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下列有關透鏡應用的說法正確的是( 。
A.照相機的鏡頭相當于一個凹透鏡
B.近視眼可戴凸透鏡做的眼睛進行矯正
C.用放大鏡觀察物體時,物與鏡的距離必須大于兩倍焦距
D.伽利略用自制的望遠鏡觀察天體,以確鑿的證據(jù)支持了“日心說”

分析 解答此題要掌握:
(1)當u>2f時,成倒立、縮小的實像.照相機、攝像機就是根據(jù)這個原理制成的.
(2)近視眼是晶狀體會聚能力增強,像呈在視網(wǎng)膜的前方,應佩戴凹透鏡矯正.
(3)凸透鏡成像時,U<f,凸透鏡成正立放大的虛像,應用于放大鏡.
(4)伽利略是近代物理實驗的先驅者,改進了望遠鏡用于觀察天體的運行規(guī)律,率先用望遠鏡觀察天空,得到的關于天體運行的結果支持了哥白尼的“日心說”.

解答 解:A、照相機的鏡頭相當于一個凸透鏡,故該選項錯誤;
B、矯正近視眼所佩戴的眼鏡是凹透鏡,故該選項錯誤;
C、用放大鏡觀察物體時,物與鏡的距離必須在凸透鏡的一倍焦距以內(nèi),故該選項錯誤;
D、伽利略用自制的望遠鏡觀察天體,以確鑿的證據(jù)支持了“日心說”,故該選項正確.
故選D.

點評 此題考查了有關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及應用,同時考查了有關近視眼的矯正,是一道基礎性題目.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6.某同學在體育活動中,從鉛球下落陷入沙坑的深度情況猜想到:物體的重力勢能可能與物體的質量、下落高度和運動路徑有關.于是設計了如圖所示的實驗:用大小、形狀相同的A、B、C、D四個鉛球,其中A、C、D三球的質量為m,B球質量為2m,讓A、B兩球從距沙表面高H靜止下落,C球從距沙表面高2H靜止下落,D球從距沙表面高2H的光滑彎曲管道上端靜止滑入,最后從管道下端豎直地落下(球在光滑管道中運動的能量損失不計).實驗測得A、B兩球陷入沙深度分別為h1和h2,C、D兩球陷入沙深度均為h3,且h1<h2<h3
(1)本實驗中,鉛球的重力勢能大小是通過鉛球陷入沙坑中的深度來反映的.
(2)比較A、B兩球,發(fā)現(xiàn)B球陷入沙深度更大,由此可得出結論:當下落高度一定時,質量越大的物體具有的重力勢能越大.
(3)比較A、C兩球,發(fā)現(xiàn)C球陷入沙中深度更大,由此可得出結論:當物體質量相同時,下落的高度越高,物體的重力勢能越大.
(4)比較C、D兩球,發(fā)現(xiàn)兩球運動的路徑不同,但陷入沙深度相同,由此可得出結論:物體的重力勢能與物體運動的路徑無關(選填:“有關”或“無關”).
(5)小球在下列過程陷入沙面前,將重力勢能轉化為動能,陷入沙中后到小球靜止過程中,將機械能轉化為內(nèi)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7.如圖所示電路,電源電壓U和小燈泡L電阻不變,R1、R2是定值電阻,當開關S閉合,S1、S2斷開時,電壓表示數(shù)為3V,電流表的示數(shù)為0.1A;當開關S、S2閉合,S1斷開時,電流表的示數(shù)為0.6A;電阻R2的電功率是3.6W.請求:
(1)電阻R1的電阻值為30Ω,電源電壓6V.
(2)當開關S、S1閉合,S2斷開時,電流10s內(nèi)通過電阻R1所產(chǎn)生的熱量.
(3)當開關S、S1、S2都閉合,小燈泡L正常發(fā)光,小燈泡L的額定電功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4.物體在30牛的水平拉力作用下沿拉力方向做勻速直線運動,5秒內(nèi)前進了10米.求此過程中拉力做的功W和功率P.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1.一段1m長的電阻絲,下列做法能使它的電阻增大的是( 。
A.對折B.長度拉伸為原來的2倍
C.剪掉一半D.外表涂上絕緣材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如圖甲所示,小汽車靠超聲波發(fā)現(xiàn)障礙物,其采用的方法叫做回聲定位;如圖乙所示,在需要安靜環(huán)境的醫(yī)院、學校附近,常常有禁止鳴笛的標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8.在一底面積為4m2的圓柱形深井底部,有一體積為2m3,密度為10×103kg/m3的貴重物體,現(xiàn)用如圖所示的裝置將去打撈上來,若牽引車以0.6m/s的速度勻速向右行駛,通過滑輪組將物體由井底開始往上拉,30s后井底受到的水的壓強恰好變化了2.5×103Pa,(忽略動滑輪和繩子的重力及滑輪與繩子之間的摩擦,g取10N/kg)求:
(1)物體的重力;
(2)物體浸沒在水中時受到的浮力;
(3)牽引車行駛了30s后,物體被提升的高度;
(4)物體露出水面前,物體受到繩子拉力的功率;
(5)牽引車行駛了30s時,牽引車對繩子的拉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5.關于人類對世界的探索和認識,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電子組成,原子核不可再分
B.對分子運動的研究只能借助光學顯微鏡
C.伽利略利用自制的望遠鏡進行了大量的天文觀測,支持了哥白尼的“日心說”
D.構成宇宙的星系有的是運動的,有的是靜止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6.關于電動機和發(fā)電機的說法正確的是( 。
A.電動機是根據(jù)電磁感應現(xiàn)象制成的,是將電能轉化為機械能的裝置
B.發(fā)電機是根據(jù)電流的磁效應制成的,是將機械能轉化為電能的裝置
C.電動機的轉動方向只與磁場方向有關,與其它因素無關
D.發(fā)電機產(chǎn)生的感應電流的方向跟線圈轉動方向有關,跟磁場方向也有關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