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花都區(qū)一模)如圖,AB是⊙O的直徑,點P是AB延長線上一點,PC切⊙O于點C,連接AC,過點O作AC的垂線交AC于點D,交⊙O于點E.已知AB﹦8,∠P=30°.
(1)求線段PC的長;
(2)求陰影部分的面積.
分析:(1)連接OC,由PC為圓O的切線,根據(jù)切線的性質(zhì)得到OC與PC垂直,可得三角形OCP為直角三角形,同時由直徑AB的長求出半徑OC的長,根據(jù)銳角三角函數(shù)定義得到tanP為∠P的對邊OC與鄰邊PC的比值,根據(jù)∠P的度數(shù),利用特殊角的三角函數(shù)值求出tanP的值,由tanP及OC的值,可得出PC的長;
(2)由直角三角形中∠P的度數(shù),根據(jù)直角三角形的兩個銳角互余求出∠AOC的度數(shù),進而得出∠BOC的度數(shù),由OD與BC垂直,且OC=OB,利用等腰三角形的三線合一得到OD為∠BOC的平分線,可求出∠COD度數(shù)為60°,再根據(jù)直角三角形中兩銳角互余求出∠OCD度數(shù)為30°,根據(jù)30°角所對的直角邊等于斜邊的一半,由斜邊OC的長求出OD的長,先由∠COD的度數(shù)及半徑OC的長,利用扇形的面積公式求出扇形COE的面積,再由OD與CD的長,利用直角三角形兩直角邊乘積的一半求出直角三角形COD的面積,用扇形COE的面積減去三角形COD的面積,即可求出陰影部分的面積.
解答:解:(1)連接OC,
∵PC切⊙O于點C,
∴OC⊥PC,
∵AB=8,
∴OC=
1
2
AB=4,
又在直角三角形OCP中,∠P=30°,
∴tanP=tan30°=
OC
PC

即PC=
4
3
3
=4
3
;

(2)∵∠OCP=90°,∠P=30°,
∴∠COP=60°,
∴∠AOC=120°,
又AC⊥OE,OA=OC,
∴OD為∠AOC的平分線,
∴∠COE=
1
2
∠AOC=60°,又半徑OC=4,
∴S扇形OCE=
60π×42
360
=
3
,
在Rt△OCD中,∠COD=60°,
∴∠OCD=30°,
∴OD=
1
2
OC=2,
根據(jù)勾股定理得:CD=
OC2-OD2
=2
3
,
∴S△OCD=
1
2
DC•OD=
1
2
×2
3
×2=2
3
,
則S陰影=S扇形OCE-S△OCD=
3
-2
3
點評:此題考查了切線的性質(zhì),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質(zhì),等腰三角形的性質(zhì),銳角三角函數(shù)定義,以及扇形的面積公式,遇到已知切線的類型題時,常常連接圓心與切點,利用切線的性質(zhì)得出垂直,利用直角三角形的性質(zhì)來解決問題.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題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2012•花都區(qū)一模)小明的講義夾里放了大小相同的試卷共10頁,其中語文4頁、數(shù)學3頁、英語3頁,他隨機地從講義夾中抽出1頁,抽出的試卷恰好是數(shù)學試卷的概率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2012•花都區(qū)一模)已知三角形的兩邊長分別為3和6,那么第三邊長的取值范圍是
大于3小于9
大于3小于9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2012•花都區(qū)一模)對于任意不相等的兩個數(shù)a,b,定義一種運算※如下:a※b=a2-2ab,如x※1=1.那么x=
1+
2
或1-
2
1+
2
或1-
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2012•花都區(qū)一模)直線l:y=mx+n(m、n是常數(shù))的圖象如圖所示,
化簡:|m-n|-
n2
-|m+1|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