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已知濃度的鹽酸滴定未知濃度的氫氧化鈉溶液時,下列實驗操作會引起測定結果偏高的是:①用天平稱量NaOH固體時,將NaOH放在右盤,砝碼放在左盤,并移動游碼使之平衡.②滴定前有氣泡,滴定終點無氣泡.③用蒸餾水洗凈錐形瓶后盛入待測NaOH溶液進行滴定.④用蒸餾水洗凈酸滴定管后盛入標準鹽酸進行滴定.⑤滴定終點讀取酸滴定管數(shù)據(jù)時,仰視刻度線.(  )
A、①⑤B、②④⑤
C、②③④⑤D、①②③④⑤
考點:中和滴定
專題:實驗評價題
分析:根據(jù)c(堿)=
c(酸)×V(酸)
V(堿)
判斷不當操作對相關物理量的影響,以此判斷濃度的誤差.
解答: 解:①使用天平時左碼右物測量值比實際值偏小,配成溶液濃度偏低,造成V(標準)偏小,根據(jù)c(堿)=
c(酸)×V(酸)
V(堿)
,可知C(堿)偏小,故①錯誤;
②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氣泡,滴定后消失,會導致測定標準液體積偏大,測定值偏高,故②正確;
③NaOH溶液進入錐形瓶后,決定滴定結果的只有NaOH的物質(zhì)的量,錐形瓶內(nèi)有少量蒸餾水對待測液的物質(zhì)的量沒有影響,所以不影響測定結果,故③錯誤;
④用蒸餾水洗凈酸滴定管后盛入標準鹽酸,則鹽酸被稀釋,造成V(酸)偏大,根據(jù)c(堿)=
c(酸)×V(酸)
V(堿)
,可知C(堿)偏大,故④正確;
⑤仰視刻度線則讀數(shù)偏大,造成V(酸)偏大,根據(jù)c(堿)=
c(酸)×V(酸)
V(堿)
,可知C(堿)偏大,故⑤正確;
故選:B.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了中和實驗操作以及誤差分析,分析誤差時要看是否影響標準體積的用量,若標準體積偏大,結果偏高;若標準體積偏小,則結果偏;若不影響標準體積,則結果無影響,題目難度中等.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分析下面的能量變化示意圖,下列熱化學方程式正確的是( 。
A、2A(g)+B(g)═2C(g)△H=a(a<0)
B、2C(g)═2A(g)+B(g)△H=a(a<0)
C、2A+B═2C△H=a(a>0)
D、2C═2A+B△H=a(a<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用一種試劑除去下列物質(zhì)中的雜質(zhì),寫出所用試劑及反應的離子方程式
(1)HCl(BaCl2)試劑:
 
,離子方程式:
 

(2)NaHCO3(Na2CO3)試劑:
 
,離子方程式:
 

(3)Fe(Al)試劑:
 
,離子方程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有機物的結構簡式書寫正確的是( 。
A、TNT 
B、硬脂酸甘油酯
C、乙酸甲酯  CH3OOCCH3
D、3-甲基丁醛  (CH32CHCH2C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以輝銅礦為原料火法煉銅,其原理是:2Cu2S+3O2→2Cu2O+2SO2  Cu2S+2Cu2O→6Cu+SO2↑將含3molCu2S的輝銅礦與一定量的空氣(氮氣、氧氣的體積比4:1)在密閉容器中充分反應(假設各步反應都完全),得到單質(zhì)銅3mol,求所得氣體中的二氧化硫的體積分數(sh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圖Ⅰ是NO2(g)+CO(g)?CO2(g)+NO(g)反應過程中能量變化示意圖.一定條件下,在固定容積的密閉容器中該反應達到平衡狀態(tài).當改變其中一個條件X,Y隨X的變化關系曲線如圖Ⅱ,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
A、該反應的焓變△H=+234 kJ?mol-1
B、若X表示體系的壓強,則Y表示的可能是NO2的轉(zhuǎn)化率
C、若X表示溫度則Y表示的可能是CO2物質(zhì)的量濃度
D、增大CO的起始濃度,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反應熱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用已知濃度的鹽酸滴定某未知濃度的氫氧化鈉溶液,根據(jù)實驗回答:
(1)準確稱取4.1g燒堿樣品,所用儀器除藥匙外還有
 

(2)將樣品配成250mL待測液,需要的儀器除燒杯、玻璃棒、還有
 

(3)取10.00mL待測液,用
 
量取.
(4)用0.2010mol?L-1標準鹽酸滴定待測燒堿溶液,滴定時左手
 
,右手
 
,兩眼注視
 
,直到滴定終點.
(5)所選用的指示劑為
 
,滴定終點的現(xiàn)象:
 

(6)下列操作可能使測定結果如何?(填寫偏高、偏低、無影響)
①酸式滴定管在裝液前未用標準鹽酸溶液潤洗2次~3次.
 

②開始實驗時,酸式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氣泡,在滴定過程中,氣泡消失.
 

③滴定過程中,錐形瓶內(nèi)溶液立即褪成無色且顏色不再變紅.
 

④達到滴定終點時,俯視溶液凹面最低點讀數(sh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已知A、B、C、D為氣體,E、F為固體,G是氯化鈣,它們之間的轉(zhuǎn)換關系如圖所示:
(1)D的化學式(分子式)是
 
,E的化學式(分子式)是
 

(2)A和B反應生成C的化學方程式是
 

(3)C和D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現(xiàn)象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斷腸草(Gelsemium)為中國古代九大毒藥之一,據(jù)記載能“見血封喉”,現(xiàn)代查明它是葫蔓藤科植物葫蔓藤,其中的毒素很多,下列是分離出來的四種毒素的結構簡式,下列推斷正確的是( 。
A、②中所含官能團種類比③中多
B、①、④互為同系物
C、①、②、③、④均能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
D、等物質(zhì)的量②、③分別在足量氧氣中完全燃燒,前者消耗氧氣比后者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