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如圖甲是某同學設計的測量平均速度的實驗,圖乙是某教師的改進實驗:將一小塊含鐵小重物(涂黑部分)密封在灌滿水的長直玻璃管內(nèi).當長直玻璃管豎直后,迅速移去玻璃管頂端的小磁鐵,小重物開始下落,分別測得小重物到達15cm、30cm、45cm處所用的時間,實驗數(shù)據(jù)如表:
距離/cm
時間/s
次數(shù)
153045
11.001.922.82
20.991.942.80
30.961.902.78
(1)要完成該實驗,需要用到的主要測量工具是刻度尺和刻度尺;
(2)分析表中數(shù)據(jù)(不考慮實驗誤差),從最高處下落到玻璃管底部的過程中小重物不是(選填“是”或“不是”)做勻速直線運動;
(3)為求小重物在第一次實驗時整個下落過程的平均速度,某同學采用了下列兩種計算方法:
方法1:v=$\frac{s}{t}$=$\frac{0.45m}{2.82s}$=…
方法2:v=$\frac{s}{t}$=[$\frac{0.15m}{1.00s}$+$\frac{(0.30-0.15)m}{(1.92-1.00)s}$+$\frac{(0.45-0.30)m}{(2.82-1.92)s}$]÷3=…
以上兩次計算方法正確的是方法1(選填“方法1”或“方法2”);
(4)在甲實驗中,為了測量鉛筆沿硬紙板下滑的平均速度,應使紙板較長且保持較小(選填“大”或“小”)的角度;
(5)與甲實驗相比,乙實驗具有能保證物體做直線運動、便于觀察實驗過程等優(yōu)點,但還有繼續(xù)改進之處,你的改進建議是加長玻璃管的長度(寫出一點即可).

分析 (1)測量平均速度的原理:v=$\frac{s}{t}$;實驗中需要用刻度尺測出物體運動的路程,用秒表測出運動的時間,根據(jù)速度公式v=$\frac{s}{t}$計算出速度;
(2)分析實驗數(shù)據(jù),看在相同的路程內(nèi)所用的時間,得出結(jié)論;
(3)計算平均速度,要用總路程除以總時間,不是速度的平均(加起來被3除);
(4)若要計時方便,應使所用的時間長些;
(5)乙實驗的物體是自由下落,下落時間短,不易測量,為了增加下落時間,可以增長玻璃管的長度.

解答 解:(1)測物體平均速度的實驗原理:v=$\frac{s}{t}$;實驗中所需的測量工具是刻度尺和秒表;
(2)由表中實驗數(shù)據(jù)可知,在相同的路程(15cm)內(nèi),所用的時間不相同,所以從最高處下落到玻璃管底部的過程中小重物不是做勻速直線運動;
(3)方法1計算平均速度是用總路程除以總時間正確;方法2是加起來被3除,那叫速度的平均,錯誤;
(4)實驗中使用的斜面的坡度小一些,滑下時所用的時間長一些,便于記錄時間;
(5)乙實驗的物體是自由下落,下落時間短,如果增長玻璃管的長度,可以增加下落時間,便于測量.
故答案為:(1)刻度尺;(2)不是;(3)方法1;(4);(5)加長玻璃管的長度.

點評 本題為測量物體平均速度、探究物體運動情況的實驗題,其中,計算平均速度,要用總路程除以總時間,而不是速度的平均(加起來被3除),易錯點!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0.如圖所示,用甲、乙兩種方式提起同一個物體,不計摩擦和繩重,則 ( 。
A.F1>F2B.F1=F2
C.F1<F2D.條件不足,無法確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1.小蓓同學用如圖甲所示的裝置對冰加熱,根據(jù)實驗記錄分別繪制了冰熔化時和水沸騰時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象,如圖乙、丙所示.請你回答:

