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圖所示,蠟燭從距凸透鏡40厘米的A點出發(fā),沿主軸經(jīng)B、C到達D點,當(dāng)它移動到B點時,所成的像正好與燭焰等大,已知AB=BC=CD=10厘米,則


  1. A.
    在蠟燭移動過程中,所成的像越來越大
  2. B.
    蠟燭移動過程中,所成的像都是倒立的
  3. C.
    蠟燭從C移動到D的過程中所成的像是虛像
  4. D.
    蠟燭移動過程中所成的像有實像也有虛像
D
分析:根據(jù)移動到B點時,所成的像正好與燭焰等大,由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可知,再根據(jù)B點正好是2倍焦距處,結(jié)合題干中的“已知AB=BC=CD=10厘米”可知其焦距大小,然后凸透鏡成像的三種情況進行判斷,對各個選項逐一分析即可.
解答:由“蠟燭移動到B點時,所成的像正好與燭焰等大”可知B點正好是2倍焦距處;
因為已知AB=BC=CD=10厘米,所以此透鏡的焦距f=15cm,則
A、蠟燭從距凸透鏡40厘米的A點出發(fā),在移動過程中,先是所成的像越來越大,當(dāng)?shù)竭_焦點處時不成像,故本選項錯誤;
B、當(dāng)蠟燭移到D點時,此時u<f,成正立放大的虛像,故本選項錯誤;
C、因為C點在焦距以外,D點在焦距以內(nèi),所以由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可知,蠟燭從C移動到D的過程中所成的像有實像,也有虛像,故本選項錯誤;
D、由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可知,蠟燭移動過程中所成的像有實像也有虛像,故本選項正確.
故選AD.
點評:此題主要考查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題目蠟燭移動到B點時,所成的像正好與燭焰等大,這個信息是解決此題的突破口.
練習(xí)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xí)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2012?丹東模擬)小明在做如圖所示的“凸透鏡成像”實驗時
(1)使在光具座上的蠟燭的燭焰、凸透鏡和光屏三者的   中心大致在
同一高度
同一高度

(2)小明在探究物距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間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時,做了三次實驗.與只做一次或二次實驗相比較,做三次實驗的好處是
使實驗結(jié)論具有普遍性
使實驗結(jié)論具有普遍性

(3)在光屏中央得到燭焰的像后,若將另一同學(xué)小鵬的眼鏡片放在凸透鏡前(如圖所示),光屏上的像變模糊了,只向右移動光屏,像又清晰了,由此可判定該鏡片是
透鏡,另一同學(xué)小鵬是
遠視
遠視
眼(填“近視”或“遠視”).
(4)實驗過程中,由于蠟燭燃燒變短,使?fàn)T焰的像成在了光屏中心的上方,要使像重新成在光屏的中心,如果只調(diào)凸透鏡,應(yīng)將凸透鏡向
調(diào).
(5)將蠟燭放在凸透鏡二倍焦距以外的某點a時,移動光屏找到像,則光屏上的像是倒立、
縮小
縮小
的.將蠟燭從a點沿光具座移動一倍焦距與二倍焦距之間的某點b的過程中,所成的像是下面四個選項中的
C
C
(至少有一個選項正確,將正確選項的字母填在橫線上).
A.先是縮小的后是放大的    B.始終是縮小的
C.逐漸變大        D.先逐漸變小后逐漸變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2-2013學(xué)年山西省農(nóng)業(yè)大學(xué)附屬中學(xué)八年級第三次月考物理試卷(帶解析) 題型:實驗題

小王用凸透鏡、蠟燭、光屏和光具座等器材,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實驗桌上現(xiàn)有凸透鏡的焦距為10cm.光具座上標(biāo)尺的刻度范圍如圖。

小王在上圖的光具座上,不斷改變蠟燭與透鏡間的距離,并移動光屏進行實驗,所獲得的實驗數(shù)據(jù)如右表所示。分析實驗數(shù)據(jù)可知:

實驗次序
物體到凸透鏡的距離u/cm
光屏上像到凸稼鏡的距離v/cm
光屏上像的大小
1
60
12
縮小
2
30
15
縮小
3
20
20
等大
4
15
30
放大
5
12
60
放大
(1)從實驗次序2、3、4可以看出,當(dāng)成實像時,物體到凸透鏡的距離越短,光屏上像的大小就越           
(2)同一凸透鏡,成實像時,像距v隨物距u的增大而          
(3)你認為小王同學(xué)的記錄過程是否全面?請?zhí)岢瞿愕囊环N看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xí)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