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學的小宸利用電腦作了如下的探索:
(1)如圖①,將邊長為2的等邊三角形復制若干個后向右平移,使一條邊在同一直線上.則△A2C1B1的面積為   ;
(2)求△A4C3B3的面積;
(3)在保持圖①中各三角形的邊OB1=B1B2=B2B3=B3B4=2不變的前提下,小宸又作了如下探究:將頂點A1、A2、A3、A4向上平移至同一高度(如圖②),若OA4=OB4,試判斷以OA2、OA3和OA4為三邊能否構成三角形?若能,請判斷這個三角形的形狀;若不能,請說明理由.

(1);(2).(3)這三邊能構成直角三角形.

解析試題分析:(1)分別過A2、C1作x軸的垂線,垂足分別為E、F,根據(jù)勾股定理求得相應線段的長度,由△A2C1B1=S梯形A1EFC1-△C1FB1-△A2EB1可求得;
(2)分別計算△A4B3B4、△A4OB4的面積,利用相似三角形即可求出△A4C3B3的面積;
(3)根據(jù)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即可判定三角形為直角三角形.
試題解析:(1);
(2)解得△A4B3B4的面積為:
解得△A4OB4的面積為:
利用△OC3B3∽△OA4B4得:S四邊形C3B3B4A4:S△OA4B4=7:16
∴四邊形C3B3B4A4的面積為:
∴△A4C3B3的面積為:.
(3)能.
設這些等腰三角形的高為h.
則:OA22=9+h2,
OA32=25+h2
OA42=64
∵OA4=OB4
∴∠OA4B=∠OB4A4=∠A4B3B4
∴△OA4B4∽△A4B4B3

∴A4B4=4
∴h2=15
∴OA22+OA32=OA42
即這三邊能構成直角三角形.
考點:1.相似三角形的判定與性質;2.直角三角形的判定.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如圖,正方形ABCD的邊長為4,E、F分別是BC、CD上的兩個動點,且AE⊥EF。則AF的最小值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把一個三角形分割成幾個小正三角形,有兩種簡單的“基本分割法”.
基本分割法1:如圖①,把一個正三角形分割成4個小正三角形,即在原來1個正三角形的基礎上增加了3個正三角形.
基本分割法2:如圖②,把一個正三角形分割成6個小正三角形,即在原來1個正三角形的基礎上增加了5個正三角形.

請你運用上述兩種“基本分割法”,解決下列問題:
(1)把圖③的正三角形分割成9個小正三角形;
(2)把圖④的正三角形分割成10個小正三角形;
(3)把圖⑤的正三角形分割成11個小正三角形;
(4)把圖⑥的正三角形分割成12個小正三角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如圖,在△ABC中,∠ABC=90°,以AB的中點O為圓心,OA為半徑的圓交AC于點D,E是BC的中點,連接DE,OE.
(1)判斷DE與⊙O的位置關系,并說明理由;
(2)求證:BC2=2CD•OE;
(3)若cos∠BAD=,BE=,求OE的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如圖,已知直線l1∥l2,線段AB在直線l1上,BC垂直于l1交l2于點C,且AB=BC,P是線段BC上異于兩端點的一點,過點P的直線分別交l2、l1于點D、E(點A、E位于點B的兩側),滿足BP=BE,連接AP、CE.
(1)求證:△ABP≌△CBE;
(2)連結AD、BD,BD與AP相交于點F.如圖2.
①當=2時,求證:AP⊥BD;
②當=n(n>1)時,設△PAD的面積為S1,△PCE的面積為S2,求的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如圖,在平面直角坐標系中,直線=分別與軸,軸相交于兩點,點軸的負半軸上的一個動點,以為圓心,3為半徑作.
(1)連結,若,試判斷軸的位置關系,并說明理由;
(2)當為何值時,以與直線=的兩個交點和圓心為頂點的三角形是正三角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如圖1,在△ABC中,D、E、F分別為三邊的中點,G點在邊AB上,且DG平分△ABC的周長,設BC=a、AC=b、AB=c.
(1)求線段BG的長;
(2)求證:DG平分∠EDF;
(3)連接CG,如圖2,若△GBD ∽△GDF,求證:BG⊥C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操作:小明準備制作棱長為1cm的正方體紙盒,現(xiàn)選用一些廢棄的圓形紙片進行如下設計:
 
說明:方案一:圖形中的圓過點A、B、C;
方案二:直角三角形的兩直角邊與展開圖左下角的正方形邊重合,斜邊經(jīng)過兩個正方形的頂點.
紙片利用率=×100%
發(fā)現(xiàn):(1)方案一中的點A、B恰好為該圓一直徑的兩個端點.
你認為小明的這個發(fā)現(xiàn)是否正確,請說明理由.
(2)小明通過計算,發(fā)現(xiàn)方案一中紙片的利用率僅約為38.2%.
請幫忙計算方案二的利用率,并寫出求解過程.
探究:
(3)小明感覺上面兩個方案的利用率均偏低,又進行了新的設計(方案三),請直接寫出方案三的利用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把兩個直角三角形如圖(1)放置,使∠ACB與∠DCE重合,AB與DE相交于點O,其中∠DCE=90°,∠BAC=45°,AB=6cm,CE="5cm," CD=10cm.
(1)圖1中線段AO的長=          cm;DO=         cm

圖1
(2)如圖2,把△DCE繞著點C逆時針旋轉α度(0°<α<90°)得△D1CE1,D1C與AB相交于點F,若△BCE1恰好是以BC為底邊的等腰三角形,求線段AF的長.
 
圖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