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guān)習(xí)題
 0  172738  172746  172752  172756  172762  172764  172768  172774  172776  172782  172788  172792  172794  172798  172804  172806  172812  172816  172818  172822  172824  172828  172830  172832  172833  172834  172836  172837  172838  172840  172842  172846  172848  172852  172854  172858  172864  172866  172872  172876  172878  172882  172888  172894  172896  172902  172906  172908  172914  172918  172924  172932  235360 

科目: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9.某同學(xué)利用圖1裝置來研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
(1)實驗前,首先在光具座上正確放置蠟燭、凸透鏡和光屏,還應(yīng)對其進行調(diào)整,使燭焰、凸透鏡和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
(2)如圖1所示,當凸透鏡位于光具座上A處時,恰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則成的是倒立 (選填“正立”或“倒立”)的像.蠟燭燃燒一段時間后,燭焰的像將位于光屏中心的上方.

(3)若將凸透鏡上半部分用不透明物體遮。▓D中未畫出),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C.
A.像也只剩一半
B.不可能成像
C.仍能成像,只是變暗一些
D.仍能成像,只是像上有暗斑
(4)在保持(2)中蠟燭和光屏位置不變的情況下,將凸透鏡向右移到B處(圖中未標出),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成的是縮。ㄟx填“放大”、“縮小”或“等大”)的像.
(5)在上述探究活動中,若已知蠟燭與光屏間的距離為L0,與凸透鏡第一次所在位置A間的距離為L,如圖2所示,則該透鏡焦距f<(選填“>”、“<”或“=”)L,透鏡先后兩次所在位置A、B之間的距離s=L0-2L(用L0、L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8.小明在做“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的實驗,將一塊玻璃豎直架在水平臺上,取兩支完全相同的蠟燭A和B進行實驗,如圖1所示.
(1)為便于觀察,該實驗最好在較黑暗(選填“明亮”或“黑暗”)環(huán)境中進行;
(2)小明點燃玻璃板前的蠟燭A,他應(yīng)該在玻璃板前(選填“前”或“后”)觀察,調(diào)整玻璃板后的蠟燭B的位置,直到看上去B和A的像重合,此時蠟燭B的位置即為蠟燭A的像所在的位置.
(3)若將光屏放在玻璃板后像所在位置,像不能成在光屏上(選填“能”或“不能”).
(4)小明得出“像與物等大”的結(jié)論,可小華認為:像的大小還和鏡子面積的大小有關(guān).在不更換和損壞玻璃板的前提下,你如何開展探究?簡述做法及判斷方法.
做法:拿不透明的書擋住玻璃板前面的一部分,重復(fù)上面的實驗.判斷方法:若同樣大小的蠟燭B還能和像重合,說明像的大小和鏡子面積無關(guān),反之有關(guān).
(5)小明了解到平面鏡是在平板玻璃的背面均勻地鍍上了一層金屬膜制成的(如圖2甲).他有一個疑問:物體是通過鏡子的前面成像還是背面成像?于是他將一支鉛筆的筆尖貼在鏡子上,如圖2乙所示,眼睛從側(cè)面觀察,若發(fā)現(xiàn)筆尖的像和筆尖相隔有一段距離,則說明物體是通過鏡子背面成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7.如圖1是小明在研究水沸騰時的實驗裝置圖.

