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在探究“饅頭在口腔中的變化”時,進行了三種處理:
①將饅頭碎屑與唾液放入1號試管中充分攪拌;
②將饅頭碎屑與清水放入2號試管中充分攪拌;
③將饅頭塊與唾液放入3號試管中不攪拌.試問:
(1)以“唾液”為變量時,應選、俸廷趦山M作對照實驗.(填序號)
(2)若將這三支試管都放入  37℃左右的溫水中,5~10分鐘后取出,①1號試管中的物質遇碘后不變藍.這是因為該試管中的淀粉在唾液的作用下轉變成了麥芽糖.
(3)將這三支試管都放在37℃左右的溫水中加熱的原因是37℃是消化酶活性發(fā)揮的最佳溫度.

分析 分析實驗方案可知:①號試管和②號試管以唾液為變量形成一組對照實驗,①號試管和③號試管以牙齒的咀嚼和舌的攪拌為變量形成一組對照實驗.實驗中,將饅頭切成碎屑是模擬牙齒的咀嚼,攪拌是模擬舌的攪拌.

解答 解:(1)比較①號試管和②號試管的實驗設計可知,這兩個試管的實驗設置除唾液不同外,其它條件都相同,因此這是一組以唾液為變量形成的對照實驗.
(2)若將3支試管都放入37℃左右溫水中,5~10分鐘后取出,①號試管中的淀粉被唾液淀粉酶分解成了麥芽糖,因此滴加碘液不變藍色;而②號試管中的清水對淀粉無作用,③號試管中的饅頭塊與唾液淀粉酶的接觸面積小,淀粉沒有被完全消化,因此滴加碘液后都會變藍色,由此可以得出結論:饅頭的消化與牙齒的咀嚼、舌的攪拌和唾液的分泌都有關.
(3)將三支試管都放入37℃的溫水中保溫10分鐘的目的是模擬口腔溫度.37℃是消化酶活性發(fā)揮的最佳溫度.
故答案為:(1)①;②;
(2)①;淀粉;麥芽糖;
(3)37℃是消化酶活性發(fā)揮的最佳溫度

點評 實驗中,控制變量和設置對照實驗是設計實驗方案必須處理好的兩個關鍵問題.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5.昆蟲分布廣泛,活動范圍大的主要原因是( 。
A.體表具有外骨骼B.具有翅C.身體分部D.適于陸地生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6.從預防傳染病的措施看,下列做法不屬于保護易感人群的是( 。
A.減少或防止易感者與傳染源的接觸機會
B.養(yǎng)成良好的衛(wèi)生習慣,積極參加體育鍛煉
C.積極進行預防接種
D.發(fā)現(xiàn)傳染病患者立即送醫(yī)院隔離治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填空題

3.蕨類植物比藻類植物高等,已具有根、莖、葉等器官分化,而且這些器官中有輸導組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填空題

5.細胞分裂時,最先分裂的是細胞核.√.(判斷對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5.俗話說“蛙滿塘,谷滿倉”,青蛙是“田園衛(wèi)士”,人類的好朋友.一只青蛙一年平均要吃掉15000只昆蟲,其中絕大多數(shù)是害蟲.下列有關青蛙生殖和發(fā)育過程的描述,錯誤的是( 。
A.青蛙的發(fā)育是變態(tài)發(fā)育B.雄蛙鳴叫是為了吸引雌蛙
C.青蛙是體內受精D.成蛙水陸兩棲,用肺和皮膚呼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徐志摩說:“我們要盼望一個偉大的事實出現(xiàn),我們要守候一個馨香的嬰兒出世”一個個新生命的誕生意味著一次次特殊的人生洗禮.新生命使于( 。
A.受精卵B.卵細胞C.嬰兒D.精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9.唐代詩人白居易的《燕詩示劉叟》中寫道:“青蟲不易捕,黃口無飽期”描述的是燕子的繁殖行為(  )
A.求偶B.筑巢C.育雛D.產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20.如圖為兩種不同類型的生物細胞模式圖,請分析回答
(1)如圖兩個細胞結構模式圖,一個是杜鵑花的葉肉細胞,一個是杜鵑鳥的體細胞,你能進行區(qū)分嗎?屬于杜鵑花葉肉細胞結構的是圖甲,作出此判斷的依據(jù)是此細胞具有[4]液泡
(2)菠菜浸泡在清水中,清水不變色;用開水浸泡后,水卻變成了綠色,這是因為開水破壞了菠菜細胞的細胞膜,使之不能控制物質的進出.
(3)圖中結構D是動植物細胞都具有的能量轉換器,是進行呼吸作用作用的場所.
(4)“種瓜得瓜”是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的遺傳現(xiàn)象,那么遺傳物質存在于[A]細胞核.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