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時,小冉用9個紅色的發(fā)光二極管按“F”字樣鑲嵌排列在白色方格板上替代蠟燭作為光源,又用同樣的白色方格板做成光屏,實驗裝置如圖甲所示.

(1)小冉在探究實驗時,不小心將透鏡掉在地上碎成三塊.他們不知道碎鏡片的焦距是否與原透鏡相等,于是選取其中一塊鏡片,準備測量其焦距.請你設(shè)計一個簡單實驗,測量所選鏡片的焦距,所用的主要器材有平行光源、刻度尺; 在圖乙中虛線框內(nèi)畫出你所設(shè)計的實驗示意圖.(圖中鏡片已畫出)
(2)更換完好同樣的凸透鏡,固定在光具座零刻度線上,小然進行了實驗,并將實驗數(shù)據(jù)填入如表中:
(請你將空余部分填寫完整)
實驗序號物距μ/cm像距v/cm像的性質(zhì)
18.0015.22正立放大虛像
2約為1621.68倒立、放大、實像
320.0020.00倒立、等大、實像
440.0012.91倒立、縮小、實像
實驗時,首先調(diào)節(jié)光源、凸透鏡和光屏的高度,使它們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上:請你根據(jù)如表倍息,凸透鏡的焦距f=10cm.
小冉發(fā)現(xiàn)兩次測得的焦距相等,由此她們得出“每塊碎鏡片的焦距都與原透鏡相等”的結(jié)論.他們這種推斷方法存在的主要問題是只測一塊鏡片焦距具有偶然性.
(3)如果小然將光源移至8cm刻度時,他必須在凸透鏡右(填“左”或“右”)側(cè)才能看到光源的像.
實驗時若光源移至40cm時恰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當凸透鏡位置不動,光源向遠離凸透鏡方向移動近80cm左右時,為了在光屏上再成清晰的像,光屏應(yīng)靠近10cm稍大位置處找像才行.
(4)同學們對小然使用的實驗裝置進行如下評價,其中錯誤是D
A.與燭焰相比,實驗使用的光源不會晃動,光屏上所成的像比較穩(wěn)定
B.光源鑲嵌在白色方格板上,用同樣的白色方格板做光屏,便于比較像與物的大小
C.零刻度線刻在光具座標尺的中央,可直接測出物距和像距
D.若凸透鏡的焦距未知,則利用此實驗裝置不能測量凸透鏡的焦距
(5)光源“F”放在15cm處,其大小如圖丙所示,凸透鏡固定在光具座零刻度線上.如果用已經(jīng)破碎的上半部分凸透鏡外用遮光罩將凸透鏡的上半部分罩住做實驗,則光屏上所成的像是圖丁中的C.
(6)對于焦距相同的凸透鏡,一個物距應(yīng)該對應(yīng)唯一的像距,但是從各組回報數(shù)據(jù)中發(fā)現(xiàn),物距均為12.00cm時,有三個小組所測的像距分別為23.00cm,24.00cm,26.00cm,若他們的數(shù)據(jù)差別不是因為長度測量誤差導致的,你認為出現(xiàn)這種情況的操作原因是光屏上沒有成清晰的像就進行了測量.

分析 (1)凸透鏡對平行光有會聚作用,平行光通過凸透鏡折射后會聚于凸透鏡的焦點.據(jù)此選擇實驗器材.
(2)物距大于2倍焦距時,成倒立、縮小的實像; 物距等于2倍焦距時,成倒立、等大的實像; 物距在1倍到2倍焦距之間時,成倒立、放大的實像; 物距等于1倍焦距時,不成像; 物距小于1倍焦距時,成正立、放大的虛像.
根據(jù)像的性質(zhì)和像距的大小可確定物距的數(shù)值;
(3)物距小于1倍焦距時,成正立、放大的虛像,物像同側(cè);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成倒立縮小實像,像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物距遠遠大于2倍焦距時,像距稍大于焦距.
(4)在凸透鏡成像實驗中,燭焰的形狀會受風的影響,并且燭焰和像的大小關(guān)系不容易確定;
實驗中用發(fā)光二極管做光源,這樣成的像比較穩(wěn)定,并便于比較像與物體的大小;
像和物到凸透鏡的距離分別為像距和物距,若將凸透鏡放在0刻線處,可以從光具座直接讀出像距和物距的大;
測量焦距的方法:根據(jù)焦距的定義,讓平行光照射凸透鏡,會聚到焦點,由焦點到凸透鏡的距離就是焦距;
根據(jù)物距等于2f時成等大的實像,當實像和物相等時,此時像距、物距都等于2倍焦距.
(5)掌握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根據(jù)物距處于f和2f之間時成倒立放大實像的特點進行分析;
若將凸透鏡的一部分遮住,凸透鏡仍能成完整的像.
(6)要解決此題,需要知道確定像的位置.在實驗中要移動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現(xiàn)清晰的像為止.

