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根據(jù)下圖生物進化樹回答問題:
(1)寫出圖中字母所代表的生物類群名稱: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E________;F________。
(2)從圖中可以看出生物進化的趨勢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苔蘚、蕨類大多生活在陰濕的環(huán)境中,是因為:其________過程離不開水。
(4)動物界中種類最多、數(shù)量最大、分布最廣的一個類群是________。開始真正適應陸地生活的脊椎動物是爬行動物;脊椎動物中最高級動物類群是________動物。
【答案】哺乳類 兩棲類 節(jié)肢動物 扁形動物 苔蘚植物 被子植物 從水生到陸生 從簡單到復雜 從低等到高等 生殖 節(jié)肢動物 哺乳類
【解析】
如圖生命樹:
化石在地層中出現(xiàn)的順序,是人們研究生物進化的一個重要的方面,不同生物化石的出現(xiàn)和地層的形成,有著平行的關系,也就是說,在越古老的地層中,挖掘出的化石所代表的生物,結構越簡單,分類地位越低等,水生生物的化石也越多,在距今越近的地層中,挖掘出的化石所代表的生物,結構越復雜,分類地位越高等,陸生生物的化石也越多,這種現(xiàn)象說明了生物是由簡單到復雜、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陸生逐漸進化而來。
(1)如圖生命樹:
與題中的圖比較可知,A是哺乳動物,B是兩棲動物,C是節(jié)肢動物,D是扁形動物,E苔蘚植物,F是被子植物。
(2)從圖中可以看出生物進化的趨勢是:從簡單到復雜,從低等到高等,從水生到陸生。
(3)苔蘚、蕨類大多生活在陰濕的環(huán)境中,是因為它們的受精過程離不開水,沒有脫離水的限制。因此,苔蘚、蕨類大多生活在陰濕的環(huán)境中,是因為:其生殖過程離不開水。
(4)地球上最初沒有生命,生命經歷了從無到有的發(fā)展過程,產生了最初的生命,地球上最早出現(xiàn)的植物--原始的單細胞藻類植物與最早出現(xiàn)的動物--原始的單細胞動物。從生物進化樹可見,無脊椎動物的進化歷程:原始單細胞動物→原始腔腸動物動物→原始扁形動物動物→原始線形動物動物→原始環(huán)節(jié)動物→原始軟體動物動物→原始節(jié)肢動物動物→原始棘皮動物動物。脊椎動物的進化歷程:原始魚類→原始兩棲類→原始爬行類→原始鳥類、哺乳類。在動物界中,最古老、最低等、最原始、結構最簡單的是原生動物,只有一個細胞構成;身體有兩層細胞結構的是腔腸動物身體只有一個消化腔,有口無肛門;種類最多、數(shù)量最大、分布最廣的是節(jié)肢動物;最低等的脊椎動物是魚類,最高等的脊椎動物是哺乳動物。因此,動物界中種類最多、數(shù)量最大、分布最廣的一個類群是節(jié)肢動物。開始真正適應陸地生活的脊椎動物是爬行動物;脊椎動物中最高級動物類群是哺乳類動物。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目前,我國農村中小學學生均可享受國家免費提供的面包、牛奶等營養(yǎng)餐。下圖表示某營養(yǎng)物質在人體內的代謝過程,據(jù)圖回答:
(1)面包中的淀粉在口腔中被初步消化為麥芽糖,此過程需要_____________的參與,麥芽糖及未消化的淀粉在小腸中被徹底分解為[a] _____________。
(2)圖中②表示的生理過程是___________。此過程后,血液變成了營養(yǎng)豐富的__________血。
(3)物質a進入血液后,至少需要_____________次流經心臟,才能到達下肢肌肉細胞。
(4)肌肉細胞產生的代謝廢物隨血液流到腎臟,經過_____________的濾過(過濾)作用和腎小管的_____________作用,形成尿液,最終排出體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觀察衣藻、水綿、海帶等藻類植物時,發(fā)現(xiàn)它們的共同點是
A.有進行光合作用的器官
B.沒有根、莖、葉的分化
C.能固著在海底生活
D.能供人類食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請根據(jù)所學的知識解答下列問題:
(1)“我”的生命開始于一個被稱為_______的細胞,出生前的“我”舒適地生活在媽媽肚子的________里,每時每刻都能通過臍帶和________從媽媽那獲得營養(yǎng)。
(2)經過大約________天的發(fā)育,隨著“哇”的一聲啼哭,“我”的呼吸系統(tǒng)開始工作了,其中的________是“我”與外界進行氣體交換的場所。
(3)剛出生的“我”通過母乳獲取營養(yǎng),母乳中的________是生長發(fā)育和細胞更新所需要的主要原料,讓“我”快快長大。
