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泰州)如圖,⊙O的半徑為1cm,弦AB、CD的長度分別為cm,1cm,則弦AC、BD所夾的銳角α=    度.
【答案】分析:根據(jù)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可證△AOB是等腰直角三角形,故可求∠OAB=∠OBA=45°,又由已知可證△COD是等邊三角形,所以∠ODC=∠OCD=60°,根據(jù)圓周角的性質(zhì)可證∠CDB=∠CAB,而∠ODB=∠OBD,所以∠CAB+∠OBD=∠CDB+∠ODB=∠ODC=60°,再根據(jù)三角形的內(nèi)角和定理可求α.
解答:解:連接OA、OB、OC、OD,
∵OA=OB=OC=OD=1,AB=,CD=1,
∴OA2+OB2=AB2,
∴△AOB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COD是等邊三角形,
∴∠OAB=∠OBA=45°,∠ODC=∠OCD=60°,
∵∠CDB=∠CAB,∠ODB=∠OBD,
∴α=180°-∠CAB-∠OBA-∠OBD=180°-∠OBA-(∠CDB+∠ODB)=180°-45°-60°=75°.
點評:本題考查了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圓周角的性質(zhì),等邊三角形的性質(zhì)以及三角形的內(nèi)角和定理.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題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2010年全國中考數(shù)學試題匯編《二次函數(shù)》(07)(解析版) 題型:解答題

(2010•泰州)如圖,拋物線y=-x2+c與x軸交于點A、B,且經(jīng)過點D(-
(1)求c;
(2)若點C為拋物線上一點,且直線AC把四邊形ABCD分成面積相等的兩部分,試說明AC平分BD,且求出直線AC的解析式;
(3)x軸上方的拋物線y=-x2+c上是否存在兩點P、Q,滿足Rt△AQP全等于Rt△ABP?若存在,求出P、Q兩點;若不存在,請說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2010年全國中考數(shù)學試題匯編《一次函數(shù)》(06)(解析版) 題型:解答題

(2010•泰州)如圖,⊙O是O為圓心,半徑為的圓,直線y=kx+b交坐標軸于A、B兩點.
(1)若OA=OB
①求k;
②若b=4,點P為直線AB上一點,過P點作⊙O的兩條切線,切點分別為C、D,若∠CPD=90°,求點P的坐標;
(2)若,且直線y=kx+b分⊙O的圓周為1:2兩部分,求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2010年江蘇省泰州市中考數(shù)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解答題

(2010•泰州)如圖,⊙O是O為圓心,半徑為的圓,直線y=kx+b交坐標軸于A、B兩點.
(1)若OA=OB
①求k;
②若b=4,點P為直線AB上一點,過P點作⊙O的兩條切線,切點分別為C、D,若∠CPD=90°,求點P的坐標;
(2)若,且直線y=kx+b分⊙O的圓周為1:2兩部分,求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2010年江蘇省泰州市中考數(shù)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解答題

(2010•泰州)如圖,拋物線y=-x2+c與x軸交于點A、B,且經(jīng)過點D(-
(1)求c;
(2)若點C為拋物線上一點,且直線AC把四邊形ABCD分成面積相等的兩部分,試說明AC平分BD,且求出直線AC的解析式;
(3)x軸上方的拋物線y=-x2+c上是否存在兩點P、Q,滿足Rt△AQP全等于Rt△ABP?若存在,求出P、Q兩點;若不存在,請說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2010年江蘇省泰州市中考數(shù)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2010•泰州)如圖在8×6的網(wǎng)格圖(每個小正方形的邊長均為1個單位長度)中,⊙A的半徑為2個單位長度,⊙B的半徑為1個單位長度,要使運動的⊙B與靜止的⊙A內(nèi)切,應(yīng)將⊙B由圖示位置向左平移    個單位長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