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初中物理 > 題目詳情
3.如圖所示,一個質量為600g,面積100cm2,高為15cm的圓柱體容器(容器壁的厚度忽略不計)放在水平桌面的中央,容器中裝有1000cm3水,將一個重4N,高為10cm的實心長方體A掛在彈簧測力計上,然后豎直浸入水中,當物體A剛好浸沒在水中時,彈簧測力計的讀數為3N,(g取10N/kg)
(1)求物體A受到的浮力;
(2)求物體A的密度;
(3)當物體A剛好浸沒在水中時,容器對水平桌面的壓強;
(4)把剛好浸沒在水中的物體A豎直往上緩慢提升4.5cm后,使物體A保持靜止,則此時彈簧測力計的讀數為多少N?

分析 (1)已知物體的重力和完全浸沒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根據稱重法求出物體A受到的浮力;
(2)根據阿基米德原理求出物體完全浸沒時排開水的體積即為物體的體積,根據ρ=$\frac{m}{V}$=$\frac{G}{Vg}$求出物體A的密度;
(3)已知水的體積和物體A排開水的體積以及容器的底面積可求容器內水的深度,據此判斷物體A完全浸沒時水不溢出;根據公式m=ρV可求水的質量,進一步求出水的重力和容器的重力,根據力的平衡可知桌面受到的壓力等于容器的重力加上水的重力再加上物體對水向下的壓力,這個壓力等于物體所受的浮力,最后根據公式p=$\frac{F}{S}$求出容器對桌面的壓強.
(4)先根據題意求出物體A浸入水中的長度,要注意考慮物體上升時液面下降的距離,長方體的底面積不變時體積與高度成正比求出排開水的體積,根據阿基米德原理求出物體A受到的浮力,再根據稱重法求出此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

解答 解:(1)物體A受到的浮力:
F=G-F′=4N-3N=1N;
(2)由于物體完全浸沒,則根據
物體的體積:
V=V=$\frac{{F}_{浮}}{{ρ}_{水}g}$=$\frac{1N}{1.0×1{0}^{3}kg/{m}^{3}×10N/kg}$=1×10-4m3=100cm3,
方法2:由ρ=$\frac{m}{V}$和G=mg得:
物體A的密度:
ρ=$\frac{G}{g{V}_{\;}}$=$\frac{4N}{10N/kg×1×1{0}^{-4}{m}^{3}}$=4×103kg/m3;
(3)未放物體時,容器內水的深度:
h1=$\frac{{V}_{水}}{S}$=$\frac{1000c{m}^{3}}{100c{m}^{2}}$=10cm,
物體A浸沒時,水上升的高度:
h2=$\frac{{V}_{排}}{S}$=$\frac{100c{m}^{3}}{100c{m}^{2}}$=1cm,
此時容器內水的深度:
h=h1+h2=10cm+1cm=11cm<15cm,故水未溢出;
容器的重力:G=mg=0.6kg×10N/kg=6N,
容器內水的重力:
G=mg=ρVg=1.0×103kg/m3×1000×10-6m3×10N/kg=10N,
以容器、水以及物體作為整體研究,受力平衡,
所以物塊浸沒水中后,則桌面受到的壓力大小為F=F+G容器+G=1N+6N+10N=17N,
容器對桌面的壓強:
p=$\frac{{F}_{總}}{S}$=$\frac{17N}{100×1{0}^{-4}{m}^{2}}$=1700Pa.
(4)物體A的底面積:
S=$\frac{{V}_{\;}}{{h}_{物}}$=$\frac{100c{m}^{3}}{10c{m}^{\;}}$=10cm2,
物體A豎直往上緩慢提升h′=4.5cm后,造成液面下降的高度:
h下降=$\frac{{S}_{物}h′}{S}$=$\frac{10c{m}^{2}×4.5cm}{100c{m}^{2}-10c{m}^{2}}$=0.5cm,
此時物體A浸入水中的長度:
L=h-h′-h下降=10cm-4.5cm-0.5cm=5cm,
排開水的體積:
V′=SL=10cm2×5cm=50cm3=5×10-5m3,
此時物體A受到的浮力:
F′=ρgV′=1.0×103kg/m3×10N/kg×5×10-5m3=0.5N,
此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
F=G-F′=3N-0.5N=2.5N.
答:(1)物體A受到的浮力為1N;
(2)物體A的密度為4×103kg/m3;
(3)當物體A剛好浸沒在水中時,容器對水平桌面的壓強為1700Pa;
(4)把剛好浸沒在水中的物體A豎直往上緩慢提升4.5cm后,使物體A保持靜止,此時彈簧測力計的讀數為2.5N.

