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請根據(jù)以下材料回答相關問題:
材料一:2014年西非爆發(fā)了歷史上最嚴重的埃博拉疫情,感染人數(shù)超過2.6萬人,死亡人數(shù)1.1萬人。西非埃博拉疫情發(fā)生后,我國醫(yī)務工作者迅速出擊,對西非實行人道主義救助。據(jù)有關專家研究,埃博拉病毒(見下圖)是引起人類和靈長類動物發(fā)生埃博拉出血熱的烈性病毒,感染者癥狀包括惡心、嘔吐、腹瀉、膚色改變、全身酸痛、體內血、體外出血、發(fā)燒等。接觸傳播為最主要的途徑。
材料二:據(jù)報道: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醫(yī)學科學院2016年12月28日宣布,由該院生物工程研究所陳薇研究員團隊研發(fā)的重組埃博拉疫苗,在非洲塞拉利昂開展的500例臨床試驗取得成功。
(1)埃博拉病毒與引起肺結核的結核桿菌在結構上的主要區(qū)別是 。
(2)為防止疫情進一步蔓延,在對埃博拉患者積極進行治療的同時,將患者及時隔離。這屬于傳染病預防措施中的 。
(3)為有效控制埃博拉疫情,陳薇研究員團隊研發(fā)出了埃博拉疫苗。下面是疫苗在臨床試驗之前,用小白鼠進行實驗的過程:將大小、健康狀況相同的20只小白鼠平均分為甲、乙兩組,實驗步驟見下表:
組別 | 疫苗注射情況 | 30天后 | 病毒注射情況 | 患病情況 |
甲組 | 注射埃博拉研發(fā)疫苗 | 未患病 | 注射較強埃博拉病毒 | 9只未患病 |
乙組 | 不注射疫苗 | 未患病 | 注射較強埃博拉病毒 | 10只均患病 |
①該實驗的變量是 。
②實驗結果說明,注射埃博拉疫苗對埃博拉傳染病具有 作用。其原理是疫苗進入人體后,刺激體內的 細胞產生抵抗埃博拉病毒的抗體。
【答案】(1)無細胞結構 (2)控制傳染源
(3)①埃博拉疫苗的有無 ②免疫 淋巴(或免疫)
【解析】(1)結核桿菌是細菌,細菌是單細胞生物,病毒沒有細胞結構,只有蛋白質外殼和內部的遺傳物質組成。
(2)傳染病的預防措施有控制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保護易感人群,埃博拉病毒患者屬于傳染源,對其進行治療,這屬于控制傳染源。
(3)甲組注射了博拉研發(fā)疫苗,乙組小鼠不注射疫苗,其他條件都相同,因此變量是博拉研發(fā)疫苗的有無;實驗結果可以看出,注射了疫苗的老鼠在30天后注射較強埃博拉病毒,只有一只患病,未注射疫苗的老鼠,在30天后注射較強的埃博拉病毒全部患病,因此注射埃博拉疫苗對埃博拉傳染病具有免疫作用,其原理是,疫苗進入人體后,刺激體內的免疫細胞產生相應的抗體,抵抗埃博拉病毒。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消化系統(tǒng)結構示意圖,請分析并回答以下問題。
(1)能分泌膽汁的器官是【】。
(2)闌尾炎的發(fā)病部位是【】。
(3)能暫時貯存食物,并且進行初步消化的器官是【】。
(4)消化道中既無消化功能又基本沒有吸收功能的是【】。
(5)淀粉、蛋白質和脂肪等營養(yǎng)物質最終在【】中被消化,其中淀粉被分解為葡萄糖,脂肪被分解為甘油和脂肪酸,蛋白質被分解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面甲圖表示大棚西瓜葉片氧氣和二氧化碳進出葉片的情況,乙圖為西瓜葉肉細胞結構圖,丙圖表示西瓜大棚內一天24小時所測到的二氧化碳的變化曲線,請據(jù)圖回答:
(1)擠壓西瓜果肉能得到甘甜的果汁,主要是因為圖乙中[]______內含有糖分.
(2)圖丙曲線所示的______時間段與甲圖中C葉片情況相對應.
(3)大棚內二氧化碳含量的變化曲線可說明光合作用速率與呼吸作用速率的關系,其中18--24時說明的是_____,西瓜重量增加的物質主要來自環(huán)境中的______合成的有機物,此過程發(fā)生在乙圖[ ]______中,反應式是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小明觀察裝片時,首先看到了圖中1所示的物像,然后進行操作并觀察到圖像2所示的物像,小明觀察時所進行的操作包括( )
A.向右上移動裝片
B.將低倍鏡切換成高倍鏡
C.向左下移動裝片
D.轉動粗準焦螺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有關人的性別遺傳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 女性體細胞中的性染色體組成為XX,男性體細胞中的性染色體組成為XY
B. 從含有的性染色體來說,男性產生一種類型的精子,女性產生兩種類型的卵細胞
C. 男性的Y染色體只傳給兒子,不傳給女兒
D. 從性染色體的來源看,生男生女取決于父親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