解答 解:(1)所用的主要器材有平行光源,光屏,刻度尺,光屏便于找到焦點,刻度尺測出焦距.如圖所示:

(2)由第3次實驗,u=v=20cm,成倒立、等大、實像,可知,f=10cm,
第1次實驗中物距小于1倍焦距時,成正立、放大的虛像.
已知第2次實驗中,已知v=21.68cm,f=10cm,像的性質(zhì)是倒立放大的實像,
由物距在1倍到2倍焦距之間時,成倒立、放大的實像;可知,物距約為16cm,
第4次實驗中,物距u=40cm,大于2倍焦距,成倒立、縮小的實像;
這種推斷方法存在的主要問題是只測一塊鏡片焦距具有偶然性,多做幾次實驗才具代表性.
(3)由于凸透鏡的焦距是10cm,如果小明將光源移至8cm刻度時,此時的物距小于1倍焦距,故光屏上不能成像,必須在右側(cè)通過凸透鏡能看到一個正立、放大的虛像;
若小明將光源移至40cm時,即物距大于2倍焦距,在光屏的另一側(cè)成一個倒立縮小的實像;
當凸透鏡位置不動,光源向遠離凸透鏡方向移動近80cm左右時,物距遠遠大于2倍焦距時,此時像距稍大于焦距,則,為了在光屏上再成清晰的像,光屏應(yīng)靠近10cm稍大位置處找像才行.
(4)A、發(fā)光二極管作為光源與燭焰相比,像更穩(wěn)定,故A正確;
B、用同樣的白色方格板做光屏,便于比較像與物的大小,故B正確;
C、零刻度線刻在光具座標尺的中央,這樣可以直接從光具座讀出物距和像距,故C正確;
D、若凸透鏡的焦距未知,可調(diào)節(jié)物距及像距,當成等大的實像時,物距便等于2倍焦距,這樣可以測出凸透鏡的焦距,故D錯誤.
(5)光源“F”放在15cm處,物距處于f和2f之間,此時成倒立放大的實像,用凸透鏡的一部分進行實驗,這部分仍能夠會聚光線到像點處,所以仍能夠成完整的像,C正確.
(6)同一凸透鏡,物距一定,像距一定,小組實驗的像距不同,是因為光屏上還沒有出現(xiàn)清晰的像就測像距.
故答案為:(1)平行光源、刻度尺;見上圖;
(2)虛;16;實;10;只測一塊鏡片焦距具有偶然性;
(3)右;10;
(4)D;
(5)C;(6)光屏上沒有成清晰的像就進行了測量.

點評 此題是探究凸透鏡成像的實驗,考查了凸透鏡焦距的測量、實驗中應(yīng)注意的問題、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主要考查了對實驗中一些細節(jié)問題的理解.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10.人類從鳥類飛行得到啟示發(fā)明了飛機,從魚類游泳得到啟示發(fā)明了潛艇.某大學兩位研究生從螞蟻身上得到啟示,設(shè)計出“都市螞蟻”概念車(如圖所示)質(zhì)量是360kg.這款概念車小巧實用,有利于緩解城市交通擁堵.(g取10N/kg) 
(1)該車乘載兩個總質(zhì)量為140kg的人靜止在水平地面上,輪胎與地面的接觸面積總共8.0×10-2m2.該車對地面的壓強多大?
(2)這款概念車在水平地面上勻速行駛18km所用的時間為0.5h,且在勻速行駛過程中受到的阻力是總重的0.4倍,則該車的速度是多少?此時車受到多大的牽引力?
(3)航模社的同學想將此概念車改進成“水陸兩棲車”.若上述乘載兩人的概念車要在水面漂浮,且至少有三分之一的體積露出水面,則它的總體積至少為多大(假設(shè)車內(nèi)不進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1.如圖所示,電源電壓不變,R為定值電阻,閉合開關(guān),調(diào)節(jié)滑動變阻器,發(fā)現(xiàn)電流表的從0.2A到0.6A;電壓表示數(shù)改變了8V,則R=20調(diào)節(jié)滑動變阻器滑片P向左移動,定值電阻R的電功率改變了6.4W.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8.在探究晶體熔化時溫度的變化規(guī)律實驗中,某小組設(shè)計如圖1甲,乙所示的兩套實驗方案.

