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鳥類有候鳥和留鳥之分,終年生活在同一個地區(qū)的鳥稱為留鳥,隨季節(jié)而遷徙的鳥稱為候鳥。候鳥又有夏候鳥與冬候鳥之分,夏候鳥是春季飛來觀測地度夏繁殖,深秋又飛往原地越冬,至次年春季又飛臨該地繁殖的鳥類。冬候鳥是秋季飛來觀測地越冬,次年春季飛往原地繁殖,待幼鳥長大后,至次年秋季又飛臨該地越冬的鳥類。下圖示意某山地鳥類居留類型與海拔梯度變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除觀測地外,與夏候鳥的另一棲居地相比,冬候鳥的另一棲居地
A. 位置偏北 B. 晝長更長
C. 氣溫更低 D. 降水偏少
【2】海拔200米左右的鳥類種數比海拔500米處少,主要原因可能是
A. 食物來源少 B. 受人類的影響大
C. 氣候濕熱 D. 光照少,孵化條件差
【答案】
【1】C
【2】B
【解析】
【1】本題以某山地鳥類居留類型與海拔梯度變化方面的資料為載體,要求考生分析兩種候鳥的另一棲居地的區(qū)域特征和區(qū)域差異,考查考生獲取和解讀地理信息并進行比較和分析的能力。
夏候鳥在另一棲居地越冬,說明另一棲居地冬季比該地溫暖,其緯度應該比觀測地低;冬候鳥在觀測地越冬,說明其另一棲居地比觀測地冷,其緯度應該比觀測地高,故C項正確。但兩地的降水情況具有不確定性,D項錯誤;A項對北半球而言正確,對南半球而言是錯誤的;B項對當地夏季而言正確,對冬季而言是錯誤的。故答案選C項。
【2】本題以海拔200米左右和500米處的鳥類種數差異為背景,要求學生分析導致這種差異的原因,意在考查考生獲取和解讀圖像信息并據此進行綜合分析的能力。海拔200米左右的地區(qū)河湖濕地多,鳥類的食物來源更多,A項錯;光照條件對鳥類的孵化條件影響不大,D項錯;200米與500米的高差產生的氣候差異很小,不足以影響鳥類的棲居情況,C錯誤;但200米左右的地區(qū)人類的生產生活活動頻繁,對鳥類的生活驚擾多,故鳥類的種數偏少,B正確。故答案選B項。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坐地日行八萬里,巡天遙看一千河!背鲎悦珴蓶|的《七律·送瘟神》,意思是人們住在地球上,因地球自轉,于不知不覺中,一日已行了八萬里路。地球赤道全長四萬公里,合八萬華里。地球在天空轉動,所以住在地球上的人們也在“巡天”。一千河,泛指宇宙中很多的星河。由此,“浮想聯翩”的作者從農村的災難轉到同天上的牛郎談話。晨昏圈和赤道都是大圓。讀圖完成下列問題。
【1】通常我們把地球視作正球體,圖示陰影區(qū)為夜,
其余為晝。圖中PM弧線長度大約為
A. 10000km B. 20000km C. 30000km D. 40000km
【2】圖示日期,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A. F地再過約9小時日出
B. P點太陽高度角為0°
C. 青城山正值避暑旺季
D. E在N東南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中圖a為北半球海平面某區(qū)域圖,圖b示意沿甲乙線的氣壓變化,圖c示意沿丙丁線的氣壓變化。據此回答下列問題。
【1】根據圖示信息推斷,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 甲地降水概率小于乙地
B. 丙地近地面氣壓小于丁地
C. 丙地近地面風速大于丁地
D. 甲地氣溫日較差小于乙地
【2】未來幾天,乙地將要經歷的天氣變化過程最有可能是
A. 氣溫降低,刮風下雨 B. 氣壓降低,天氣轉晴
C. 連續(xù)陰雨,風力加大 D. 濕度增加,風和日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所示為伊比利亞半島,位于歐洲西南部。讀圖回答下列各題。
【1】關于圖中甲、乙兩地氣候特征及其成因的敘述,正確的是
A. 受信風影響,兩地夏季降水較少 B. 受緯度影響,兩地冬季氣候溫和
C. 受地形影響,甲地氣溫年較差高于乙地 D. 受西風影響,甲地年降水量小于乙地
【2】關于圖示地區(qū)自然環(huán)境特征的敘述,正確的是
A. 海洋溫暖廣闊,珊瑚礁發(fā)育良好 B. 地形復雜多樣,風成地貌廣布
C. 植被覆蓋率高,以常綠闊葉林為主 D. 地勢高差較大,河流流程較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某中學地理興趣小組開展關于“青藏高原”的研究性學習活動。他們通過網絡搜索,查閱到下列相關材料。
材料一 “當你在上海、杭州等地享受著溫和濕潤的海洋季風時,可曾想到,大約在3 000萬年前,長江中下游是一片炎熱干旱的地區(qū),就像現今的非洲撒哈拉大沙漠一樣!
