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酸奶是一種健康的發(fā)酵食品,果果學習小組針對“制作酸奶的適宜溫度”進行了如下實驗探究:
①將新鮮袋裝牛奶煮沸,冷卻至常溫,加入適量酸奶,攪拌均勻:
②將5個大小相同的玻璃杯消毒、編號,倒?jié)M混合后的牛奶:
③將玻璃杯密封,分別置于不同溫度的恒溫箱中;
④一段時間后,取樣檢測杯中的活菌數(shù)量,記錄數(shù)據(jù)。
實驗結果如下面柱形圖所示:
請分析回答:
(1)制作酸奶需要的微生物是__________,它只能在無氧的條件下發(fā)酵,因此玻璃杯必須密封。
(2)制作酸奶時牛奶要煮沸、玻璃杯要消毒,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將酸奶加入到牛奶中,相當于細菌、真菌培養(yǎng)方法中的__________________步驟。
(4)本實驗除溫度不同外,玻璃杯的大小、倒人牛奶的量等其他條件必須相同,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根據(jù)實驗結果,得出的結論是:_________
(6)該小組進一步探究了“制作酸奶的發(fā)酵時間”,實驗結果如下表所示。根據(jù)實驗結果,得出的結論是:制作酸奶的發(fā)酵時間以_________小時為宜。
發(fā)酵時間 | 牛奶狀況 |
2小時 | 呈液態(tài),無酸味 |
4小時 | 呈液態(tài),略帶酸味 |
6小時 | 呈蛋花狀態(tài),微酸 |
8小時 | 呈凝固狀,酸度適中 |
【答案】乳酸菌 滅菌 接種 控制單一變量 制作酸奶的適宜溫度是40℃ 8
【解析】
(1)微生物的發(fā)酵在食品的制作中應用十分廣泛,制作酸奶要用到乳酸菌。酸奶是以鮮牛奶為原料,加入乳酸菌發(fā)酵而成,其原理是在無氧的條件下,乳酸菌發(fā)酵產(chǎn)生乳酸,易于消化,所以具有甜酸風味。
(2)對照實驗是指在研究一種條件對研究對象的影響時,所進行的除了這種條件不同之外,其他條件都相同的實驗。
(1)制作酸奶要用到乳酸菌。酸奶是以鮮牛奶為原料,加入乳酸菌發(fā)酵而成,其原理是在無氧的條件下,乳酸菌發(fā)酵產(chǎn)生乳酸,易于消化,所以具有甜酸風味,因此玻璃杯必須密封。
(2)制作酸奶時牛奶要煮沸、玻璃杯要消毒,目的是滅菌。
(3)培養(yǎng)細菌、真菌的方法步驟培養(yǎng)細菌真菌的方法包括配制培養(yǎng)基、高溫滅菌、接種、和恒溫培養(yǎng)。將酸奶加入到牛奶中,相當于接種。
(4)對照實驗是指在研究一種條件對研究對象的影響時,所進行的除了這種條件不同之外,其他條件都相同的實驗。本實驗除溫度不同外,玻璃杯的大小、倒入牛奶的量等其它條件必須相同,目的是控制單一變量。
(5)根據(jù)實驗結果,得出的結論是:制作酸奶的適宜溫度是40℃。
(6)據(jù)表中數(shù)據(jù)可見:制作酸奶的發(fā)酵時間以 8小時為宜。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的各種生物相互依存,在下列吃與被吃的生物關系中,構成食物鏈的是()
A.白菜→菜青蟲→食蟲鳥
B.陽光→牧草→牦牛
C.蝗蟲→青蛙→蛇→鷹
D.水分→牧草→綿羊→牧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是反射弧的組成示意圖,請據(jù)圖回答下列問題:
(1)神經(jīng)調節(jié)的基本方式是________,它通過_________來完成。
(2)小紅的手指突然受到針刺后,手指馬上縮回,神經(jīng)沖動的傳導方向是[ ]_______→[2]傳入神經(jīng)→[ ]________→[4]傳出神經(jīng)→______ 效應器。(用圖中字母表示)
(3)這個縮手反射屬于______反射。(選填“簡單”或“復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為人體呼吸系統(tǒng)示意圖,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結構2既屬于呼吸道又屬于消化道
B.結構6是呼吸系統(tǒng)的主要器官
C.痰主要形成于4和5處
D.吸氣時結構7收縮,位置下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這一情景正面臨威脅。20世紀后期以來,幾乎每年就有一種鳥類或其它動物滅絕,造成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是( )
A. 動物瘟疫
B. 天敵過多
C. 同種生物的斗爭
D. 環(huán)境污染和濫捕濫殺等生存環(huán)境的破壞和改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