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如圖所示,將平面鏡和鉛筆豎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鉛筆水平向右移動時,它的像將變小
B. 平面鏡豎直向上移動時,鉛筆的像也將向上移動
C. 若改用一塊較小的平面鏡,鉛筆的像將變小
D. 若鉛筆按圖示箭頭方向轉過45°,鉛筆將與它的像垂直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在測量“小車的平均速度”實驗中,某同學設計了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小車由斜面的頂端由靜止下滑,圖中的圓圈內是小車到達A、B、C三點時電子表的顯示(數字分別表示時、分、秒),則:AC的平均速度vAC= m/s,AB段的平均速度vAB= BC段的平均速度VBC(選填“大于”、“等于”、“小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一箱汽油用掉一半后,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 質量變?yōu)樵瓉淼囊话?/span> B. 比熱容變?yōu)樵瓉淼囊话?/span>
C. 熱值變?yōu)樵瓉淼囊话?/span> D. 密度不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釣魚島自古以來就是中國固有領土,早在1373年我國漁民就已經發(fā)現了釣魚島,如圖所示是我國一艘裝備精良的現代化綜合公務船正在釣魚島附近巡航.
(海水密度取1.02×103kg/m3,g取10N/kg)
(1)若該船的聲吶探頭距海面深度為10m,則該聲吶探頭受到海水的壓強是多少?
(2)該船滿載時排開海水體積為3000m3,此時船受到的浮力和重力各是多少?
(3)該公務船以36km/h的速度勻速航行5h,若航行時受到阻力為船重的0.05倍,則這一過程中動力所做的功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是小宇“探究滑動摩擦力大小與什么因素有關”的實驗操作過程,鐵塊和木塊的大小、形狀完全相同,木塊表面比鐵塊表面粗糙.
(1)實驗中,小宇用彈簧測力計沿水平方向勻速直線拉動物塊,根據 ,可知滑動摩擦力大小等于彈簧測力計對物塊的拉力.
(2)比較甲、乙兩圖,可以得出的結論是
(3)乙、丙兩圖中鐵塊和木塊疊放在一起的目的是 相同,比較乙、丙兩圖可得滑動摩擦力大小還與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有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為“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的實驗裝置圖,現有茶色玻璃板和透明玻璃板,實驗時應選擇____來代替平面鏡。實驗時,選擇兩支相同的蠟燭,是為了比較像與物體的______;測量兩只蠟燭到玻璃板的距離,是為了比較像與物體到鏡面的距離是否___。在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的實驗中要想取得較好的實驗效果,最好選擇在____(選填“較亮”或“較暗”)的環(huán)境中進行;實驗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鏡主要是便于___;實驗時將點燃的蠟燭A向玻璃板靠近,觀察到蠟燭的像將_____(選填“變大”“不變”或“變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小明游泳時發(fā)現,人在水中越往深處走就越覺得所受的浮力越大,由此他猜想:“浮力的大小可能與物體浸入水中的深度有關或者與物體排開水的體積有關”,于是他找來一個金屬圓柱體、彈簧測力計、燒杯和水等器材進行了如圖所示的探究.
(1)分析圖中彈簧測力計示數的變化可知,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越大,所受的浮力就 (選填“越大”或“越小”).
(2)小明繪制了彈簧測力計對金屬圓柱體的拉力和金屬圓柱體所受浮力隨浸入液體深度變化的曲線,如圖所示.
分析圖象可知:描述的是金屬圓柱體所受浮力的變化情況的圖象是 (選填“a”或“b”);該金屬圓柱體所受的重力為 N,當金屬塊完全浸沒水中后所受的浮力是 N,金屬塊浸沒水中后所受浮力大小與金屬塊所處的深度 (選填“有”或“無”)關.
(3)在上述實驗的基礎上,請你再增加一個實驗步驟,用來研究浮力大小與液體密度的關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在探究“影響液體內部壓強大小的因素”實驗中:
⑴如圖甲,用手按壓強計的橡皮模,U型管內水面出現高度差;將橡皮膜放入酒精中,U型管內水面也出現高度差,這說明_____________;這種研究問題的方法是____法;
⑵若在使用壓強計前,發(fā)現U型管內水面已有高度差,通過_____方法可以進行調節(jié)。
①從U型管內向外倒出適量水;②拆除軟管重新安裝;③向U型管內加適量水;⑶比較乙、丙實驗可知,液體內部壓強與液體的_________有關;比較丙、丁實驗可知,液體內部壓強與液體的________有關。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