點評 本題考查了稱重法求浮力、阿基米德原理、密度公式、重力公式、壓強公式和體積公式的靈活運用,關鍵是會對物體A完全浸沒時對水和容器及物體整體進行受力分析得出容器對水平桌面的壓力,計算過程還要注意單位的換算.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6.意大利科學家托里拆利首先通過實驗測定了大氣壓強的數值.如圖所示的實驗中,測得的大氣壓強等于74cm高的水銀柱所產生的壓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7.為制作彈簧測力計,某物理實驗小組對彈簧的伸長與拉力的關系作了探究.下表是他們利用甲、乙兩根不同的彈簧做實驗時所記錄的數據.
表一:
甲彈簧受到的拉力F1/N0123456
甲彈簧的長度l1/cm6.09.012.015.018.021.024.0
表二:
乙彈簧受到的拉力F2/N0123456
乙彈簧的長度l2/cm6.07.59.010.512.013.515.0
(1)分析表一和表二數據可知:
①在一定條件下,彈簧伸長的長度與它所受的拉力成正比.
②在拉力相同的情況下,甲彈簧伸長的長度比乙彈簧大(選填“大”或“小”).
(2)如圖所示的A、B兩彈簧測力計分別使用了甲、乙兩彈簧,它們的外殼相同,刻度線分布情況相同.則量程較大的是B測力計,精度較高的是A測力計(均選填:“A”或“B”).
(3)實驗室中一彈簧測力計因彈簧斷裂而損壞,某同學看到彈簧的斷裂處在彈簧的一端,于是他就去掉了斷裂的一小段彈簧,將剩下的較長的一段彈簧重新安裝好,并校準了零刻線.那么,用這個修復的彈簧測力計進行測量時B.
A.測量值比原來測量值大
B.測量值比原來測量值小
C.由于彈簧取自原彈簧,且注意校準了零刻線,因此,用測量值與原來測量值一致
D.以上三種情況都有可能出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1.小宇騎車時發(fā)現,不踩踏腳板,車也能滑行一段距離,他在不同的路面上多次嘗試后猜想:車滑行的距離可能與路面的粗糙程度和速度有關.為探究其中的奧秘,他在水平桌面上搭成一斜面,用小球做實驗,并用毛巾、棉布、木板等改變水平桌面的粗糙程度.

(1)為了探究小球在水平面上的滑行距離與速度的關系,小宇應先后三次將小球從斜面的不同(同一/不同)高度處釋放,比較小球在同一(同一/不同)粗糙面上滑行的路程.
(2)為探究小球滑行距離與水平面粗糙程度的關系.小宇先后三次將小球從斜面上的同一高度處釋放,三次實驗結果如圖甲所示,由此得到結論:當速度相同時,水平面越粗糙,小球滑行距離越短.小宇認為,通過進一步推理可以得出結論:運動的物體如果不受阻力作用,將做勻速直線運動.
(3)在上述(2)的三次實驗中,若小球克服毛巾的摩擦力做的功為W1,小球克服木板的摩擦力做的功為W2,則W1=W2(選填“>”、“<”或“=”).
(4)為了模擬研究汽車超速帶來的安全隱患,李斌同學設計了如圖乙所示的探究實驗:將A、B兩個小球先后從同一裝置,高分別為hA、hB的位置滾下(mA<mB,hA>hB),推動小木塊運動一段距離后靜止.同組的小紅認為他這樣設計實驗得出的結論有問題,理由是:沒有控制兩個小球的質量相等.在如圖乙所示的甲、乙兩次實驗中,木塊移動過程中受到的摩擦力分別為f、f,則f=f(選填“>”、“<”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8.一個人站在行駛的汽車上與汽車一起做勻速直線運則人不受(選填“受”或“不受”)摩擦力的作用.當汽車在做減速運動時,則人受(選填“受”或“不受”) 摩擦力的作用.若受摩擦力,則摩擦力的方向是向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8.日食和月食可以用光的直線傳播來解釋;“九寨溝”的鏡海中有著“魚在天上飛,鳥在水中游”的美景奇觀,這“魚”是由于光的折射現象形成的;“鳥”是由于光的反射現象形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5.為求出一塊5m3巨石的質量,一位同學做了如下實驗;從巨石上取下一小塊稱其質量為130g,并將其投入量筒中,測出體積為50cm3,請根據以上實驗數據,計算巨石的質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2.在探究“阻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時,讓同一小車從同一斜面的頂端下滑到底端,使小車以相同的速度分別在棉布表面和木板表面上運動,小車滑行的距離如圖所示:

(1)當小車從斜面頂端下滑到底端過程中,小車的重力勢能轉化為動能和內能.
(2)當小車在水平木板表面上運動時,受到的一對平衡力是C.(填選項前的字母)A.小車受到向前的慣性力和木板對小車的阻力
B.小車受到的重力和小車對木板的壓力
C.小車受到的重力和木板對小車的支持力
(3)實驗中可以看出,去掉木板上的棉布后,運動的小車所受的摩擦力減小,向前滑行的距離變大.小車所受摩擦力減小的原因是接觸面粗糙程度變。
(4)在大量類似實驗基礎上,牛頓等科學家經過進一步推理而概括出了著名的牛頓第一定律.它是人們公認的物理學基本定律之一,在實際生活中有著廣泛的應用.
一架在空中水平向右勻速直線飛行的飛機上,自由落下了一顆炸彈.下列給出了幾種炸彈落地前與飛機位置關系的情形,如圖所示.請你認真分析后作出正確的選擇:
①不計空氣對炸彈的阻力,炸彈與飛機的位置關系為乙圖.
②實際上,由于空氣阻力的存在,炸彈與飛機的位置關系為甲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3.親愛的同學們,經過兩個多月的物理課的學習,你一定體會到:學習物理學,既離不開觀察與實驗,也離不開理性思考,在學習過程中,我們不僅要知道物理概念的來源,經歷物理的探究過程,還要學習用科學的方法進行探究.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