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如圖所示,將一根鐵絲用手快速反復彎折,鐵絲彎折處會發(fā)熱,彎折越快、時間越長,鐵絲彎折處分子運動越劇烈,溫度越高,這個實驗說明做功可以改變物體的內(nèi)能.

分析 (1)溫度越高,分子運動越劇烈;
(2)解決此題要知道做功可以改變物體的內(nèi)能,當對物體做功時,機械能轉化為內(nèi)能,當物體對外做功時,內(nèi)能轉化為機械能.

解答 解:反復折鐵絲時,人對鐵絲做功,機械能轉化為鐵絲的內(nèi)能,內(nèi)能增大,溫度升高,是通過做功的方式改變物體的內(nèi)能;由于溫度升高,所以此時的分子運動變的更為劇烈;
故答案為:劇烈;做功.

點評 解決此類問題要結合做功可以改變物體的內(nèi)能及分子熱運動的知識進行分析解答.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8.在研究“平面鏡成像特點”的實驗中,選取完全相同的蠟燭A和B,高為7cm.如圖所示,在豎直的玻璃板前10cm處放一支點燃的蠟燭A,燭焰高2cm.
(1)最好選用茶色玻璃板(選填“茶色”、“無色透明”)進行實驗.
(2)選取A、B兩支相同的蠟燭是為了比較像與物大小關系.
(3)在利用蠟燭B確定出蠟燭A成像的位置后,移去蠟燭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光屏上不能得到蠟燭A的像.則平面鏡所成的像是虛像.(選填“實”、“虛”)
(4)根據(jù)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可判斷,身高1.7m的人,站在鏡前5m處,他在鏡中所成的像到平面鏡的距離是5m;當他遠離平面鏡時,像的大小不變(選填“變大”、“變小”、“不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11.太陽能作為一種新能源,已被人類廣泛使用.例如太陽能路燈,其核心部件是光電板.某興趣小組提出了一個問題:影響光電板吸收太陽能的多少與哪些因素有關呢?他們對這個問題有如下猜想:
猜想1:影響光電板吸收太陽能的多少可能與光電板的光照時間有關;
猜想2:影響光電板吸收太陽能的多少可能與光電板的面積有關;
猜想3:影響光電板吸收太陽能的多少可能與光電板的顏色有關.
根據(jù)以上猜想,他們設計好實驗方案,進行了實驗探究,步驟如下:
A.先選用相同的三塊0.1m2的光電板,在其表面都涂上黑色,正對太陽光,照射時間分別為10min、20min、30min,光電板吸收的能量被儲存,讓他們對相同的LED燈供電,并記錄發(fā)光時間于表中;
B.再選用0.2m2、0.3m2兩塊光電板,在其表面都涂上黑色,正對太陽光,照射時間都為10min,光電板吸收的能量被儲存,讓它們對相同的LED燈供電,并記錄發(fā)光時間于下表中;
C.然后再選用相同的兩塊0.1m2的光電板,在其表面分別涂上綠色和白色,正對太陽光,照射時間都為10min,光電板吸收的能量被儲存,讓它們對相同的LED燈供電,并記錄發(fā)光時間于表中;
實驗數(shù)據(jù)記錄如表:
序號光電板的面積(m2  光照時間    (min)光電板表面  所涂顏色LED燈的發(fā)光時間(min)
10.110黑色30
20.120黑色60
30.130黑色90
40.210黑色60
50.310黑色90
60.110綠色20
70.110白色5
(1)由表中1、2、3(填表中的序號)三組數(shù)據(jù)對猜想1進行驗證,得出的結論是:光電板吸收太陽能的多少與光電板的光照時間有關.
(2)由表中1、4、5三組數(shù)據(jù)能對猜想2進行驗證,得出結論是:在光照時間相同、光電板的顏色相同時,光電板的面積越大,光電板吸收的太陽能越多.
(3)由表中數(shù)據(jù)分析可知:制作太陽能光電板用黑色最好.
(4)綜合分析可知,影響光電板吸收太陽能多少的因素有光照時間、光電板的面積、表面所涂顏色,你覺得還與哪些因素有關?(寫出一種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8.如圖所示的四個物態(tài)變化的實例中,屬于液化的是(  )
A.
草葉上的露珠
B.
冰凍的衣服直接變干
C.
草葉上形成的“霜”
D.
湖面上的冰化成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15.物體由于運動而具有的能,叫做動能.在“探究物體的動能與那些因素有關”的實驗中,小明提出如下猜想:
A.物體的動能可能與物體的質(zhì)量有關;
B.物體的動能可能與物體的速度有關.
設計以下探究實驗:讓質(zhì)量為m的小球從高為h的斜槽上滾下,在水平面上運動.運動的小球碰上水平面上靜止的木塊后,能將木塊撞出一段距離s.實驗過程如圖甲、乙、丙所示.圖中m1<m2、s1<s2、s1<s3、h1<h2,水平面上所用的木塊是同一木塊.
(1)通過觀察比較木塊被撞的距離就可以反映小球動能的大小,這里用到的物理學研究問題的方法是轉換法(選填“放大”、“控制變量法”或“轉換”)
(2)通過比較甲、乙,可初步驗證B (填猜想序號)是正確的;
(3)通過比較甲丙 兩次實驗,初步驗證猜想A是正確的.
(4)實驗表明:質(zhì)量相同的物體,運動的速度越大,它的動能越大;運動速度相同的物體,質(zhì)量越大,它的動能也越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5.小楊在“測量小燈泡額定功率”的實驗中,所用小燈泡的額定電壓為2.5V.
(1)用筆畫線代替導線,將圖甲的實物圖連接完整.
(2)閉合開關,移動滑動變阻器的滑片P,發(fā)現(xiàn)小燈泡始終不亮,電壓表有示數(shù)、電流表無示數(shù),則可能的原因是小燈泡斷路.
(3)排除故障后,閉合開關,發(fā)現(xiàn)此時電壓表的示數(shù)為2.2V,若要測量小燈泡的額定功率,應將滑動變阻器的滑片P向左(選填“左”或“右”)移動,直到電壓表的示數(shù)為2.5V,此時電流表示數(shù)如圖乙所示,其值為0.24A,則小燈泡的額定功率為0.6W.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2.如圖所示機械停表的計數(shù)是3min10s,合計190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9.如圖,電路中電源電壓U=6V,三個滑動變阻器R1、R2、R3完全相同.下表列出了電路的兩個狀態(tài)對應的變阻器滑片P1、P2、P3所處的位置.已知電路處于狀態(tài)“1”時,電流表的讀數(shù)為0.6A.求:
(1)R1的最大電阻值;
(2)狀態(tài)“2”時電壓表讀數(shù)為多少;
(3)狀態(tài)“2”時三個變阻器電功率的總和是多少.
狀態(tài)開關P1P2P3
1K、K1、K2均閉合最右端最右端最右端
2K閉合,K1、K2均斷開最左端正中間最右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0.如圖所示,一根均勻的細木棒OC,OA=$\frac{1}{4}$OC,B為OC的中點,在C點施力將掛在A點的重為180N的物體勻速提升0.2m,木棒的機械效率為90%,這里的木棒是一種簡單機械,稱為杠桿,提升該物體做的有用功是36J,木棒重為10N(不計摩擦).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