(1)觀察實驗裝置圖1,操作的錯誤是:溫度計的玻璃泡觸到燒杯底.除圖中所示的器材外,還需要的一個測量工具是秒表.
(2)安裝實驗器材時應(yīng)按照自下而上 (選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順序進行.
(3)小麗觀察到沸騰前和沸騰時水中氣泡上升過程中的兩種情況,如圖2(a)、(b)所示,則圖(a)(選填“(a)”或“(b)”)是水沸騰時的情況.燒瓶中的水沸騰后,停止對水加熱,水停止沸騰,這說明液體沸騰需要吸熱.
(4)小華和小杰雖然選用的實驗裝置相同,但加熱到水開始沸騰的時間不同,他們繪制的水的溫度隨時間變化圖象如圖3所示,a、b兩種圖象不同的原因是水的質(zhì)量不同.
(5)取走酒精燈,將裝有海波的大試管放入上面實驗的熱水中(如圖4).根據(jù)溫度計A和B的示數(shù),繪制了海波和熱水的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象(如圖5).由圖象可知,在第8min時,大試管內(nèi)的海波處于固液共存態(tài)(選填“固”、“液”或“固液共存”),海波是晶體(選填“晶體”或“非晶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6.某同學(xué)在探究物態(tài)變化的實驗中.
(1)如圖所示,將碘錘放入熱水中,觀察到碘錘中固態(tài)碘逐漸消失,紫色的碘蒸氣充滿碘錘,此過程固態(tài)碘發(fā)生的物態(tài)變化是升華(填物態(tài)變化的名稱).
(2)在上述實驗中,小明同學(xué)猜想:固態(tài)碘可能是先變成液體,再變成氣體,因為速度太快,液態(tài)碘出現(xiàn)的時間太短,因而沒有觀察到,為驗證猜想,他查詢了一些資料:通常情況下,碘的熔點是113.5℃,碘的沸點是184.4℃,水的沸點是100℃.請你根據(jù)上述資料分析說明小明的猜想為什么錯誤:熱水溫度低于碘的熔點,碘不可能熔化
(3)小明在燒杯中放入適量的溫水,然后放入一小塊干冰(固態(tài)二氧化碳),此時觀察到水中有大量氣泡產(chǎn)生,同時水面有大量白霧.水中氣泡的主要成份是由二氧化碳(選填“二氧化碳”或“水蒸氣”),水面上大量的白霧是由水蒸氣遇冷液化形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填空題

5.如圖所示,在“探究光的反射規(guī)律”時,把一個平面鏡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張紙板ENF豎直地立在平面鏡上,紙板上的直線ON垂直于鏡面,一束光EO貼著紙板射到平面鏡上,在紙板上會看到反射光線OF.
(1)若將入射光線EO在紙板平面內(nèi)繞O點逆時針方向轉(zhuǎn)動,則反射光線OF將會順時針方向轉(zhuǎn)動(選填“順”或“逆”).當光線EO與平面鏡夾角為30o時,則反射角為60°;
(2)若將NO右側(cè)紙板繞NO向后折,使左右紙板不在同一平面上,我們在右側(cè)紙板上沒有看到反射光,此時有(選填“有”或“沒有”)反射光存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填空題

4.小明發(fā)現(xiàn):瓶底留有水的密閉礦泉水瓶,靜置幾天后,內(nèi)壁上布滿了小水珠.瓶內(nèi)的水變成小水珠經(jīng)歷的物態(tài)變化過程為:先汽化(填物態(tài)變化的名稱),后液化(填物態(tài)變化的名稱).將分別裝有熱水和冰水的兩只玻璃杯,在室內(nèi)放置一段時間,兩杯壁都會出現(xiàn)小水珠,其中在內(nèi)壁出現(xiàn)水珠的是裝有熱水玻璃杯(選填“熱水”或“冷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選擇題

3.下列溫度最接近22℃的是(  )
A.健康的成年人體溫B.江陰市冬季最低氣溫
C.冰水混合物的溫度D.讓人感覺溫暖舒適的室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2.某小組同學(xué)在探究“物體從高空下落時收尾速度與什么因素有關(guān)”時,用小球作為理想化模型來代替生活中的不規(guī)則物體作為研究對象進行探究.同學(xué)們于是選取5個不同的小球進行實驗,在相同環(huán)境條件下,分別從一定高度(足夠高)由靜止下落,來探究小球從高空下落時的收尾速度與哪些因素有關(guān).
【獲取證據(jù)】相關(guān)測量數(shù)據(jù)見表:
小球編號12345
小球質(zhì)量m(g)255545
小球半徑r(m)0.050.050.100.250.15
小球的收尾速度v(m/s)1640101.6
【得出結(jié)論】
(1)比較1、2號小球的相關(guān)實驗數(shù)據(jù),可以得到的結(jié)論是在該實驗條件下,半徑相同的小球從高空落下時的收尾速度隨質(zhì)量的增大而增大.
【拓展應(yīng)用】
(2)根據(jù)表中數(shù)據(jù),推測5號小球的收尾速度v=40m/s.
(3)請你結(jié)合上述探究,解釋“跳傘運動員打開降落傘后比打開降落傘前收尾速度小”的原因是打開降落傘后半徑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1.小明在做“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實驗時,凸透鏡的位置固定不動,實驗操作規(guī)范.在圖甲所示位置時,燭焰恰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

