .(2)若B、C中萌發(fā)的種子數量明顯比A中 少 少 (選填“多”或“少”),說明塑料浸出液抑制種子的萌發(fā).如果三個培養(yǎng)皿中的種子都未萌發(fā),你認為缺少的環(huán)境條件是 適宜的溫度 適宜的溫度 .(3)請你結合資料和所學知識,談淡將塑料袋、塑料瓶隨垃圾扔掉或隨地亂丟對環(huán)境的影響和危害人類的原因,并提出解決這類污染的建議. 塑料袋、塑料瓶所含的增塑劑和添加劑等有害物質的滲出,會導致地下水污染,影響動、植物的生長發(fā)育,傳播疾。承┯泻ξ镔|通過食物鏈在生物體內富集,最終危害人類.(1分)建議:回收利用塑料袋和塑料瓶;少用塑料袋和塑料瓶,使用紙制品和非一次性物品:對塑料制品進行收費,用以回收塑料袋和塑料瓶的費用;不要隨意亂扔廢舊塑料袋和塑料瓶;自帶購物袋上街購物,少領取商店給的塑料袋:重復使用塑料袋和塑料瓶,盡量多用幾次,最后再裝垃圾.(答出其中的一條或其他合理答案即可得1分) 塑料袋、塑料瓶所含的增塑劑和添加劑等有害物質的滲出,會導致地下水污染,影響動、植物的生長發(fā)育,傳播疾。承┯泻ξ镔|通過食物鏈在生物體內富集,最終危害人類.(1分)建議:回收利用塑料袋和塑料瓶;少用塑料袋和塑料瓶,使用紙制品和非一次性物品:對塑料制品進行收費,用以回收塑料袋和塑料瓶的費用;不要隨意亂扔廢舊塑料袋和塑料瓶;自帶購物袋上街購物,少領取商店給的塑料袋:重復使用塑料袋和塑料瓶,盡量多用幾次,最后再裝垃圾.(答出其中的一條或其他合理答案即可得1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版權聲明:本站所有文章,圖片來源于網絡,著作權及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無意侵犯版權,如有侵權,請作者速來函告知,我們將盡快處理,聯系qq:3310059649。 ICP備案序號: 滬ICP備07509807號-10 鄂公網安備42018502000812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