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當a、b取不同數(shù)值時,計算a2-b2及(a+b)(a-b)的值,并將計算結果填入下表:
a、b的值 當a=3,b=2時 當a=-5,b=1時 當a=-2,b=-5時
a2-b2
(a+b)(a-b)
(2)根據(jù)上表的計算,對于任意給a、b各取一個數(shù)值,計算a2-b2及(a+b)(a-b)的值時,蘊含了一個的規(guī)律.你的發(fā)現(xiàn):
a2-b2=(a+b)(a-b)
a2-b2=(a+b)(a-b)

(3)用你發(fā)現(xiàn)的規(guī)律計算:60.062-39.942
分析:(1)分別代入求值即可;
(2)根據(jù)前邊的計算,總結出a2-b2與(a+b)(a-b)的大小關系即可;
(3)利用(2)中的關系,計算即可.
解答:解:(1)當a=3,b=2時,a2-b2=32-22=9-4=5,(a+b)(a-b)=(3+2)×(3-2)=5;
當a=-5,b=1時,a2-b2=(-5)2-12=25-1=24,(a+b)(a-b)=(-5+1)×(-5-1)=24,
當a=-2,b=-5時,a2-b2=(-2)2-(-5)2=4-25=-21,(a+b)(a-b)=(-2-5)×(-2+5)=-21;
填表為:


(2)由(1)的計算發(fā)現(xiàn):a2-b2=(a+b)(a-b),
故答案為:a2-b2=(a+b)(a-b);

(3)60.062-39.942=(60.06+39.94)×(60.06-39.94)=100×20.12=2012.
點評:本題主要是通過實例探究了平方差公式,正確理解題目每步提出的要求是解決本題的關鍵.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已知△ABC中,∠ACB=90°,AC=BC,P、Q分別是邊AB、BC上的動點,且點P不與點A、B重合,點Q不與點B、C重合.
(1)在以下五個結論中:①∠CQP=45°;②PQ=AC;③以A、P、C為頂點的三角形全等于△PQB;④以A、P、C為頂點的三角形全等于△CPQ;⑤以A、P、C為頂點的三角形相似于△CPQ.一定不成立的是
 
.(只需將結論的代號填入題中的模線上).
(2)設AC=BC=1,當CQ的長取不同的值時,△CPQ是否可能為直角三角形?若可能,請說明所有的精英家教網情況;若不可能,請說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2012•洪山區(qū)模擬)已知Rt△ABC中,直角邊AC=3,BC=4,P、Q分別是AB、BC上的動點,且點P不與A、B重合.點Q不與B、C重合.
(1)若CP⊥AB于點P,如圖1,△CPQ為等腰三角形,這時滿足條件的點Q有幾個?直接寫出相等的腰和相應的CQ的長(不寫解答過程)
(2)當P是AB的中點時,如圖2,若△CPQ與△ABC相似,這時滿足條件的點Q有幾個?分別求出相應的CQ的長?
(3)當CQ的長取不同的值時,除PQ垂直于BC的△CPQ外,其余的△CPQ是否可能為直角三角形?若可能,請說明所有情況?若不可能,請說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已知△ABC中,∠ACB=90°,AC=BC,P、Q分別是邊AB、BC上的動點,且點P不與點A、B重合,點Q不與點B、C重合.
(1)在以下五個結論中:①∠CQP=45°;②PQ=AC;③以A、P、C為頂點的三角形全等于△PQB;④以A、P、C為頂點的三角形全等于△CPQ;⑤以A、P、C為頂點的三角形相似于△CPQ.一定不成立的是______.(只需將結論的代號填入題中的模線上).
(2)設AC=BC=1,當CQ的長取不同的值時,△CPQ是否可能為直角三角形?若可能,請說明所有的情況;若不可能,請說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2012年湖北省武漢市武昌區(qū)洪山區(qū)部分學校聯(lián)考初三數(shù)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解答題

已知Rt△ABC中,直角邊AC=3,BC=4,P、Q分別是AB、BC上的動點,且點P不與A、B重合.點Q不與B、C重合.
(1)若CP⊥AB于點P,如圖1,△CPQ為等腰三角形,這時滿足條件的點Q有幾個?直接寫出相等的腰和相應的CQ的長(不寫解答過程)
(2)當P是AB的中點時,如圖2,若△CPQ與△ABC相似,這時滿足條件的點Q有幾個?分別求出相應的CQ的長?
(3)當CQ的長取不同的值時,除PQ垂直于BC的△CPQ外,其余的△CPQ是否可能為直角三角形?若可能,請說明所有情況?若不可能,請說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