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在比較材料的隔聲性能活動中
(1)小明和小強在家中開展探究,他們準備用人剛聽不到聲音時人與聲源的距離來進行比較,選用了手機鈴聲作為聲源,實驗時他們將手機放在鞋盒內(nèi),鞋盒上覆蓋隔聲材料,并將鈴聲響度調(diào)。ㄟx填“調(diào)大”、“調(diào)小”),因為手機鈴聲響度越大(選填“大”、“小”),人要聽不到聲音時與聲源的距離將越大(選填“大”、“小”),實驗在家中難以進行.
(2)小明從家中找出下列一些材料開始探究:一張報紙、一件羽絨服、一個薄塑料袋、一些包裝家電的泡沫板,選擇這些材料存在一個明顯問題,不能科學的說明材料的隔聲性能.請指出這個明顯的問題:不同材料的厚度不同.
(3)對材料進行科學調(diào)整后,他們通過探究得到如下實驗數(shù)據(jù);
材料報紙羽絨服塑料袋泡沫板
聽不到聲音時人與聲源的距離/m8475
根據(jù)實驗數(shù)據(jù)可知,這些材料隔聲性能最好的是羽絨服.

分析 (1)聲音的響度越大,聽不到聲音的距離越大,受空間的限制,實驗時聲源發(fā)出聲音的響度應小一些;在探究不同物質(zhì)隔音性能時,應保持聲源發(fā)出聲音的響度相同.
(2)實驗應采用控制變量法,要保證各種不同的隔音材料的厚度相同.
(3)在聲音的響度相同的情況下,停=聽不到聲音的距離越小,說明材料的隔音性能越好,分析表中實驗數(shù)據(jù),然后答題.

解答 解:(1)選用手機鈴聲作為聲源,實驗過程中他們應將手機鈴聲響度調(diào)小,因為手機鈴聲響度越大,人要聽不到聲音時與聲源的距離將越大,實驗在家中難以進行.
(2)實驗時要保證各種不同的隔音材料的厚度相同,由題意可知,小明沒有控制隔音材料的厚度相同,這是錯誤的.
(3)由表中實驗數(shù)據(jù)可知,用羽絨服做隔音材料時,聽不到聲音的距離最小,因此,羽絨服的隔音性能最好.
故答案為:(1)調(diào)小;大;大;(2)不同材料的厚度不同;(3)羽絨服.

點評 本題考查了探究材料的隔音性能實驗,實驗應用看控制變量法,應用控制變量法分析實驗步驟i實驗數(shù)據(jù)即可正確解題.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4.下列關(guān)于電荷的說法正確的是( 。
A.物體對外不顯電性,是因為沒有正、負電荷
B.兩個物體相互吸引,一定是帶有異種電荷
C.絕緣體里面的電荷不能移動
D.自由電子定向移動的方向與電流的方向相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5.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哨子發(fā)聲是靠空氣振動,空氣柱越長,振動頻率越低,發(fā)出的聲音音調(diào)越低
B.有經(jīng)驗的人挑選瓷碗敲一敲,主要是通過敲擊時發(fā)出聲音的音色來判斷的
C.用硬紙劃過木梳,劃過的速度越快,發(fā)出的聲音音調(diào)越高
D.用筷子敲擊幾個裝有不同水量的相同的瓶子,裝水少的發(fā)出聲音音調(diào)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2.今年的“五一”假期,小麗同學和她的媽媽一起乘觀光車在長沙橘子洲頭游玩,如果以觀光車為參照物,小麗同學是靜止的,如果以路旁的樹木為參照物,小麗同學是運動的.(兩空選填“運動”或“靜止”),這說明了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9.在某次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實驗中,所使用的凸透鏡焦距是15cm.

