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在探究“影響電流熱效應的因素”實驗中:
(1)為了探究電流通過電阻產生的熱量與電流的關系,小明設計了甲圖裝置,在燒瓶內安裝一根電阻絲,并插入一支溫度計,該實驗通過比較 ,來判斷相同時間內不同電流產生的熱量多少.下面的探究實例中,也是采用這種研究方法的是 .
A.力是看不見的,可以通過力的作用效果認識它
B.探究電流與電壓、電阻的關系
C.用總電阻表示同一段電路中串聯的兩個電阻
實驗中燒瓶內液體小明選擇了煤油而不是水,這樣選擇的理由是 .
(2)小明先測量燒瓶內液體的溫度后,閉合開關,通電30s再測量燒瓶內液體的溫度,得到溫度的升高量填入表中;然后移動滑動變阻器滑片改變電流大小,重復上述操作,獲得第二組數據(見表).
試驗次數 | 電流/A | 通電時間/s | 電阻/Ω | 溫度升高量/℃ |
1 | 0.3 | 30 | 10 | 1.5 |
2 | 0.6 | 30 | 10 | 6.0 |
由此得出:同一導體,在通電時間相等時,電流 ,其產生的熱量 .
(3)若要探究電流通過電阻產生熱量與電阻的關系,可選擇乙圖中 (選填“A”或“B”)燒瓶中的電阻與甲圖中的燒瓶電阻 (選填“串聯”或“并聯”).
(4)小明提議利用上述實驗裝置該做“比較水和煤油比熱容的大小”的實驗,則他應選擇乙圖中 (選填“A”或“B”)燒瓶與甲圖中的燒瓶并聯,并將其中一燒瓶中的液體換成 .水和煤油吸熱的多少是通過 來反映的(選填“溫度計示數”或“加熱時間”).
【答案】(1)溫度計示數變化;A;煤油的比熱小,吸收相同的熱量,溫度變化比較大;(2)越大;越多;(3)B;串聯;(4)A;相同質量的水;加熱時間.
【解析】解:
(1)電流產生的熱量不能用眼睛直接觀察,通過溫度計示數變化來反映,這是轉換法.溫度計示數變化越大,電流產生的熱量越多.這是轉換法.
A.力是看不見的,可以通過力的作用效果認識它,這是把力轉換為物體的形變或運動狀態(tài)的變化,是轉換法,符合題意.
B.探究電流與電壓、電阻的關系,探究電流跟電壓關系時,控制電阻不變,探究電流跟電阻關系時,控制電壓不變,這是控制變量法.不符合題意.
C.用總電阻表示同一段電路中串聯的兩個電阻,總電阻和兩個串聯電阻的效果是相同的,是等效替代法.不符合題意.
煤油比水的比熱小,吸收相同的熱量,煤油的溫度變化比較大,溫度計示數變化明顯,實驗效果比較好.
(2)由表格數據知,電阻相同,通電時間相同,電流越大,溫度升高量越大,說明電流產生熱量越多.
(3)電流產生的熱量跟電流大小、電阻大小、通電時間有關.探究電流產生熱量多少跟電阻的關系,控制電流和通電時間不變,改變電阻的大。捎诖撾娐分须娏魈幪幭嗟,通電時間相同,所以選擇乙圖中的B電阻與甲圖中的燒瓶電阻串聯.
(4)“比較水和煤油比熱容的大小”根據Q=cm△t,可以采用質量相同,吸收熱量相同的不同物質,所以選擇A燒瓶,由于電阻相同,和甲圖燒瓶并聯,電壓相同,電流產生熱量相同,并且把燒瓶A的液體換成和甲圖中質量相同的水.
水和煤油吸熱的多少是通過加熱時間來反映.
故答案為:(1)溫度計示數變化;A;煤油的比熱小,吸收相同的熱量,溫度變化比較大;(2)越大;越多;(3)B;串聯;(4)A;相同質量的水;加熱時間.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把高2 cm的發(fā)光棒立于焦距為5 cm的凸透鏡前,在凸透鏡后的光屏上成了4m高的像,物體離凸透鏡的距離可能是( )
A. 7.5 cm B. 12.5 cm C. 4.5 cm D. 10 c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單位換算中,正確的過程是( )
A. 2.5m=2.5m×100=250cm
B. 2.5m=2.5×100cm=250cm
C. 2.5m=2.5m×100cm=250cm
D. 2.5m=2.5cm×100=250c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為踐行“低碳理念”,現在已廣泛使用LED節(jié)能燈,它可以直接把電能轉化為光能.現有一盞標有“24V,12W”LED燈,其亮度與“220V,100W”的普通白熾燈相當.
兩種燈 | LED燈 | 白熾燈 |
發(fā)光原理 | 二極管發(fā)光 | 鎢絲高溫發(fā)光 |
額定電壓 | 24伏 | 220伏 |
響應時間 | 10﹣4秒 | 10﹣5秒 |
額定功率 | 12瓦 | 100瓦 |
(1)若上述LED燈和白熾燈都正常工作相同時間,兩燈消耗的電能之比是 .
(2)白熾燈工作時的能量轉化情況如圖,則該白熾燈的發(fā)光效率是 ;試推測12W LED燈與100W白熾燈照明效果相同的可能原因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甲所示,小明在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實驗中所用的實驗器材有:杠桿、支架、彈簧測力計、刻度尺、細線和質量相同的鉤碼若干個.
(1)實驗前,將杠桿中點置于支架上,當杠桿靜止時,發(fā)現杠桿右端下沉.此時,應把杠桿兩端的平衡螺母向 (選填“左”或“右”)調節(jié).
(2)如圖甲所示,在杠桿左邊A處掛四個相同鉤碼,要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應在杠桿右邊B處掛同樣鉤碼 個.
(3)如圖乙所示,用彈簧測力計在C處豎直向上拉,當彈簧測力計逐漸向右傾斜時,使杠桿仍然在水平位置平衡,則彈簧測力計的示數將 (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其原因是 .
(4)實驗結束后,小明提出了新的探究問題:“若支點不在杠桿的中點時,杠桿的平衡條件是否仍然成立?”于是小組同學利用如圖丙所示裝置進行探究,發(fā)現在杠桿左端的不同位置,用彈簧測力計豎直向上拉使杠桿處于水平平衡狀態(tài)時,測出的拉力大小都與杠桿平衡條件不相符.其原因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