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圖,點E、F在正方形ABCD的邊BC、CD上,且BE=CF,試判斷AE、BF的關系,并說明理由.
分析:根據(jù)正方形的性質(zhì)可以證明△ABE≌△BCF,可以得出AE=BF,∠BAE=∠CBF,再由直角三角形的性質(zhì)就可以得出∠BGE=90°,從而得出結論.
解答:解:AE=BF且AE⊥BF.理由:
∵四邊形ABCD是正方形,
∴AB=BC=CD,∠ABC=∠BCD=90°.
在△ABE與△BCF中
AB=BC
∠ABE=∠BCF
BE=CF

∴△ABE≌△BCF(SAS)
∴AE=BF,∠BAE=∠CBF.
∵∠ABE=90°
∴∠BAE+∠AEB=90°
∴∠CBF+∠AEB=90°
∴∠BGE=90°
∴AE⊥BF.
∴AE=BF且AE⊥BF.
點評:本題考查了正方形的性質(zhì)的運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質(zhì)的運用,直角三角形的性質(zhì)的運用.在解答時求出△ABE≌△BCF是關鍵.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如圖所示,已知在直角梯形OABC中,AB∥OC,BC⊥x軸于點C、A(1,1)、B(3,1).動點P從O點出發(fā),沿x軸正方向以每秒1個單位長度的速度移動.過P點作PQ垂直于直線OA,垂足為Q.設P點移動的時間為t秒(精英家教網(wǎng)0<t<4),△OPQ與直角梯形OABC重疊部分的面積為S.
(1)求經(jīng)過O、A、B三點的拋物線解析式;
(2)求S與t的函數(shù)關系式;
(3)將△OPQ繞著點P順時針旋轉90°,是否存在t,使得△OPQ的頂點O或Q在拋物線上?若存在,直接寫出t的值;若不存在,請說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如圖所示,已知在直角梯形OABC中,AB∥OC,BC⊥x軸于點C,A(1,1)、B(3,1).動點P從O點出發(fā),沿x軸正方向以每秒1個單位長度的速度移動.過P點作PQ垂直于直線OA,垂足為Q.設P點移動的時間為t秒(0<t<4),△OPQ與直角梯形OABC重疊部分的面積為S.
(1)求經(jīng)過O、A、B三點的拋物線解析式;
(2)求S與t的函數(shù)關系式;
(3)在運動過程中,是否存在某一時刻t,使得以C、P、Q為頂點的三角形與△OAB相似?若存在,求出t的值;若不存在,請說明理由.
(4)將△OPQ繞著點P順時針旋轉90°,是否存在t,使得△OPQ的頂點O或Q在拋物線上?若存在,直接寫出t的值;若不存在,請說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如圖將△ABC沿x軸的正方向平移4單位得到△A′B′O′,再繞O′點按順時針旋轉90°得到△A″B″O″,若A的坐標為(-2,3),B點坐標為(-3,0);
①在圖中畫△A′B′O′和△A″B″O″;
②直接寫出A′和A″點的坐標;
③△ABO的頂點A在變換過程中所經(jīng)過的路徑長為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2012•仁壽縣模擬)如圖將△ABO沿x軸的正方向平移4個單位得到△A′B′O′,再繞0′點按順時針旋轉90°得到△A″B″O″,若A的坐標為(-2,4),B點坐標為(-3,0);
①在圖中畫出△A′B′O′和△A″B″O″;
②直接寫出A′和A″點的坐標;
③△ABO的頂點A在變換過程中所經(jīng)過的路徑長為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如圖,邊長為6的正方OABC的頂點O在坐標原點處,點A、C分別在x軸、y軸的正半軸上,點E是OA邊上的點(不與點A重合),EF⊥CE,且與正方形外角平分線AC交于點P.
(1)當點E坐標為(3,0)時,證明CE=EP;
(2)如果將上述條件“點E坐標為(3,0)”改為“點E坐標為(t,0)”,結論CE=EP是否仍然成立,請說明理由;
(3)在y軸上是否存在點M,使得四邊形BMEP是平行四邊形?若存在,用t表示點M的坐標;若不存在,說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