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如圖所示裝置,把質(zhì)量為3 kg,密度為3×103 kg/m3的薄石板從水面下4 m處拉出水面后,再提升10 m,共用時間10 s.動滑輪重為20 N(不計繩子與滑輪間的摩擦,設(shè)石塊的兩個上升過程都是勻速,g取10 N/kg)

求:(1)在整個過程中拉力F的功率?(可近似認(rèn)為石塊離開水面前浮力大小不變)

(2)石塊離開水面前與離開水面后,這個裝置的機(jī)械效率分別是多少?

(3)分析這兩個數(shù)值,你能得到什么結(jié)論?

答案:
解析:

  答案:(1)33 W

  (2)η1=50%,η2=60%

  (3)物體的重力越大,滑輪組的機(jī)械效率越高

  解:(1)V=m3=1×10-3 m3

  FρgV=1.0×103 kg/m3×10 N/kg×10-3 m3=10 N,

  G=mg=3 kg×10 N/kg=30 N,

  石塊在水中時,滑輪軸上的力為=G-F=30 N-10 N=20 N,

  繩端拉力為F1(+G)=×(20 N+20 N)=20 N,

  石塊出水后,繩端拉力為F2(G+G)=×(30 N+20 N)=25 N.

  ∴出水前做功為W1=F1s1=20 N×4 m=80 J

  出水后做功為W2=F2s2=25 N×10 m=250 J

  整個過程拉力功率為P==33 W.

  (2)出水前機(jī)械效率η2=0.6=60%.


練習(xí)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xí)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小明利用如圖所示裝置研究“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的因素”.他把鐵塊A放在水平放置的木板B上,用細(xì)線通過定滑輪把彈簧測力計和鐵塊A連在一起,用力拉動木板B水平向左勻速運動,細(xì)線繃緊,鐵塊A相對地面靜止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跟鐵塊A受到摩擦力的大小相等.小明通過更換帶有不同表面的木板B,測得一組摩擦力f的數(shù)據(jù),并記錄在表格中.如果木板B的表面材料的號碼越大,其表面越粗糙.小明可以得到的實驗結(jié)論是:當(dāng)
壓力
壓力
一定時,
接觸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
接觸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
.圖中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對應(yīng)的表面材料的號碼是
4號
4號

B板面材質(zhì) 1號 2號 3號 4號 5號 6號
f/N 0.1 0.3 0.4 0.6 0.7 1.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北大附中題庫 初三物理(第7版)、測試卷十九 力學(xué)綜合練習(xí) 題型:038

利用如圖所示裝置,把體積為、密度為的薄石塊從水面下2m處拉出水面后,再提升5m,共用時間10s.石塊在整個上升過程都是勻速的,g取10N/kg,動滑輪重20N,不計繩子重及摩擦.

(1)

在整個過程中,拉力F做功的功率.

(2)

石塊離開水面后提升5m過程中,裝置做功的機(jī)械效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題網(wǎng)九年級上物理蘇科版 蘇科版 題型:038

利用如圖所示裝置,把質(zhì)量為3 kg,密度為3×103 kg/m3的薄石板從水面下4 m處拉出水面后,再提升10 m,共用時間10 s.動滑輪重為20 N(不計繩子與滑輪間的摩擦,設(shè)石塊的兩個上升過程都是勻速,g取10 N/kg),求:

(1)在整個過程中拉力F的功率?(可近似認(rèn)為石塊離開水面前浮力大小不變)

(2)石塊離開水面前與離開水面后,這個裝置的機(jī)械效率分別是多少?

(3)分析這兩個數(shù)值,你能得到什么結(jié)論?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xí)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