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反比例函數(shù)的圖象經(jīng)過點(-1,2),則它的解析式是

[  ]

A.

B.

C.

D.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人教版(新課標) 八年級(下) 題型:

在比例尺為1∶30000的地圖上測得AB兩地間的圖上距離為8 cm,則兩地間的實際距離為________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北京課改版 第16冊 題型:

如圖所示,直角梯形OABC的直角頂點O是坐標原點,邊OA、OC分別在x軸、y軸的正半軸上,OA∥BC,D是BC上一點,4BD=OA=4,AB=3,∠OAB=45°,其中點E、F分別是線段OA、AB上的兩個動點,且始終保持∠DEF=45°.

(1)直接寫出點D的坐標;

(2)求證:∠OED=∠AFE;

(3)當△AEF是等腰三角形時,△AEF關于直線EF的對稱圖形為△EF,求△EF與五邊形OEFBC的重疊部分的面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蘇科版(新課標) 九年級上冊 題型:

如圖,已知O是坐標原點,A、B、C三點的坐標分別為(1,1)、(4,0)、(3,2).

(1)畫出△ABC繞點O逆時針旋轉(zhuǎn)90°后的△A1B1C1;

(2)畫出與△A1B1C1關于原點成中心對稱的△A2B2C2,并寫出A2、B2、C2三點的坐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蘇科版(新課標) 九年級上冊 題型:

在平面直角坐標系xOy中,已知點A(6,0),點B(0,6),動點C在以半徑為3的⊙O上,連接OC,過O點作OD⊥OC,OD與⊙O相交于點D(其中點C、O、D按逆時針方向排列),連接AB.

(1)當OC∥AB時,∠BOC的度數(shù)為________;

(2)連接AC,BC,當點C在⊙O上運動到什么位置時,△ABC的面積最大?并求出△ABC的面積的最大值.

(3)連接AD,當OC∥AD時,

①求出點C的坐標;

②直線BC是否為⊙O的切線?

請作出判斷,并說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浙教版(新課標) 九年級上冊 題型:

如圖,矩形ABOC的面積為3,反比例函數(shù)的圖象過點A,則k

[  ]

A.

-3

B.

-1.5

C.

3

D.

-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浙教版(新課標) 九年級上冊 題型:

寫出一個開口向下,對稱軸是直線x=2的拋物線解析式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浙教版(新課標) 九年級上冊 題型:

自然數(shù)4、5、5、x、y從小到大排列后,其中位數(shù)為4,如果這組數(shù)據(jù)唯一的眾數(shù)是5,那么,所有滿足條件的x、y中,x+y的最大值是

[  ]

A.

3

B.

4

C.

5

D.

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浙教版(新課標) 九年級上冊 題型:

如圖,已知拋物線y=x2+bx+c經(jīng)過點(1,-5),(-2,4)

(1)求這條拋物線的解析式.

(2)設該拋物線與直線y=x相交于點A,B(點B在點A的右側(cè)),平行于y軸的直線x=m(0<m<)與拋物線交于點M,與直線y=x交于點N,交x軸于點P.求線段MN的長(用含m的代數(shù)式表示)

(3)在(2)的情況下,連接OM,BM,是否存在m,使△BOM的面積S最大?若存在,求出m的值,若不存在,說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