(1)實驗前要調(diào)整燭焰的焰心、透鏡的光心、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目的是使像能呈在光屏的中心.
(2)圖甲是在實驗調(diào)節(jié)過程中出現(xiàn)的情形,要使像能夠成在光屏的中央,可將凸透鏡向下(選填“上”或“下”)調(diào)整.
(3)如圖乙所示,當把凸透鏡固定在50cm刻度線位置,蠟燭固定在15cm刻度線位置時,光屏應在Ⅱ(選填“Ⅰ”、“Ⅱ”或“Ⅲ”)區(qū)域內(nèi)左右移動,才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縮。ㄟx填“放大”或“縮小”)倒立的實像,照相機(選填“照相機”或“投影儀”)是根據(jù)這一原理制成的.
(4)如果保持光屏的位置不變,把蠟燭向左移動一小段距離時,要想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應該在凸透鏡和蠟燭之間放置一個焦距適當?shù)陌纪哥R(選填“凸透鏡”或“凹透鏡”)才能實現(xiàn).近視(選填“近視”或“遠視”)眼就是利用這種透鏡矯正的.
(5)小明在實驗中將蠟燭從略大于一倍焦距處逐漸遠離凸透鏡,物距u隨時間t的變化圖象如圖丙所示,則像距v與t的大致變化關(guān)系為丁圖中的(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19.小華學了有關(guān)聲音的知識后,對材料的隔音性能很感興趣,于是他設(shè)計了如下實驗進行探究.實驗步驟如下:
a.先搜集各種材料,如衣服、報紙、平裝書、塑料袋、襪子;
b.把鐘放到一個盒子里,將衣服蓋在鐘上方,然后逐漸遠離盒子直到聽不到嘀嗒聲,記下此時人離盒子的距離;
c.依次分別將各種材料蓋在鐘上方重復以上實驗,得到如表的數(shù)據(jù).
材  料衣  服報  紙平裝書塑料袋 襪  子
聽不見鐘聲的實際距離/m2.12.83.75.21.2
請你回答問題.
(1)小華設(shè)計的實驗利用了離聲源越遠,聽到的聲音響度越。ù/。┑脑恚
(2)根據(jù)實驗數(shù)據(jù),待測材料隔音性能最好的材料是襪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6.如圖所示,定值電阻R0與滑動變阻器R串聯(lián),在滑動變阻器的滑片P移動過程中,電壓表讀數(shù)與變阻器連入電路部分阻值之間的關(guān)系可能符合下列圖中的(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3.我國對納米技術(shù)的研究已經(jīng)躋身世界前列,長度為1.76×109nm的物體可能是( 。
A.一個籃球場的長度B.物理課本的長度
C.一座山的高度D.一個人的高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4.如圖所示是“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的情景:蠟燭A、B豎立于玻璃板兩側(cè)的直尺上,以A蠟燭為成像物體.

(1)選擇兩只相同大小的蠟燭的目的便于比較像物的大小關(guān)系.
(2)為什么用茶色玻璃板而不用鏡子做實驗?便于確定像的位置.
(3)當觀察到蠟燭B與蠟燭A的像完全重合現(xiàn)象時,記錄下了物、像的位置,接下來的操作B(請?zhí)钸x項“A.整理實驗器材”或“B.改變蠟燭位置多次實驗”).
(4)將蠟燭逐漸遠離玻璃板時,它的像不變。ㄌ睢白兇蟆薄ⅰ白冃 被颉安蛔儭保
(5)放在“燭焰”上的手不會(選填“會”或“不會”)被燙傷.
(6)如圖所示看到玻璃板成兩個像,是由于玻璃板的兩個表面都發(fā)生了光的反射現(xiàn)象而成像,玻璃板左側(cè)面所成的像是A2(選填“A1”或“A2”)
(7)按如圖的測量物距的方法,小明認真測量并記錄了一些數(shù)據(jù),你認為他的測量錯誤之處是像距測量錯誤,忽略了玻璃板的厚度.
(8)根據(jù)表中的數(shù)據(jù)推算玻璃板的厚度為0.5cm.
物距U(cm) 5.0 6.0 7.08.0 
 像距V(cm) 4.5 5.56.5 7.5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