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1)由圖②可知點P從A點運動到B點的時間為10s,
又因為P點運動的速度為1cm/s,
所以AB=10×1=10(cm),
而AD=9cm,
則平行四邊形ABCD的周長為:2(AB+AD)=2(10+9)=38(cm);
(2)線段MN表示的實際意義是:點P在BC邊上從B點運動到C點;
(3)由AD=9可知點P在邊BC上的運動時間為9s,
所以a=10+9=19;
分別過B點、C兩點作BE⊥AD于E,CF⊥AD于F.
由圖②知S
△ABD=36,
則
×9×BE=36,
解得BE=8,
在直角△ABE中,由勾股定理,得AE=
=6.
易證△BAE≌△CDF,
則BE=CF=8,AE=DF=6,AF=AD+DF=9+6=15.
在直角△ACF中,由勾股定理,得CA=
=17,
則點P在CA邊上從C點運動到A點的時間為17s,
所以b=19+17=36.
分析:(1)由圖②知點P在AB上運動的時間為10s,根據(jù)列出=速度×?xí)r間,求出AB=10cm,又AD=9cm,根據(jù)平行四邊形的周長公式即可求解;
(2)由線段MN∥x軸,可知此時點P雖然在運動,但是△PAD的面積y不變,結(jié)合圖①,可知此時點P在BC邊上運動;
(3)由AD=9可知點P在邊BC上的運動時間為9s,a為點P由A→B→C的時間;分別過B點、C點作BE⊥AD、CF⊥AD,易證△BAE≌△CDF,由此得到AE=DF=6,AF=15,從而可求得CA=17s,則點P在CA邊上從C點運動到A點的時間為17,所以b=19+17=36.
點評:本題考查了動點問題的函數(shù)圖象,根據(jù)圖②的三角形的面積的變化情況求出AB的長度是解題的關(guān)鍵,在梯形的問題中,作梯形的高是一種常用的輔助線的作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