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初中數學 > 題目詳情
C,D是線段AB上順次兩點,M,N分別是AC,BD中點,若CD=a.MN=b.則AB的長為( 。
分析:由M是AC的中點,N是BD的中點,則AC=2MC,BD=2DN,故AB=AC+CD+BD可求.
解答:解:∵M是AC的中點,N是BD的中點
∴AC=2MC,BD=2DN
∵MN=b,CD=a
∴AB=AC+CD+BD=2MC+CD+2DN
=2(MC+CD+DN)-CD
=2MN-CD
=2b-a.
故選A.
點評:考查了兩點間的距離,首先根據線段的中點概念,寫出需要的關系式.再根據題意,結合圖形進行線段的和與差的計算.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數學 來源: 題型:

(2013•如東縣模擬)以平面上一點O為直角頂點,分別畫出兩個直角三角形,記作△AOB和△COD,其中∠ABO=∠DCO=30°.
(1)點E、F、M分別是AC、CD、DB的中點,連接FM、EM.
①如圖1,當點D、C分別在AO、BO的延長線上時,
FM
EM
=
3
2
3
2

②如圖2,將圖1中的△AOB繞點O沿順時針方向旋轉α角(0°<α<60°),其他條件不變,判斷
FM
EM
的值是否發(fā)生變化,并對你的結論進行證明;
(2)如圖3,若BO=3
3
,點N在線段OD上,且NO=2.點P是線段AB上的一個動點,在將△AOB繞點O旋轉的過程中,線段PN長度的最小值為
3
2
3
-2
3
2
3
-2
,最大值為
3
3
+2
3
3
+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學 來源: 題型:

如圖1,已知點P是線段AB上的動點(P不與A,B重合),分別以AP、PB為邊向線段AB的同一側作正△APC和正△PBD.
(1)求證:△APD≌△CPB.
(2)如圖2,若點P固定,將△PBD繞點P按順時針方向旋轉(旋轉角小于90°),這種情況“△APD≌△CPB”的結論還成立嗎?請說明理由.
(3)如圖1,設∠AQC=α,求α的度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學 來源: 題型:

(2012•房山區(qū)一模)已知:如圖,點P是線段AB上的動點,分別以AP、BP為邊向線段AB的同側作正△APC和正△BPD,AD和BC交于點M.
(1)當△APC和△BPD面積之和最小時,直接寫出AP:PB的值和∠AMC的度數;
(2)將點P在線段AB上隨意固定,再把△BPD按順時針方向繞點P旋轉一個角度α,當α<60°時,旋轉過程中,∠AMC的度數是否發(fā)生變化?證明你的結論.
(3)在第(2)小題給出的旋轉過程中,若限定60°<α<120°,∠AMC的大小是否會發(fā)生變化?若變化,請寫出∠AMC的度數變化范圍;若不變化,請寫出∠AMC的度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學 來源: 題型:

如圖,在直角梯形ABCD中,AB∥CD,∠A=90°,∠B=45°,AB=4
2
,BC=3,F是DC上一點,且CF=
2
,E,是線段AB上一動點,將射線EF繞點E順時針旋轉45°交BC邊于點G.
(1)直接寫出線段AD和CD的長;
(2)設AE=x,當x為何值時△BEG是等腰三角形;
(3)當△BEG是等腰三角形時,將△BEG沿EG折疊,得到△B′EG,求△B′EG與五邊形AEGCD重疊部分的面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學 來源: 題型:

如圖1,已知點P是線段AB上的動點(P不與A,B重合),分別以AP、PB為邊向線段AB的同一側作等邊△APC和等邊△PBD.連接AD、BC,相交于點Q,AD交CP于點E,BC交PD于點F
(1)圖1中有
3
3
對全等三角形;(不必證明)
(2)圖1中設∠AQC=α,那么α=
60
60
°;(不必證明)
(3)如圖2,若點P固定,將△PBD繞點P按順時針方向旋轉(旋轉角小于180°),此時α的大小是否發(fā)生變化?請說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