(4)感謝父母,感恩生命。母親的生育不容易,父母把子女養(yǎng)大更不容易。請寫出你將如何報答父母的養(yǎng)育之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紅花刺槐因其花色紅艷、觀賞價值高而成為我市城市綠化新樹種,其繁殖方式一般采用白花刺槐做砧木嫁接而成。下列有關嫁接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 屬于無性生殖 B. 嫁接時要使接穗與砧木的形成層緊密結合
C. 只保持砧木的優(yōu)良性狀 D. 能夠加快繁殖速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在一片水稻田的生態(tài)系統(tǒng)中,昆蟲以水稻為食,青蛙以昆蟲為食。三者的相互關系可以用下圖表示,圖中各長方形的長度分別表示上述三種生物的數(shù)量,長方形越長,表示該生物的數(shù)量越多。請根據(jù)圖回答有關問題:
(1)寫出圖中各字母所表示的生物:A__________ ;B___________;C__________。
(2)該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生產者是_________,消費者是______________。
(3)如果大量捕食青蛙,該生態(tài)系統(tǒng)中數(shù)量會明顯增加的生物是________,明顯減少的生物是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圖一表示生態(tài)系統(tǒng)物質循環(huán)的全過程,圖二示圖一食物鏈中三種生物體內所含有機物總量的直方圖.請據(jù)圖回答下列問題:
(1)碳在無機環(huán)境與各種生物之間以________的形式進行循環(huán).
(2)圖一中能通過呼吸作用分解有機物,釋放能量的生物有________.(填字母)
(3)圖一中②表示的生理過程是________.圖二中C對應圖一中的生物是________.若B大量減少,則較長一段時間后A的數(shù)量變化是________
(4)如果此生態(tài)系統(tǒng)遭到重金屬污染,則體內重金屬含量最高的生物是圖一中的________(填字母).
(5)由于煤和石油的過度使用,造成溫室效應,破壞了生態(tài)環(huán)境.因此我們應積極倡導低碳生活.請舉出兩種低碳的生活方式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重金屬污染是威脅人類健康的“隱形殺手”。日本發(fā)生過震驚世界的水俁病事件,就是由工業(yè)污染造成了重金屬物質汞(甲基汞)在魚體內積累,人長期食用被污染的魚后中毒而致的。在我們日常所使用的普通干電池中,含有汞、錳、鎘、鉛、鋅等重金屬物質,廢電池丟棄后,這些重金屬會污染環(huán)境。請分析資料回答:
(1)干電池丟棄污染環(huán)境后,會造成土壤和地下水污染,重金屬通過食物鏈遷移富集,進入人體。請根據(jù)資料在下列方框中填上對應的詞:土壤、地下水、植物、動物。
_____
(2)為了探究廢電池對水體的污染,某同學設計了以下實驗步驟:
①將一節(jié)5號電池破碎,浸泡在1OOOmL的清水中2~3天;
②取四個魚缸,分別標記A、B、C、D;
③在四個魚缸中分別放入等量的清潔無污染的河水;
④在四個魚缸中分別加入50mL、1OOmL、200mL、400mL廢電池浸出液;
⑤再向各魚缸中分別放入三條同種且大小相同金魚,定時喂養(yǎng)同種飼料,觀察并記錄情況。結果見下表:
魚缸A | 魚缸B | 魚缸C | 魚缸D | |
所加浸出液的體積/毫升 | 50 | 100 | 200 | 400 |
金魚成活時間/天 | 15 | 12 | 7 | 1 |
根據(jù)以上設計,請評價該實驗設計是否合理?____________。為什么?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為動、植物細胞結構示意圖。請據(jù)圖回答
(1)植物細胞特有的,對細胞有保護和支持作用的結構是[ ] ____________。
(2)對細胞有用的物質能夠進入,其他物質被擋在外面,主要是因為[ ] _____________能控制物質的進出。
(3)克隆羊“多莉”的出生與三只母羊有關,其中甲羊提供細胞核,乙羊提供去核卵細胞,丙羊是代孕母羊,那么“多莉”長得最像甲羊,說明遺傳信息儲存在[ ] _____________中,該結構中容易被堿性染料染色的物質叫染色體,它由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組成。
(4)動、植物生長、發(fā)育等生命活動所需要的能量來自[ ] _____________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