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在“探究液體壓強與哪些因素有關”的實驗中,小芳猜想:液體的壓強可能與液體的密度、深度等因素有關.
(1)要研究液體的壓強與某個因素的關系,需要先控制其他幾個因素不變,這種實驗探究方法稱作控制變量法.
(2)如圖是小芳同學設計的用壓強計探究影響液體壓強因素的三個實驗裝置:
①甲、乙兩圖是探究液體壓強與深度的關系,結論是:密度相同時,深度越深液體壓強越大
②要探究液體深度相同時,液體的壓強與液體的密度度是否有關,應選乙丙來進行研究.
(3)請應用壓強知識解釋為什么攔河大壩要修建成下寬上窄的模樣?

分析 (1)影響液體的壓強的因素有多個,要研究液體的壓強與某個因素的關系,需要先控制其他幾個因素不變,這種方法是控制變量法.
(2)探究液體壓強跟密度的關系時,保持液體的深度、方向相同,改變密度;探究液體壓強跟深度關系時,保持液體的密度、方向相同;改變深度;
(3)液體壓強隨著深度的增加而增大,據(jù)此分析回答.

解答 解:(1)影響液體的壓強的因素有多個,要研究液體的壓強與某個因素的關系,需要先控制其他幾個因素不變,這種方法是控制變量法.
(2)①由甲、乙兩圖可知,液體密度相同,橡皮膜的方向相同,改變深度,探究液體壓強與深度的關系,結論是:密度相同時,深度越深液體壓強越大;
②要探究液體深度相同時,液體的壓強與液體的密度是否有關,保持液體的深度相同,橡皮膜的方向相同,改變液體的密度,由實驗可知乙丙合適.
(3)由于液體的壓強隨深度的增加而增大,河水的深度越深壓強越大,為了大壩的堅固,下面必須修的寬一些.
故答案為:(1)控制變量;(2)①深度;密度相同時,深度越深液體壓強越大;②乙丙;(3)由于液體的壓強隨深度的增加而增大,河水的深度越深壓強越大,為了大壩的堅固,下面必須修的寬一些.

點評 探究液體壓強時,首先進行猜測,然后利用控制變量法和轉換法來探究液體壓強跟液體的深度、密度、方向的關系.學生要學會利用實驗現(xiàn)象總結實驗結論.這是考查學生的實驗現(xiàn)象和數(shù)據(jù)處理能力.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5.忠路初中趣味運動會中,60m接力賽第一棒劉老師跑了8s.
(1)求劉老師的速度?
(2)按這個速度劉老師跑100m要多長時間?
(3)細心的同學計算出長跑冠軍牟老師60m跑的速度是9m/s,求按這個速度牟老師跑20min的路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6.炎熱的夏季,人們往往喜歡喝冰鎮(zhèn)啤酒.將瓶裝啤酒放入冰箱,有時卻忘記及時取出.當取出時發(fā)現(xiàn)玻璃瓶已被凍裂,這是因為啤酒在凝固的過程中,啤酒的質量不變.密度變小,體積變大造成的.電冰箱冷凍室內壓縮機和冷藏室燈泡連接方式是并聯(liá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3.(1)如圖1壺中噴出的水蒸氣遇冷液化成小水珠.
(2)由圖2可知,重力的方向是豎直向下的.
(3)圖3中乙是發(fā)電機的原理圖;甲是電動機的原理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0.如圖一次家庭探究活動中,小明把一個正在發(fā)光的燈泡放到U形磁體中間,驚訝的發(fā)現(xiàn)了燈絲在晃動.關于這種現(xiàn)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C 
A.燈絲晃動是一種電磁感應現(xiàn)象    B.燈絲晃動是內能轉化成了機械能
C.燈絲晃動是磁場對電流的作用    D.無法確定
選擇理由:燈絲中有電流,磁場對電流有力的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20.微波爐是現(xiàn)代家庭中的烹飪工具,接通電源后微波爐內的磁控管能產(chǎn)生頻率很高波長很短的電磁波,故稱為微波.微波有以下重要特性:(1)微波的傳遞速度等于光速,微波遇到金屬物體,會像光遇到鏡子一樣地發(fā)生反射.(2)微波遇到絕緣材料,如玻璃、塑料等,會像光透過玻璃一樣順利通過.(3)微波遇到含水的食品,能夠被吸收,引起食物內部分子發(fā)生劇烈的振動,達到加熱食物的目的.(4)過量的微波照射對人體有害.
(1)微波爐是使用微波來加熱食物的.
(2)微波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為3×108m/s.
(3)若一束微波與金屬板成30°角射向金屬扳,反射時反射角為60°.
(4)為防止微波泄漏對人體造成傷害,往玻璃爐門內側應裝有金屬物體.
(5)小明家使用的微波爐功率為1000W,小明用該微波爐加熱質量為300g、溫度為20℃的水至沸騰,用時2min,這段時間內微波爐的效率是多少?[C=4.2×103J/(kg•℃),盛水容器吸熱不計,氣壓為一個標準大氣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7.某小組研究“杠桿的平衡條件”,器材:有刻度的杠桿、若干個相同的鉤碼、彈簧測力計等,O為杠桿的支點.
①實驗前,應先調節(jié)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這樣做的目的是便于測量力臂.調節(jié)時,如發(fā)現(xiàn)杠桿左端偏高,應將杠桿的平衡螺母向左移動(選填“右”或“左”).
②某實驗小組記錄兩組數(shù)據(jù)如下:
實驗序號動力F1/N動力臂L1/cm阻力F2/N阻力臂L2/cm
1220110
21824
根據(jù)分析,這組數(shù)據(jù)中,實驗序號為1的一組肯定有錯誤.檢查發(fā)現(xiàn)是測量動力臂時讀錯了,動力臂的實際值應為5cm
③如圖甲所示,彈簧測力計在C處由豎直向上逐漸向右傾斜拉動杠桿,仍使杠桿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則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將變大,其原因是阻力、阻力臂不變,彈簧測力計傾斜拉動杠桿時,動力臂變小,動力變大.
④某次實驗中,若采取如圖乙所示的方式懸掛鉤碼,杠桿也能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杠桿上每格等距),但老師卻往往提醒大家不要采用這種方式,這主要是以下哪種原因D 
A.一個人無法獨立操作   B.需要使用太多的鉤碼
C.力臂與杠桿不重合     D.力和力臂數(shù)目過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8.一個滑動變阻器標有“1.5A 50Ω”的字樣.當它與一個阻值為30Ω的電阻串聯(lián)接入電路時.整個電路總電阻的變化范圍為( 。
A.30~80ΩB.0~80ΩC.0~50ΩD.0~30Ω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