(1)圖乙中,BC段表示冰的熔化過程,此過程中處于冰水混合狀態(tài),熔化的特點是吸熱但溫度保持不變;
(2)由圖丙可知,水的沸點是98℃,由此可判斷出當時水面上方的氣壓低于(選填“高于”、“低于”或“等于”)1個標準大氣壓;
(3)婷婷同學評估小蓓同學所畫的圖象圖丙時指出:圖象中的GH段不是根據(jù)實驗數(shù)據(jù)畫出來的,請你幫婷婷陳述其中的奧妙:水全變成了水蒸氣,水蒸氣散發(fā)在空氣中,而溫度計在空氣中,測量的不全是水蒸氣的溫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4.最近,微信朋友圈里流傳著“黑心秤“的說法傳聞稱許多菜市場的商家在電子秤下面放上襯墊物,這樣電子秤顯示的示數(shù)會大于商品的質(zhì)量導致消費者購買的商品短斤缺兩,電子秤下放上襯墊物真會這樣嗎?
[實驗與記錄]
科學興趣小組準備了電子秤、稱量物(100克、300克、500克砝碼各1個),泡沫板,毛毯、紙板,進行實驗,結(jié)果記錄如表1.
 襯墊材料
示數(shù)/克
稱量物
 無泡沫板 毛毯 紙板 
 500克砝碼 500 500 498 500
 300克砝碼 300 300 299 300
 100克砝碼 100 100 100 100
[分析與結(jié)論]
通過對表1實驗結(jié)果的分析,可得出的結(jié)論是在電子秤下面放上襯墊物,電子秤顯示的示數(shù)不會大于商品的質(zhì)量.
[問題與猜想]
用毛毯作為襯墊物時,電子秤顯示的示數(shù)有偏差是什么因素引起的?科學興趣小組通過思考和討論后認為可能與毛毯太軟引起電子秤傾斜有關(guān)為此,他們又制定了實驗方案并進行實驗.
[實驗與記錄]
把電子秤置于水平木板上,調(diào)零后放上砝碼測量,改變木板與水平桌面的傾角a的大小,調(diào)零后繼續(xù)實驗,如圖1,結(jié)果記錄如表2.
    傾角
示數(shù)/克
稱量物
 0°10° 15° 
 500克砝碼 500 498 492 483
 300克砝碼 300 299 295 290
 100克砝碼 100 10098 97
由表中數(shù)據(jù)可知,科學興趣小組成員不僅研究了電子秤示數(shù)變化與電子秤是否傾斜有關(guān),還研究了電子秤示數(shù)與傾角大小的關(guān)系.
[分析與推理]
科學興趣小組為尋找電子秤傾斜后示數(shù)減小的原因,查閱了電子秤的電路原理圖(如圖2)了解到電子秤示數(shù)隨電流的增大而增大,壓力傳感器R的阻值隨壓力的變化而變化.
根據(jù)以上信息,解釋電子秤示數(shù)隨傾角增大而減小的原因:電子秤傾角變大,壓力傳感器所受壓力變小,壓力傳感器電阻變大,電子秤示數(shù)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1.微風吹過,金屬管風鈴發(fā)出悅耳的聲音.小明想探究管子發(fā)出聲音的頻率與長度、直徑的關(guān)系.他選取了材料與管壁厚度均相同、長度和直徑都不同的三根直管,將它們用細線懸掛,敲擊后,測出各自發(fā)出聲音的頻率,數(shù)據(jù)如下表:
編號長度/cm直徑/cm頻率/Hz
125.501.502131
231.002.001284
348.502.50656
(1)三根管中音調(diào)最低的是3號.
(2)根據(jù)表中數(shù)據(jù),能否得出“管子發(fā)出聲音的頻率隨長度、直徑的增大都會減小”的結(jié)論?請說明你的理由.
答:不能(能/不能). 如果不能,需要如何改進?比如要探究管子發(fā)出聲音的頻率隨長度的變化關(guān)系,需要選用直徑相同、長度不相同的管子做實驗.(管子的材料與管壁厚度都相同)
(3)小明發(fā)現(xiàn)懸掛的金屬管發(fā)出聲音時在做有規(guī)律的擺動.那么金屬管發(fā)出的聲音是由于擺動所產(chǎn)生的嗎?請設計一個簡單的實驗來回答上述問題,簡要寫出實驗的操作及判斷方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如圖所示,小華和小靜在用單擺做動能和勢能轉(zhuǎn)化的實驗中,注意到小球往返擺動的時間很有規(guī)律,由此做出猜想:小球往返擺動一次的時間可能與小球質(zhì)量m、擺長L和小球擺動的幅度S有關(guān).為了驗證猜想,她們做了以下實驗探究:
(1)小球從A釋放,在擺動過程中若小球從B擺動到A,動能轉(zhuǎn)化為重力勢能.
(2)先用一小球,使其擺動,記下小球往返擺動20次所用的時間,算出小球往返擺動1次所用的時間t1;在用擺長相同,質(zhì)量不同的另一小球,重復上述實驗算出小球往返擺動1次所用的時間t2.實驗后小華經(jīng)過仔細思考發(fā)現(xiàn)在兩次實驗過程中,還應使小球的擺動幅度相同,實驗方案才是完善的.經(jīng)分析數(shù)據(jù),發(fā)現(xiàn)t1=t2,可以得出初步結(jié)論小球往返擺動一次的時間與質(zhì)量無關(guān).
(3)在實驗過程中,每次都是通過測出小球往返20次所需的時間然后計算出小球往返擺動一次所需時間,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減小誤差.
(4)小球在擺動過程中,擺動幅度越來越小,最終停止在最低處,是因為小球運動過程中受到空氣的阻力,減少的機械能轉(zhuǎn)化為內(nèi)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8.小龍龍在連接兩盞燈的串聯(lián)電路時發(fā)現(xiàn),只有燈L1發(fā)光,燈L2不發(fā)光.龍龍認為該電路可能有故障,也可能沒有故障.請你認真、全面地分析出現(xiàn)此現(xiàn)象的原因,在不拆原電路的基礎(chǔ)上,適當添加器材,設計實驗,幫助龍龍分析燈L2不發(fā)光的原因.
要求:過程中寫明添加的器材;
根據(jù)實驗過程和現(xiàn)場寫出結(jié)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5.為了探究拉動物體時用力大小與用力方向的關(guān)系,小王將一個重力為10牛的重物放置在不同的粗糙水平面上,用彈簧測力計沿水平方向向緩慢拉動重物勻速前進,如圖(a)所示,然后,他改變測力計的用力方向,使測力計的用力方向與水平方向成一定角度α,如圖(b),接著,他繼續(xù)增大測力計的用力方向與水平方向之間的角度α,并記錄下不同角度α下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
表一   木板 (較光滑)
序號α(度)拉力F(N)
1103.47
2203.42
3303.47
4403.63
5503.95
表二   砂紙 (較粗糙)
序號α(度)拉力F(N)
6107.42
7206.84
8306.52
9406.42
10506.52
(1)比較序號1和6(或2和7、或3和8、或4和9、或5和10)可知,在不同的水平面上拉動同一個物體時,測力計的用力方向與水平方向之間的角度α相同,水平面越粗糙,拉力越大.
(2)比較序號1-5可知,在同一水平面上拉動同一個物體時,用力方向與水平方向之間的角度α越大,法力先減小后增大.
(3)小王發(fā)現(xiàn),兩次實驗,拉力可能存在最小值,表一中,拉力的最小值應該在角度α為20度至40度之間尋找才有可能找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6.不同的凸透鏡對光的折射程度可能是不相同的,即每一個凸透鏡的焦距不一定相同,那么凸透鏡的焦距與什么因素有關(guān)呢?小雷進行了探究實驗,實驗結(jié)果記錄到表中.
次數(shù)1234
材料玻璃玻璃水晶水晶
截面直徑/cm3335
凸起程度較小較大較小較小
焦距/cm544
(1)如圖甲所示是他第一次測量透鏡焦距的情景,此透鏡的焦距為10cm.

