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初中物理 > 題目詳情
13.(1)圖甲中體溫計的示數是38.5℃;請寫出一點有關體溫計使用的注意事項體溫計在使用前要用力往下甩.
(2)將一粗細均勻的金屬絲在圓柱形桿上緊密排繞n圈,如圖乙所示,線圈總長度L是5.15cm,則金屬絲的直徑d=$\frac{L}{n}$.測量時,如果第一次n取20圈,第二次n取50圈,比較兩次測出的金屬絲的直徑,第二次的測量誤差較。

分析 (1)使用體溫計首先觀察其量程和分度值,再去讀數,讀數時視線與液柱最末端所對刻線相垂直.使用體溫計前,要用力甩幾下,使水銀柱回到玻璃泡中.
(2)使用刻度尺測量物體長度時,要觀察是否從0刻度線量起,起始端沒從0開始,要以某一刻度當作“0”刻度,讀出末端刻度值,減去前面的刻度即為物體長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讀到分度值的下一位;采用累積法測量金屬絲直徑時,線圈匝數較多,取平均值得到的銅絲直徑誤差較。

解答 解:由圖知:
(1)在體溫計上,1℃之間有10個小格,一個小格代表0.1℃,即此體溫計的分度值為0.1℃;此時的示數為38.5℃;有關體溫計使用的注意事項:體溫計在使用前要用力甩幾下,使水銀柱回到玻璃泡中;
(2)刻度尺上1cm之間有10個小格,所以一個小格代表1mm,即刻度尺的分度值為1mm;線圈左側與10.00cm對齊,右側與15.15cm對齊,估讀為15.15cm,所以線圈的總長度為L=15.15cm-10.00cm=5.15cm;
測量時,如果第-次n取20圈,第二次n取50圈,取平均值得到的細銅絲直徑,第二次的線圈匝數較多,測量誤差小一些.
故答案為:(1)38.5; 體溫計在使用前要用力往下甩;(2)5.15;二.

點評 讀取不同測量工具的示數時,基本方法是一致的,都要先明確測量工具的量程和分度值,確定零刻度線的位置,視線與刻度線垂直.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3.在探究杠桿平衡條件的實驗中:

(1)實驗前沒有掛鉤碼時,小明發(fā)現杠桿右端低左端高,要使它在水平位置平衡,應將杠桿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左調節(jié),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其主要目的是消除杠桿重對杠桿平衡的影響.
(2)實驗過程中,在杠桿的兩側掛上鉤碼后,仍要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是為了便于測量力臂大。绺軛U在水平位置平衡時,用通過調節(jié)鉤碼的個數和位置來實現.
(3)實驗中,用裝置甲的方式懸掛鉤碼,杠桿也能水平平衡(杠桿上每格等距),但老師建議同學不宜采用這種方式,主要是因為C(選填下列選項字母代號)
A.一個人無法獨立操作              B.力臂與杠桿不重合
C.力和力臂數目過多,不易得出結論    D.杠桿受力不平衡
(4)若用裝置乙進行實驗,則此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是1.8N;將彈簧測力計沿虛線方向拉,仍然使杠桿在原來的位置平衡,此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將變大(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4.如圖所示是某品牌的電熱飲水機的電路簡圖,表格中是該飲水機的相關參數.
電熱飲水機
型號XF-LS22額定加熱功率1210W
容積1.0kg額定保溫功率40W
額定電壓220V額定頻率50Hz
(1)判斷當開關S1和S2均閉合時,飲水機處于加熱狀態(tài)還是保溫狀態(tài)?(寫出判斷的過程和依據的公式)
(2)若用電高峰時飲水機兩端電壓為200V,則加熱時的實際功率是多少?
(3)在用電高峰時將飲水機內的1kg的水從25℃加熱到95℃時需要多長時間【飲水機的加熱效率為70%,水的比熱容G=4.2×103J/(k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1.綜合實驗:
要探究“動滑輪的機械效率與動滑輪自身所受重力大小的關系”,請完成實驗設計方案.
器材3個重力大小不同的動滑輪、彈簧測力計、細線、2個鉤碼
 實驗步驟①用彈簧測力計測出3個動滑輪的重力分別為G1、G2、G3和2個鉤碼的總重力G;
②將2個鉤碼分別掛在3個重力不同的動滑輪下,用彈簧測力計勻速豎直向上拉細線,分別記下彈簧測力計的示數F;
③運用η=$\frac{G}{2F}$計算出動滑輪的機械效率;.
分析數據,得出結論.
數據記錄表格
動滑輪的重力G/N
鉤碼的總重力G/N
彈簧測力計的示數F/N
機械效率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8.人進行各種活動都要消耗能量,小明同學對自已在進行體育中考測試時消耗的一些功率值統(tǒng)計如表:
人體活動100米跑1000m跑引體向上
消耗的平均功率P600500300
(1)小明在設計表格時有一項不夠完整,請指出并予以補全.
(2)若小明跑完l000m用時3min20s,求小明跑完1000m所做的功;
(3)若小明完成一次引體向上要的時間為1s,通過的距離為0.5m,則小明做引體向上的拉力是多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8.下列有關自行車的實例中,為了減小摩擦的是(  )
A.車把套上制作了花紋
B.輪胎的表面做得凹凸不平
C.給車軸加潤滑油
D.剎車時用力捏閘柄,增大閘皮對車圈的壓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5.小陽同學站在打開的收音機附近,將導線一端與舊干電池負極相連,導線另一端與該電池正極摩擦,如圖所示,從收音機中能聽到“咔咔”的聲音.這說明變化的電流能夠產生電磁波,它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為3×108m/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2.在玻璃瓶里裝一些紅色的水,取一根兩端開口的細玻璃管,讓玻璃管穿過橡皮塞插入水中,塞緊橡皮塞.這樣小明就制成了一個簡易的多功能物理實驗演示器.當把此裝置從山腳帶到山頂時,發(fā)現玻璃管內液面升高(選填“升高”、“降低”或“不變”),原因是大氣壓隨高度的增大而降低;松動橡皮塞,再取一吸管,靠近玻璃管口,通過吸管向右吹氣,如圖所示,發(fā)現玻璃管內液面上升,解釋這一現象用到的物理知識是流體流速越大壓強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3.一瓶氧氣的密度為10kg/m3,質量為20kg,則瓶中氧氣的體積是2m3;若用去一半,則剩余氧氣的密度為5kg/m3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