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是兩種昆蟲的發(fā)育過程,正確的是( )
A. 甲屬于完全變態(tài)
B. 乙屬于不完全變態(tài)
C. 發(fā)育過程都是:卵→幼蟲→蛹→成蟲
D. 都是變態(tài)發(fā)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在探究光合作用原料的實驗中,將下圖所示的兩個實驗裝置同時放在適宜的溫度和光照下一段時間。此實驗不能說明的是( )
A. 裝置B、C中質量會增加的是B
B. 本實驗探究的是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
C. 酵母菌是真核生物,乳酸菌是原核生物
D. 本裝置中選擇同種植物的目的是控制單一變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水瓜”的學名稱“絲瓜”,待其成熟干枯后,人們常常取出絲瓜絡來刷碗或沐浴,這里的“經(jīng)絡”來自植物體的什么組織?
A.保護組織B.營養(yǎng)組織
C.分生組織D.輸導組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為胎兒臍帶和胎盤的示意圖,據(jù)圖回答問題。
(1)胎兒的生命開始于一個被稱為______的細胞,胎兒在母體的______里發(fā)育,每時每刻都能通過臍帶和______(可填圖中數(shù)字)從母體獲得營養(yǎng)。
(2)胎兒長的像媽媽(母體),這是一種______現(xiàn)象。當胎兒發(fā)育到266天左右時,成熟的胎兒和胎盤從母體的陰道產(chǎn)出,這個過程叫做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利用顯微鏡觀察人的血細胞涂片,在兩種不同的放大倍率下,視野分別為甲和乙,如圖所示.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
A. 若玻片往左移,則像也會往左移
B. 若使用相同的光圈和反光鏡,則甲比乙亮
C. 甲中所觀察到的細胞,在乙中均可觀察到
D. 若在甲看到模糊的像,則改換成乙就可以看到清晰的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小王在觀察人血液涂片時,若要在視野中觀察到較多的血細胞,應該選擇的顯微鏡的放大倍數(shù)是( )
A. 5×10 B. 10×40
C. 5×40 D. 10×1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疫情期間不出門,居家鍛煉同樣也能起到增強體質,提高免疫力的效果。請據(jù)圖回答問題:
(1)根據(jù)圖甲,從聽到指令到完成俯臥撐動作,神經(jīng)沖動在反射弧中的傳導順序是[_____]。
(2)圖乙中人所處的狀態(tài),此時肱二頭肌收縮,肱三頭肌_____。
(3)骨骼肌的收縮受到_____系統(tǒng)的協(xié)調和控制。
(4)俯臥撐的完成,有賴于關節(jié)起到的_____作用,圖丙中[1]_____能增強關節(jié)的靈活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為探究食物中的蛋白質對動物生長發(fā)育的影響,某研究小組做了這樣一個實驗:將40只發(fā)育程度基本一致的幼鼠平均分成A、B兩組,A組以糖類(淀粉)、脂肪、無機鹽和水進行飼喂,B組以A組的食物加上牛奶進行飼喂。下圖是40d內的實驗結果,據(jù)圖回答下列問題:
(1)該實驗探究的問題是_______。
(2)研究小組選用幼鼠而不用成年鼠進行實驗,是因為____(此題為單選)。
A.幼鼠處于生長發(fā)育期,在營養(yǎng)充沛的條件下,幼鼠生長發(fā)育較快
B.幼鼠的個頭只有雞蛋大小,模樣十分可愛
C.幼鼠溫順,較易捕捉
(3)每組均用20只而不用一只幼鼠做實驗,是因為_____。
(4)該實驗的變量是______。
(5)從圖中可以看出前20天,B組幼鼠生長發(fā)育比A組_____,后20天,A組幼鼠生長發(fā)育比B組快,由此說明了蛋白質(牛奶)對鼠的生長發(fā)育有_____(促進或抑制)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是人的生殖發(fā)育過程示意圖。請據(jù)圖回答:
(1)A是_________,它是由女性的主要生殖器官________產(chǎn)生的。
(2)B是_________,其性染色體組成可表示為__________。
(3)胎兒通過_______和臍帶從母體內獲得各種養(yǎng)料和氧氣。
(4)該夫婦表現(xiàn)正常,孩子患鐮刀型貧血癥,這種現(xiàn)象在生物學上稱為_________。
(5)已知鐮刀型貧血癥由隱性基因a控制,則患病孩子的基因組成為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