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初中物理 > 題目詳情

【題目】下列圖例能說明大氣壓強存在的是( 。
A.
書包帶較寬
B.
熱氣球升空
C.
水壩下部較寬
D.
紙片托水

【答案】D
【解析】解:A、書包帶較寬是在壓力一定時,增大受力面積,減小壓強,與大氣壓無關,不合題意;
B、熱氣球升空是利用了其浮力大于重力,與大氣壓無關,不合題意;
C、水壩下部較寬,是因為液體的壓強隨深度的增加而增大,下部較寬可承受更大的水的壓強,與大氣壓無關,不合題意;
D、紙片托水,是因為杯內水的壓強小于外界大氣壓,在大氣壓的作用下,使紙片和水不會掉落,符合題意.故選D.
【考點精析】解答此題的關鍵在于理解大氣壓強的存在的相關知識,掌握像液體一樣,在空氣的內部向各個方向也有壓強,這個壓強叫做大氣壓強,簡稱大氣壓. 大氣壓具有液體壓強的特點.馬德堡半球實驗是證明大氣壓存在的著名實驗,托里拆利實驗是測定大氣壓值的重要實驗.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作圖能簡潔明了地幫助我們理解物理規(guī)律,下列作圖符合規(guī)律且正確的是(  )
A.
表示物體AB在平面鏡中成倒立等大的虛像
B.
表示在力的作用下處于平衡狀態(tài)的杠桿,力F1的力臂為L1
C.
表示在凸透鏡成像中,當物距大于2倍焦距時,成倒立縮小的實像
D.
表示猴子在豎直向上爬竹竿的過程中,所受重力G和摩擦力f的示意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下圖所示,是一輛汽車通過滑輪組將深井中的石塊拉至井口的裝置圖,已知井深l2m,石塊重G=6×103N,汽車重G=3×104N,汽車勻速拉繩子時的拉力F=2.2×103N,汽車受到的阻力為車重的0.1倍,忽略繩量及繩子與滑輪之間的摩擦力(g取10N/kg)求:

(1)動滑輪的重力;

(2)將石塊從井底拉至井口的過程中,汽車拉繩子的拉力對滑輪組做了多少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學習質量和密度的知識后,小明同學想用天平、量筒和水完成下列實踐課題,你認為能夠完成的是( )

①測量牛奶的密度

②鑒別金戒指的真?zhèn)?

③測定一捆銅導線的長度

④鑒定銅球是空心的還是實心的

⑤測定一大堆大頭針的數(shù)目.

A. ①② B. ①②④ C. ①②④⑤ D. ①②③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小明想知道自己喝的牛奶的密度,于是他和小華在老師的指導下用天平和量筒做了如下實驗。

(1)將天平放在水平臺上,把游碼放在______________處,發(fā)現(xiàn)指針指在分度盤的右側,要使橫梁平衡,應將平衡螺母向________(選填”)調。

(2)用天平測出空燒杯的質量為20.8g,在燒杯中倒入適量的牛奶,測出燒杯和牛奶的總質量如圖甲所示,將燒杯中的牛奶全部倒入量筒中,牛奶的體積如圖乙所示,則燒杯中牛奶的質量為______g,牛奶的密度為______________kg/m3。

(3)用這種方法測出的牛奶密度會________(選填偏大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木塊置于小車上,在水平拉力F作用下,小車和木塊一起以速度v沿水平地面向右做勻速直線運動(不計空氣阻力).以下三組力屬于平衡力的是( 。
①地面對小車的支持力與木塊對小車的壓力
②小車對木塊的摩擦力與木塊受到的水平拉力
③地面對小車的摩擦力與木塊對小車的摩擦力.

A.僅①
B.②③
C.僅②
D.①②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用同一滑輪按甲、乙兩種方式勻速提升同一物體,物體重1OON,滑輪重25N,繩重和摩擦不計,圖甲中F=N,圖乙裝置的機械效率η= , 若圖乙中再加掛一物體,機械效率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為研究紙錐下落的運動情況,小華查閱資料了解到,物體下落過程中會受到空氣阻力的作用,阻力f的大小與物體的迎風面積S和速度v的二次方成正比,公式為f=kSv2 (k為比例常數(shù)).
現(xiàn)用一張半徑為R、面密度ρ(厚度和質量分布均勻的物體,其質量與面積之比稱為面密度)的圓紙片,按圖甲所示將圓紙片裁剪成圓心角為n°的扇形,然后做成如圖乙所示的紙錐,紙錐的底面積為S0(即為紙錐的迎風面積),讓紙錐從足夠高處靜止下落.

(1)紙錐在整個豎直下落過程中的運動狀態(tài)是   
A.一直加速
B.一直勻速
C.先加速后勻速
D.先加速后減速
(2)下落過程中紙錐能達到的最大速度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小玲利用如圖的裝置來測量小車運動的平均速度。她讓小車從斜面的A點由靜止開始下滑,分別測出小車到達斜面B點和終點C點的時間和距離,即可測出不同階段的平均速度。

(1)實驗時,小玲發(fā)現(xiàn)小車下滑的速度很快,不便于測量時間,這時她應該________(選填增大減小”)斜面的坡度;

(2)實驗裝置調整好后,小玲重新進行了實驗,她用停表測得小車通過s1這段距離所用的時間為4.5s,用刻度尺正確測量出s1的長度為90.0cm,那么小玲所使用刻度尺的分度值應該是________,她所測量的AC段的平均速度為________m/s;

(3)為了測量小車從A滑到C時下半程的平均速度,某同學讓小車從B點由靜止釋放,測出小車到達C點的時間,從而計算出小車運動過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他測得的平均速度比真實值偏________(選填”)。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