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已知:pOH=-lgc(OH-),溫度為T℃時,向20.00mL 0.01mol·L-1氨水中滴入0.10mol·L-1的鹽酸(不考慮溶質(zhì)揮發(fā)),溶液的pH和pOH與加入鹽酸體積關系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曲線PJN表示溶液中pH的變化
B. 若M點水的電離程度與Q點相等,則Q點一定符合c(Cl-)>c(NH4+)+c(NH3·H2O)
C. M、P兩點的數(shù)值之和a+b=14
D. pH與pOH交叉點J對應的V(鹽酸)=20.00mL
【答案】B
【解析】
溫度為T℃時,向20.00mL 0.01mol·L-1氨水中滴入0.10mol·L-1的鹽酸,發(fā)生反應為:NH3H2O+HCl═NH4Cl+ H2O ,化學計量點時,恰好生成NH4Cl,NH4Cl水解使溶液顯酸性,結(jié)合圖象分析。
溫度為T℃時,向20.00mL 0.01mol·L-1氨水中滴入0.10mol·L-1的鹽酸,發(fā)生反應為:NH3H2O+HCl═NH4Cl+ H2O ,化學計量點時,恰好生成NH4Cl,NH4Cl水解使溶液顯酸性。
A.酸滴入堿中,溶液的pH逐漸減小,pOH逐漸增大,故曲線PJN為pOH變化曲線,而曲線MJQ則為pH變化曲線,故A錯誤;
B. 酸或堿抑制水電離,含有弱離子的鹽促進水電離,J點為中性溶液,則M點中pH>pOH,溶液呈堿性,Q點pH<pOH,溶液呈酸性,若M點水的電離程度與Q點相等,則Q點不可能是NH4Cl溶液[若為NH4Cl溶液存在物料守恒關系c(Cl-)=c(NH4+)+c(NH3·H2O)],應為NH4Cl和HCl混合溶液,則Q點一定符合c(Cl-)>c(NH4+)+c(NH3·H2O),故B正確;
C. 常溫時,水的離子積Kw=1.0×10-14,M、P兩點為滴定過程中相同時刻同一溶液的pH與pOH,故a+b=pH+pOH=-lgKw=14,即M、P兩點的數(shù)值之和a+b=14,但溫度若不是常溫,Kw不同,a+b14,故C錯誤;
D. J點pH=pOH,c(H+)=c(OH-),溶液呈中性,故氨水過量,即J點表示V(鹽酸) <20.00mL,故D錯誤。
故選B。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甲醇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利用煤化工中生產(chǎn)的CO、CO2和H2可制取甲醇等有機物,發(fā)生的反應有:
①CO(g)+2H2(g)CH3OH(g) △H1=-99kJ·mol-1
②CO2(g)+3H2(g)CH3OH(g)+H2O(g) △H2
相關物質(zhì)的化學鍵鍵能數(shù)據(jù)如下:
化學鍵 | C=O(CO2) | H—H | C—O | H—O | C—H |
E/(kJ·mol-1) | 803 | 436 | 343 | 465 | 413 |
(1)該反應△H2=___________。
(2)關于反應①下列說法,正確的是___________。
A.該反應在任何溫度下都能自發(fā)進行
B.升高溫度,正反應速率增大,逆反應速率減小
C.使用催化劑,不能提高CO的轉(zhuǎn)化率
D.增大壓強,該反應的化學平衡常數(shù)不變
(3)在某溫度下,將1.0moCO與2.0molH2充入2L的空鋼瓶中,發(fā)生反應①,在第5min時達到化學平衡狀態(tài),此時甲醇的物質(zhì)的量分數(shù)為0.1。在第10min、20min時分別改變反應條件,甲醇的濃度在不同條件下的變化狀況如下圖所示:
①從反應開始到5min時,生成甲醇的平均速率為___________。
②H2的平衡轉(zhuǎn)化率α=___________%,化學平衡常數(shù)K=___________。
③1min時,υ正___________υ逆(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④1mim時υ正___________4min時υ逆(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⑤比較甲醇在7~8min、12~13min和25~27min時平均反應速率[平均反應速率分別以υ(7~8)、υ(12~13)、υ(25~27)表示的大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若將鋼瓶換成同容積的絕熱容器,重復上述試驗,平衡時甲醇的物質(zhì)的量分數(shù)___________0.1。(填“>”、“<”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1)甲烷重整是先進的制氫方法,包含甲烷氧化和蒸汽重整。向反應系統(tǒng)同時通入甲烷、氧氣和水蒸氣,發(fā)生的主要化學反應有:
反應過程 | 化學方程式 | 焓變ΔH(kJ·mol-1) |
甲烷 氧化 | CH4(g)+2O2(g)=CO2(g)+2H2O(g) | ΔH1 |
CH4(g)+O2(g)=CO2(g)+2H2(g) | -322.0 | |
蒸汽 重整 | CH4(g)+H2O(g)=CO(g)+3H2(g) | +206.2 |
CH4(g)+2H2O(g)=CO2(g)+4H2(g) | +165.0 |
①反應CO(g)+H2O(g)=CO2(g)+H2(g)的ΔH=________kJ·mol-1。
②甲烷的燃燒熱為ΔH2,則ΔH2________ΔH1(填“>”“=”或“<”)。