(2)請你分析表中的實驗數(shù)據(jù),由1、2次的實驗可得出的結(jié)論是:材料、截面直徑相同時,凸透鏡凸起越大,焦距越。
(3)小雷回想起白光經(jīng)三棱鏡后,光屏上自上而下出現(xiàn)了紅、橙、黃、綠、藍、靛、紫的色帶如圖所示,受此啟發(fā),產(chǎn)生了一個問題:紅光、紫光對凸透鏡的焦距是否相同?于是他分別用紅光和紫光平行于同一個凸透鏡的主光軸射入進行了實驗,你認為紅光射入時凸透鏡的焦距大.
(4)小雷又進行了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實驗,若其像成在光屏的左上角如圖丙所示,應將凸透鏡向右下(選填“右下”、“左上”、“右上”或“左下”)調(diào)節(jié),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 當燭焰向透鏡靠近時,光屏應向遠離(選填“靠近”或“遠離”)透鏡的方向移動才能得到清晰的像.
(5)小雷又發(fā)現(xiàn)他和同學使用相同焦距的凸透鏡進行實驗時,從各組匯報數(shù)據(jù)中發(fā)現(xiàn),當物距均為12.00cm時,有三個小組所測像距分別為23.00cm、24.00cm、26.00cm.若他們的數(shù)據(jù)差別不是因為長度測量誤差導致的,你認為出現(xiàn)這種情況的操作原因是沒有找到最清晰的像時就開始讀數(shù)了.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