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初中物理 > 題目詳情
9.某物理興趣小組利用帶有刻度尺的斜面,小車和數值鐘“測量小車的平均速度”,如圖所示,圖中顯示的是他們測量過程中的小車在甲、乙、丙三個位置及其對應時間的情形,顯示時間的格式是“時:分:秒”
(1)請你根據圖示完成如表
小車由甲至乙小車由乙至丙小車由甲至丙
路程S/cm266490
時間t/s246
平均速度v(cm/s)131615
(2)該實驗所用的測量工具是刻度尺和秒表.
(3)實驗中為了方便計時應該使斜面坡度較小(填“大”或“小”).
(4)實驗結論:小車的速度越來越大,小車做加速運動,小車的運動不是勻速運動.

分析 (1)根據圖示刻度尺求出小車的路程,根據圖示鐘表求出小車的運動時間,
由平均速度公式求出小車的平均速度,然后將數據填入表中.
(2)測物體的平均速度,需要用刻度尺測物體的路程,用鐘表(秒表)測物體的運動時間;
(3)實驗中為使實驗測量更加準確,應減小斜面的坡度,使小車下滑速度變小來延長下滑的時間;
(4)如果物體的速度保持不變,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如果物體的速度越來越大,物體做加速運動,如果物體速度越來越小,物體做減速運動.

解答 解:(1)由圖示可知,小車的路程:s乙丙=70.0cm-6.0cm=64.0cm=0.64m,s甲丙=96.0cm-6.0cm=90.0cm=0.9m;
小車的運動時間t甲乙=6s-4s=2s,t甲丙=10s-4s=6s;小車的平均速度v甲乙=$\frac{{s}_{甲乙}}{{t}_{甲乙}}$=$\frac{26cm}{2s}$=13cm/s,
v乙丙=$\frac{{s}_{乙丙}}{{t}_{乙丙}}$=$\frac{64cm}{4s}$=16cm/s,v甲丙=$\frac{{s}_{甲丙}}{{t}_{甲丙}}$=$\frac{90cm}{6s}$=15cm/s;如下表所示.

小車由甲至乙小車由乙至丙小車由甲至丙
路程S/m0.260.640.9
時間t/s246
平均速度v/(m/s)0.130.160.15
(2)該實驗所用的測量工具是:需要用刻度尺測物體的路程,用鐘表(秒表)測物體的運動時間.
(3)實驗中為了方便計時,應使斜面的坡度較小一些,這樣可以減小小車下滑的速度,延長下滑的時間;
(4)由表中實驗數據可知,從乙到丙的速度大于從甲到乙的速度,即從甲到丙,
小車的速度越來越大,小車做加速運動,小車的運動不是勻速運動.
故答案為:(1)如上表所示;(2)刻度尺;秒表;(3);(4)小車的速度越來越大,小車做加速運動,小車的運動不是勻速運動.

點評 本題考查“測小車的平均速度”的實驗,一定學會讀出路程和時間,按平均速度的定義代入v=$\frac{s}{t}$求出平均速度,并掌握實驗中減小誤差的方法,最后一空注意單位的換算.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9.如圖所示,電流表A1的示數為I1,電流表A2的示數為I2,電流表A3的示數為I3,則( 。
A.I1=I2=I3B.I3<I2<I1C.I1=I2+I3D.I1<I2<I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0.氣象工作員為了緩解旱情進行“人工降雨”,則“人工降雨”是利用干冰的(  )
A.熔化時吸熱B.凝華時放熱C.汽化時吸熱D.升華時吸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7.人們常用水給發(fā)動機降溫,這是因為水的比熱容較大,這是通過熱傳遞的方式減小發(fā)動機的內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4.圖甲是“觀察水沸騰”的實驗裝置圖
(1)水沸騰時溫度計示數如圖乙所示,水的沸點是99℃.水的沸點不是100℃,這可能是當地氣壓<(填“>”“=”“<”)標準大氣壓.
(2)在探究結束后,四位同學分別交流展示了自己所繪制的水的溫度和時間關系的曲線,如下圖所示.其中能正確反映實驗過程中水的溫度隨時間變化關系的圖象是B;

(4)通過實驗可得出:水沸騰時要吸收熱量,溫度不變.
(5)某實驗小組從開始加熱到水沸騰的時間過長,怎樣縮短實驗時間,請你給出一條合理化的建議:減少水的質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4.車輪上印有花紋,這是為了在壓力一定時,通過增大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來增大摩擦力;圖中物體A的重力是4.6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眼睛是心靈的窗戶.有關眼睛說法正確的是( 。
A.眼睛的晶狀體相當于凹透鏡
B.物體通過晶狀體所成的像是虛像
C.近視眼看不清遠處的景物,是因為景物的像落在視網膜后方
D.可用凸透鏡來矯正遠視眼視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18.體育鍛煉用的實心“鉛球”質量為4kg,體積是400cm3,通過計算說明這個鉛球“鉛”做的嗎?(已知鉛的密度是11.3×103kg/m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9.1820年丹麥的科學家奧斯特首先發(fā)現了電流周圍存在磁場,1831年英國科學家法拉第發(fā)現了電磁感應現象,這兩個重要現象的發(fā)現,揭示了電和磁之間不可分割的聯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