(1)請分析估價兩套實驗方案.
(2)下表是某小組的測量數(shù)據(jù).
時間t/min0246810121316182022242628
溫度T/℃3336403846484848484849505l5253
請根據(jù)表中的數(shù)據(jù)在圖2所示的坐標中繪出“溫度一時間”的圖象.
(3)該物質(zhì)是晶體(選填“晶體”或“非晶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5.小明想測量一塊塑料的密度,由于密度小于水,在水中不能下沉,小明在該塑料塊下方懸掛了一鐵塊,按照圖甲、乙、丙所示順序,測出了該塑料塊的體積和質(zhì)量.
(1)丙圖中所稱塑料塊的質(zhì)量是16.4 g;

(2)小明測得這種塑料的密度是0.82×103kg/m3;
(3)仔細分析實驗過程,你認為小明在天平使用過程中的不規(guī)范之處是先測了體積后測量質(zhì)量,會造成質(zhì)量測量偏大,密度偏大;
(4)為了減小實驗誤差,你認為合理的順序是丙乙甲(填步驟序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5.某同學利用托盤天平,水和燒杯測量一個不規(guī)則小石塊的密度.

(1)將天平放在 水平桌面上,用鑷子將標尺上的游碼移到零刻度處,然后調(diào)節(jié)天平的平衡螺母使橫梁水平平衡.
(2)將 小石塊放在左盤中,往右盤增加砝碼,當在右盤加上最小的砝碼后發(fā)現(xiàn)指針位置如圖甲所示,接下來操作是應(yīng)用鑷子取走最小的砝碼后,再向右移動游碼,直到天平平衡.
(3)最終天平平衡后,右盤砝碼和標尺游碼如圖乙,則小石塊的質(zhì)量為78.4g.
(4)如圖丙所示,a.往燒杯加適量的水,將石塊浸沒,在燒杯上記下水位的標記,b.取出小石塊,測得燒杯和水的總質(zhì)量為200g.c.再往燒杯中加水知道標記處測出此時燒杯和水的總質(zhì)量為220g,則測得小石塊的密度為3.92×103kg/m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2.生活中有許多諺語和歇后語都蘊含著豐富的物理知識,下列能夠說明”杠桿平衡原理”的是( 。
A.啄木鳥打洞,全憑嘴硬B.小小稱砣壓千斤
C.一個巴掌拍不響D.磨刀不誤砍柴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9.在用如圖所示的方法“測平均速度”的實驗中,請據(jù)圖回答問題:請據(jù)圖回答問題:

(1)實驗原理是v=$\frac{s}{t}$;
(2)在實驗中,除了用到如圖所示的器材外,還缺少停表;
(3)所測路程為0.910米.
(4)假設(shè)所用時間為7s,那么小車的平均速度0.13m/s.
(5)實驗時,斜面的坡度應(yīng)很小,其原因是為了使小車在斜面上運動時間會長些,便于測量時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0.根據(jù)如表提供的“一些物質(zhì)的比熱”相關(guān)信息,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物質(zhì)比熱C[J/(kg•℃)]物質(zhì)比熱C[J/(kg•℃)]
4.2×1030.39×103
酒精0.8×1030.46×103
水銀0.14×103砂石0.92×103
A.質(zhì)量相等的酒精和水銀升高的溫度比是1:1,則它們吸收的熱量之比是4:7
B.由于水的比熱容較大,因此在相同條件下,水吸收的熱量較少,所以用水來冷卻汽車發(fā)動機效果比較好
C.由于水的比熱容比砂石的比熱大,所以同樣情況下沿海地區(qū)比內(nèi)陸地區(qū)溫差小
D.
質(zhì)量相同的銅和鐵升高的溫度與加熱時間的圖象如圖所示,則a是鐵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