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如圖,在Rt△ABC中,∠ABC=90°,AB=4,BC=3,點D為AC邊上的動點,點D從點C出發(fā),沿邊CA向A運動,當運動到點A時停止,若設點D運動的速度為每秒1個單位長度,當運動時間t為多少秒時,以點C、B、D為頂點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答案】解:∵∠ABC=90°,AB=4,BC=3,
∴AC= =5,
分三種情況:
①CD=BD時,∠C=∠DBC,
∵∠C+∠A=∠DBC+∠DBA=90°,
∴∠A=∠DBA,
∴BD=AD,
∴CD=AD= AC=2.5,即t=2.5;
②當CD=BC時,CD=3,即t=3;
③當BD=BC時,過點B作BF⊥AC于F,如圖所示:

則CF=DF,△ABC的面積= ABBC= ACBF,
∴BF= =2.4,
∴CF= = =1.8,
∴CD=3.6,即t=3.6.
綜上所述:當運動時間t為2.5或3或3.6秒時,以點C、B、D為頂點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解析】根據(jù)已知條件,利用勾股定理求出AC的長,要判斷以點C、B、D為頂點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分三種情況討論:①CD=BD時,∠C=∠DBC,②當CD=BC時③當BD=BC時,分別求出運動時間t的值即可。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已知△ABC中,AB=AC,周長為24,AC邊上的中線BD把△ABC分成周長差為6的兩個三角形,則△ABC各邊的長分別為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將△ABC沿直線DE折疊后,使得點B與點A重合.已知AC=5cm,△ADC的周長為17cm,則BC的長為( )

A.7cm
B.10cm
C.12cm
D.22c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下面材料:

小明遇到這樣一個問題:如圖1,△ABC中,AB=AC,點D在BC邊上,∠DAB=∠ABD,BE⊥AD,垂足為E,求證:BC=2AE.

小明經(jīng)探究發(fā)現(xiàn),過點A作AF⊥BC,垂足為F,得到∠AFB=∠BEA,從而可證△ABF≌△BAE(如圖2),使問題得到解決.

(1)根據(jù)閱讀材料回答:△ABF與△BAE全等的條件是 AAS(填“SSS”、“SAS”、“ASA”、“AAS”或“HL”中的一個)

參考小明思考問題的方法,解答下列問題:

(2)如圖3,△ABC中,AB=AC,∠BAC=90°,D為BC的中點,E為DC的中點,點F在AC的延長線上,且∠CDF=∠EAC,若CF=2,求AB的長;

(3)如圖4,△ABC中,AB=AC,∠BAC=120°,點D、E分別在AB、AC邊上,且AD=kDB(其中0<k<),∠AED=∠BCD,求的值(用含k的式子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補全證明過程,即在橫線處填上遺漏的結論或理由. 已知:如圖,∠1=∠2,∠C=∠D.
求證:∠A=∠F.
證明:∵∠1=∠2(已知)
又∠1=∠DMN(
∴∠2=∠(等量代換)
∴DB∥EC(
∴∠C=∠ABD(
∵∠C=∠D(已知)
∴∠D=∠ABD(
(內錯角相等,兩直線平行)
∴∠A=∠F(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已知直線y=﹣2x+8與x軸、y軸分別交于點A、C,以OA、OC為邊在第一象限內作長方形OABC.

(1)求點A、C的坐標;
(2)將△ABC對折,使得點A的與點C重合,折痕交AB于點D,求直線CD的解析式;
(3)在(2)的條件下,坐標平面內是否存在點P(除點B外),使得△APC與△ABC全等?若存在,直接寫出符合條件的點P的坐標;若不存在,請說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一元二次方程x2-4x-1=0配方后可變形成(

A. (x+2)2=3 B. (x-2)2=3 C. (x+2)2=5 D. (x-2)2=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一個物體沿著南北方向在運動,若規(guī)定向南記作正,向北記作負,則該物體:
原地不動記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運算正確的是(

A. x2+x3=x5 B. (x+y)2=x2+y2 C. x2x3=x6 D. (x2)3=x6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