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小敏家里有一個電吹風,該電吹風工作原理如圖甲所示,電吹風工作時可以吹出熱風也可以吹出涼風.
(1)小敏在某次用該電吹風將頭發(fā)吹干的全過程中,為了知道這次使用電吹風時總共消耗的電能,他把電吹風的實際功率隨時間的變化關系用圖乙記錄了下來.請你幫他算一算,這次吹干頭發(fā)的全過程中電吹風總共消耗的電能是1.02×105 J.
(2)該電吹風的電熱絲在工作時的電阻值是69.14Ω.(保留兩位小數(shù))

分析 (l)由圖象得出吹熱風和吹涼風時的功率和時間,然后根據(jù)W=Pt分別計算出電吹風工作時吹熱風和吹涼風時消耗的電能,求其和即可得出這次吹干頭發(fā)的全過程中電吹風總共消耗的電能;
(2)由圖象可知電熱絲和電動機的總功率,進而得出電熱絲工作的時的功率,根據(jù)P=$\frac{{U}^{2}}{R}$的變形公式R=$\frac{{U}^{2}}{P}$計算出電熱絲工作時的電阻值.

解答 解:(l)根據(jù)功率隨時間的變化關系圖象可知:
P=800W,t1=2min=120s,
P=100W,t2=3min-2min=1min=60s,
W=W+W
=Pt1+Pt2
=800W×120s+100W×60s
=1.02×105J.
(2)電熱絲的功率:
P=P-P=800W-100W=700W.
由P=$\frac{{U}^{2}}{R}$可得,電阻絲的阻值:
R=$\frac{{U}^{2}}{P}$=$\frac{(220V)^{2}}{700W}$≈69.14Ω.
故答案為:(1)1.02×105J.(2)69.14.

點評 本題考查串并聯(lián)電路的特點和電功率公式的應用等知識,能夠從圖象中獲取有用的信息是解題的關鍵,屬于?碱}型,應牢固掌握.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2.一段導體兩端的電壓為5V時,導體電阻為12Ω,當導體兩端的電壓為0V時,導體的電阻為12Ω;如果將它拉長至原來2倍,則它的電阻將為48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13.用鹽水選種需密度為1.1×103kg/m3的鹽水,現(xiàn)配制了40L的鹽水,稱其質(zhì)量為52kg,這樣的鹽水是否符合要求?如果不符合要求,應加鹽水還是加水?(ρ=2.1×103kg/m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0.我們能從不同位置看清黑板上的字是因為光射到黑板上發(fā)生了漫反射的緣故,而有時因黑板反光,部分同學看不清黑板上的字,則是因為黑板對光發(fā)生了鏡面反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17.小夢想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他找到了家里的一些實驗器材:

(1)她應該選擇玻璃板(平面鏡/平板玻璃)來研究平面鏡成像特點;
(2)選好器材后,她將器材按照如圖所示位置擺放好,若將鏡前蠟燭稱為蠟燭A,鏡后蠟燭稱為蠟燭B,則她要想觀察到蠟燭A所成的像,她應在蠟燭A(選填“A”或“B”)一側觀察.
(3)實驗中發(fā)現(xiàn)蠟燭通過鏡成兩個像,原因是玻璃板兩個表面各成一個像.
(4)小夢對(3)中出現(xiàn)的問題進行分析和改進后重新開始實驗如圖乙,點燃蠟燭A,在玻璃板后面移動蠟燭B,直到看上去與蠟燭A的像重合,此現(xiàn)象說明像與物體大小相等,在這個過程中蠟燭B不應該(選填“應該”和“不應該”)點燃.
(5)試驗結束后,小夢把兩塊方形平面鏡拼成一塊大鏡子給一個貓玩具照鏡子,如圖丁所示,若圖中貓的頭部位置保持不變,把鏡子沿邊界MN分別向兩側平移一段距離,則貓的頭部通過左右兩半面鏡子D.
A.都不能成像B.各成半個像,合起來成一個完整的像C.都成完整的像,且兩個像不在同一位置D.都成完整的像,且兩個像在同一位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7.小樺在探究焦距為10cm的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實驗中,將蠟燭、凸透鏡、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如圖所示.
(1)實驗時,應調(diào)節(jié)燭焰、凸透鏡和光屏三者的中心在同一高度 上.
(2)小樺將蠟燭置于光具座的A點處,左右移動光屏得到一個縮小(選填“放大”、“縮小”或“等大”)、倒立的實像,此時成像特點可應用在照相機(選填”“照相機”、“投影儀”或“放大鏡)上.
(3)他繼續(xù)將凸透鏡向右移到B處,向右(選填“左”、“右”或“不動”)移動光屏再次成清晰的像,小樺借來老師的眼鏡,并將其靠近凸透鏡左側,發(fā)現(xiàn)光屏上的像由清晰變模糊,向右移動光屏又發(fā)現(xiàn)清晰的像,說明老師的眼鏡的鏡片是凹透鏡,老師的視力缺陷是近視(選填“近視”或“遠視”).
(4)當蠟燭處于C位置時,小樺發(fā)現(xiàn)無論怎樣移動光屏,都找不到燭焰的像.原因是:此時蠟燭到凸透鏡的距離小于1倍焦距(選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4.一臺1.5kg的筆記本電腦,拿到月球上,它的質(zhì)量為1.5kg,他在月球上受到的重力為地球的1/6,它在月球上收到的重力為2.5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1.小明利用如圖所示電路圖“探究并聯(lián)電路中干路電流與各支路電流的關系”.
(1)小明應選擇兩個規(guī)格不相同(選填“相同”或“不相同”)的燈泡做實驗;
(2)按電路圖連接電路時開關應;
(3)實驗后得到如下表數(shù)據(jù),分析得出;
次數(shù)IA/AIB/AIC/A
10.220.280.5
20.200.310.5
30.260.240.5
(4)根據(jù)第一次數(shù)據(jù)可知此次實驗中燈L2會更亮些;
(5)第二次實驗時,燈L1突然熄滅,L2仍發(fā)光,原因是L1出現(xiàn)斷路,此時IC的大小將變。ㄟx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0.如圖甲所示的電路中,R1為定值電阻,R2為滑動變阻器,電源電壓不變,閉合開關S后,滑片P從a端移動到b端,電流表示數(shù)I與電壓表示數(shù)U的變化關系如圖乙所示,則R2的最大阻值為15Ω,當滑片處于滑動變阻器中點時,電流表示數(shù)為0.32A.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