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同學用如圖17所示的實驗裝置探究阻力對小車運動的影響。他在水平桌面上分別鋪上毛巾、棉布、木板,讓小車從斜面上的同一位置由靜止滑下,在小車停下的位置分別做上標記。
(1)標記③是小車在 表面上停下的位置。
(2)分析可知:水平表面越光滑,小車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減小得越 。推理可知:運動小車如果不受阻力作用,它將以恒定不變的速度永遠運動下去。
(3)若讓同一小車從不同高度處滑下,則不僅可以探究小車的重力勢能與 的關系,還可以探究小車的動能與 的關系。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用微小壓強計“探究液體內部的壓強與哪些因素有關”實驗時,若用手按壓圖12(a)所示探頭上的橡皮膜,兩管中液面將 (選填“相平”或“不相平”)。 實驗中,
將它的探頭分別放入鹽水中的不同位置時,實驗現(xiàn)象如圖12(b)、(c)所示,結果表
明:同種液體深度越大,液體內部壓強越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水的比熱容較大這一特點在日常生活中有廣泛應的用。下列事例中不屬于應用這一特點的是
A.培育水稻秧苗時往稻田里灌水 B.炎熱的夏天,往室內地面上灑水降溫
C.用水來冷卻汽車發(fā)動機 D.冬天供暖時用水做循環(huán)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某同學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實驗裝置如圖11所示。實驗用凸透鏡的焦距為14cm,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線處,光屏和點燃的蠟燭位于凸透鏡兩側。如果蠟燭放在光具座上28cm刻度線處時,光屏上得到倒立、 的實像(選填“放大”、“縮小”或“等大”); (選填“照相機”、“幻燈機”或“放大鏡”)就是利用這個原理制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閱讀以下材料,回答問題:
我國古代對電的認識,是從雷電及摩擦起電現(xiàn)象開始的。早在3000多年以前的殷商時期,甲骨文中就有了“雷”、“電”的形聲字。西周初期,在青銅器上就已經(jīng)出現(xiàn)加雨字偏旁的“電”字!痘茨献·墜形訓》認為:“陰陽相搏為雷,激揚為電”,明代劉基說得更為明確:“雷者,天氣郁激而發(fā)也。陽氣困于陰,必迫,迫極而迸,迸而聲為雷,光為電”。
我國古人還通過仔細觀察,準確地記述了雷電對不同物質的作用。《南齊書》中有對雷擊的詳細記述:“雷震會稽山陰恒山保林寺,剎上四破,電火燒塔下佛面,而窗戶不異也”。
在我國,摩擦起電現(xiàn)象的記述頗豐。西晉張華記述了梳子、絲綢摩擦起電引起的放電發(fā)聲現(xiàn)象:“今人梳頭,脫著衣時,有隨梳、解結有光者,亦有咤聲”。
(1)“雷者,天氣郁激而發(fā)也。陽氣困于陰,必迫,迫極而迸,迸而聲為雷,光為電”,后來科學家經(jīng)過研究發(fā)現(xiàn)光是_____________。
(2)“陰陽相搏為雷,激揚為電”中的“陰”指負電荷,“陽”指正電荷,云層帶電是因為云層與空氣摩擦使______________發(fā)生轉移,這種現(xiàn)象叫摩擦起電。
(3)“電火燒塔下佛面”是因為佛面的金屬膜屬于______________,強大的放電電流通過佛面的金屬膜,使金屬膜___________;“而窗戶不異也”是因為窗戶為木制,木頭屬于絕緣體,所以仍保持原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小宇在學習了“從粒子到宇宙”的知識后有下列認識,其中正確的是
A.PM2.5引發(fā)霧霾說明分子在不停地運動
B.宇宙是一個有層次的天體結構系統(tǒng),地球是宇宙的中心
C.將兩個表面光滑的鉛塊相互緊壓后,它們會黏在一起,說明分子間有引力
D.電子的尺度比原子的尺度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交通法規(guī)定,乘坐汽車時,乘客必須系好安全帶.這是為了防止汽車突然減速,乘客由于____ ___,身體向前傾倒而造成傷害,假如正在行駛的汽車所受的力全部消失,汽車將會處于____ ___(填“靜止”“勻速運動”“加速運動”或“減速運動”)狀態(tài).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如圖16所示,物體A的長度是________cm。(2分)
如圖17所示,電能表的示數(shù)是 kW·h。(2分)
如圖18所示,迅速向下壓活塞,會使玻璃管內的空氣壓縮溫度急劇升高,玻璃管內的硝化棉出現(xiàn)燃燒現(xiàn)象,這個現(xiàn)象說明_________________可以使物體的內能增加。(2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