(2)二氧化碳是地球溫室效應的罪魁禍首,目前人們處理二氧化碳的方法之一是使其與氫氣合成為甲醇,甲醇是汽車燃料電池的重要燃料。已知氫氣、甲醇燃燒的熱化學方程式:
2H2(g)+O2(g)=2H2O(l) ΔH=-570 kJ·mol-1�、�
CH3OH(l)+O2(g)=CO2(g)+2H2O(l) ΔH=-726.0 kJ·mol-1 ②
寫出二氧化碳與氫氣合成甲醇液體的熱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
(3)有科技工作者利用稀土金屬氧化物作為固體電解質(zhì)制造出了甲醇空氣燃料電池。這種稀土金屬氧化物在高溫下能傳導O2-。
①這個電池的正極發(fā)生的反應是_______;負極發(fā)生的反應是________。
②在稀土氧化物的固體電解質(zhì)中,O2-的移動方向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有關實驗裝置、操作,不能實現(xiàn)相應實驗目的的是
A | B | C | D | |
裝置 | ||||
目的 | 用KOH溶液除去溴苯中單質(zhì)溴 | 證明濃硫酸有脫水性、強氧化性 | 先出現(xiàn)白色沉淀,后出現(xiàn)磚紅色沉淀,證明Ksp(AgCl)< Ksp(Ag2CrO4) | 不能通過觀察水能否全部流下來判斷裝置氣密性 |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用鐵、氧化銅、稀硫酸、氫氧化鈉溶液和硫酸銅溶液五種物質(zhì)構(gòu)成了如下圖所示的關系網(wǎng)絡(圖中的“——”表示相連的兩種物質(zhì)常溫下能發(fā)生反應)。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甲可能為氫氧化鈉溶液B.乙可以使紫色石蕊溶液變紅
C.丙和丁的反應一定是置換反應D.戊一定是氧化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中學化學學習過的一些氣體可以用如圖裝置分別制取、干燥和收集,燒杯中的NaOH溶液用于吸收尾氣。根據(jù)要求回答以下問題。
(1)請分析能用該裝置制取、干燥、收集和吸收的氣體對反應物、反應條件及氣體性質(zhì)必須符合的要求:
①對反應物的要求:____________;
②對反應條件的要求:___________;
③對生成氣體性質(zhì)的要求:___________。
(2)實驗室用高錳酸鉀和濃鹽酸在如圖裝置中制取氯氣。請回答:
①B中盛放的藥品名稱是_____;
②C中的現(xiàn)象是________;若C中出現(xiàn)______的現(xiàn)象時,說明反應中沒有氯氣生成。
③NaOH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常溫下,在10 mL 0.1 mol·L-1 Na2CO3溶液中逐滴加入0.1 mol·L-1 HCl溶液,溶液的pH逐漸降低,此時溶液中含碳微粒的物質(zhì)的量分數(shù)變化如圖所示(CO2因逸出未畫出,忽略因氣體逸出引起的溶液體積變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在0.1 mol/L Na2CO3溶液中:c(Na+)+c(H+)=c(CO32-)+c(HCO3-)+c(OH-)
B. 當溶液的pH為7時,溶液的總體積為20 mL
C. 在B點所示的溶液中,濃度最大的陽離子是Na+
D. 在 A點所示的溶液中:c(CO32-)=c(HCO3-)>c(H+)>c(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碘和鐵均是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
(1)海帶中含有豐富的以碘離子形式存在的碘元素。在實驗室中,從海藻中提取碘的流程如下:
①上述流程中涉及下列操作,其中錯誤的是________________(填標號)。
A.將海藻灼燒成灰
B.過濾含I-溶液
C.下口放出含碘的苯溶液
D.分離碘并回收苯
②寫出步驟④發(fā)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要證明步驟④所得溶液中含有碘單質(zhì),可加入___________________(填試劑名稱),觀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現(xiàn)象)說明溶液中存在碘。
(2)探究鐵與稀硝酸的反應。用5.6gFe粉和含有0.3 mol HNO3的稀硝酸進行實驗,若兩種物質(zhì)恰好完全反應,且HNO3只被還原成NO�;卮鹣铝袉栴}:
①Fe粉與稀硝酸反應生成硝酸鐵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反應結(jié)束后的溶液中Fe3+、Fe2+的物質(zhì)的量之比n(Fe3+):n(Fe2+)=_________________。
③標準狀況下,生成NO氣體的體積為_________________L(保留兩位小數(sh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關于有機物性質(zhì)的敘述錯誤的是( )
A. 甲烷和氯氣在光照條件下反應產(chǎn)生油狀液滴
B. 苯和乙醇均能使酸性高錳酸鉀溶液褪色
C. 乙醇催化氧化能生成乙醛
D. 乙烯、苯分子中的所有原子均共面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quán)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