(1)這個像的成像原理與照相機(選填“放大鏡”、“投影儀”或“照相機”)相同,根據(jù)如圖所示的情形,則凸透鏡的焦距可能是B.
A. 5cm    B.10cmC.15cm   D.20cm
(2)若將蠟燭向右移動少許,則應(yīng)將光屏向右(選填“左”或“右”)移動才能再次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此時像的大小比剛才的像要大些.通過實驗觀察可知,在圖乙中左邊的蠟燭通過凸透鏡不可能形成的像是B.(填“ABCD”對應(yīng)的符號)
(3)再在凸透鏡左側(cè)附近放置一近視眼鏡(圖中未畫出),這時需要將光屏向右(選填“左”或“右”)移動才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
(4)實驗中當物距u等于焦距f時,某同學(xué)卻發(fā)現(xiàn)在光屏一側(cè)透過凸透鏡看到了燭焰正立放大的像.對此下列解釋合理的是B.
A.因為燭焰有一定的寬度,實際上它的某些部分到凸透鏡的距離稍大于焦距
B.因為燭焰有一定的寬度,實際上它的某些部分到凸透鏡的距離稍小于焦距
C.這是燭焰發(fā)出的光經(jīng)凸透鏡表面反射形成的像
(5)為了粗測凸透鏡的焦距,小明上午第二課下課后,將凸透鏡與水平地面平行放置,調(diào)節(jié)凸透鏡到地面的距離,直至地面上出現(xiàn)一個最小的亮點,小明認為此點就是凸透鏡焦點的位置.旁邊的同學(xué)卻告訴他,這個亮點不是凸透鏡的焦點位置,其理由是凸透鏡沒有正對太陽光放置(太陽光沒有平行于主光軸入射到凸透鏡上).
(6)下列關(guān)于生活實際應(yīng)用的描述中,說法中正確的是D 
A.發(fā)現(xiàn)無論怎樣移動三者位置都找不到燭焰的像,可能是凸透鏡選擇的焦距太小了
B.實驗過程中,蠟燭因燃燒而變短,則燭焰在光屏上的像會下移
C.實驗時有個小飛蟲停在凸透鏡表面,則光屏上所成實像將被遮擋一部分
D.取一只與原實驗中焦距相同但鏡面直徑較小的凸透鏡,替代原來的凸透鏡再次實驗,所成的像與原來的像相比,像大小沒有變化但是變暗一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20.在探究熱現(xiàn)象的實驗中,小明用燒杯、試管、溫度計、圓底燒瓶等器材進行了如下實驗.
(1)小明用圖甲所示的裝置“探究冰熔化時溫度的變化規(guī)律”,根據(jù)實驗數(shù)據(jù)繪制了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象,如圖乙所示,比較圖乙中BC段與CD段可知,該物質(zhì)在BC段處于固液共存(選 填“固體”“液體”或“固液共存”)狀態(tài),此過程中物質(zhì)的溫度不變(選填“增加”“減少”或“不變”).

(2)在“觀察水的沸騰”的實驗中:
①請你指出圖丙中實驗操作錯誤之處是溫度計的玻璃泡接觸了燒杯的底部.改正錯誤后,繼續(xù)實驗.當水溫升高到90℃時,每隔1min記錄一次水的溫度,直到水沸騰后再持續(xù)幾分鐘為止.數(shù)據(jù)記錄如表:
時間/min012345678
溫度/℃9092949898989898
②第3min溫度計示數(shù)如圖丁所示,此時水的溫度是96℃;上面戊圖中的a(填“a”或“b”)是水在沸騰時的情況.
③水在沸騰過程中,溫度將不變(填“升高”、“降低”或“不變”),有同學(xué)認為為了方便讀出溫度計的示數(shù),將溫度計從沸水中拿出來進行觀察讀數(shù),則會導(dǎo)致所測溫度偏低(填“高”或“低”).
(3)生活中使用的電烙鐵的烙鐵頭是一種合金.所謂合金就是不同金屬(也包括一些非金屬)在熔化過程中形成的一種融合物或冷卻后的固態(tài).如表列出了幾種金屬的熔點和沸點(在標準大氣壓下),其中難以與表中其他金屬形成合金的是鋅.
金屬
熔點∕℃15351083419.59621064
沸點∕℃2750256790722122807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xí)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