材料二
根據以上材料,結合相關知識,興趣小組展開了研究。請你參與他們的研究。
(1)結合所學知識,你認為青藏高原隆起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2)青藏高原的隆起與其周圍大氣的熱力差異形成了冬夏相反的高原季風。根據熱力環(huán)流形成原理,請你判斷材料2中高原季風環(huán)流出現的季節(jié):A圖表示________
(3)青藏高原隆起對東亞氣候產生了深刻影響:一是高原季風環(huán)流方向與____________差異形成的季風環(huán)流方向一致,兩者疊加,使得東業(yè)季風環(huán)流勢力加強;二是青藏高原的隆起,迫使________東移南下,使長江中下游地區(qū)冬季氣溫降低。
(4)有人認為“3 000萬年前,長江中下游是一片炎熱干旱的地區(qū),就像現今的非洲撒哈拉大沙漠一樣”。你是否同意該觀點,請說出你的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題文)下圖所示地區(qū)是世界上經濟高度發(fā)達的地區(qū)之一。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甲國政府積極支持風能發(fā)電的研究和開發(fā),技術日臻成熟,風電已占全國發(fā)電量的20%。
材料二:乙國領先科學技術,走高效特色農業(yè)之路,花卉品種不斷增多,質量不斷提高,競爭力不斷增強。目前該國在世界鮮花市場的占有率已達60%以上,成為名副其實的“鮮花王國”。
(1)說出圖示區(qū)域的地形特征。
(2)說明甲國大力發(fā)展風能發(fā)電的主要原因。
(3)分析乙圖成為“鮮花王國”的主要區(qū)位條件。
(4)從河流水文特征和社會經濟特點闡述圖示區(qū)域大力開發(fā)河流航運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地理—選修6:環(huán)境保護】
長江源區(qū)是我國重要的高寒草甸分布區(qū),也是冬蟲夏草(一種昆蟲與真菌的結合體,有“軟黃金”之美譽)的重要產地,每年夏季,常有龐大的人流涌入該地掠奪性采挖冬蟲夏草。下圖為長江源及周邊區(qū)域圖。
指出長江源區(qū)掠奪性采挖冬蟲夏草對當地生態(tài)環(huán)境的不利影響及其應對措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環(huán)境保護】閱讀資料,完成下列要求。
電子廢棄物,俗稱“電子垃圾”,是指被廢棄不再使用的電器或電子設備,主要包括電冰箱、空調、洗衣機、電視機等家用電器和計算機、手機等通訊電子產品的淘汰品。這些電子廢棄物中,含有砷、汞、銅、鋁、釵、錫、鉛、鎘等多種金屬及其他多種持久降和生物累積性的有毒物質等。
電子廢棄物已經成為新的環(huán)境公害,請闡述其危害并提出綜合防治的主要措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中P、Q均為我國向日葵生產區(qū)。其中P生產區(qū)是我國重要的葵花籽生產基地,其生的葵花籽籽大、粒滿、營養(yǎng)豐富,滿足我國95%的市場需求,并有大量出口。Q生產區(qū)只作為觀賞性種植,種植在農業(yè)生態(tài)園中,該地所產葵花籽籽小、粒癟,病蟲害多,市場價值不大,但其單位面積的綜合收入比P生產區(qū)高。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1】P生產區(qū)生產葵花籽的優(yōu)勢區(qū)位條件有
①降水豐富②光照充足③生長期晝夜溫差大④冬季寒冷,病蟲害少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2】Q生產區(qū)單位面積的綜合收入比P生產區(qū)高的原因可能是
A. 與旅游業(yè)相結合,附加值高 B. 做成鮮切花銷售,銷量大
C. 葵花苗的市場需求大,售價高 D. 進行產品深加工,銷量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