鎳電池廣泛應用于混合動力汽車系統(tǒng),電極材料由Ni(OH)2、碳粉、氧化鐵等涂覆在鋁箔上制成.由于電池使用后電極材料對環(huán)境有危害,某興趣小組對該電池電極材料進行資源回收研究,設計實驗流程如下:

已知:①NiCl2易溶于水,F(xiàn)e3+不能氧化Ni2+
②已知實驗溫度時的溶解度:NiC2O4>NiC2O4?HO>NiC2O4?2H2O
③Ksp[Ni(OH)2]=5.0×10-16,Ksp(NiC2O4)=4.0×10-10
回答下列問題:
(1)酸溶后所留殘渣的主要成分為
 
(填物質(zhì)名稱).
(2)用NiO調(diào)節(jié)溶液的pH,析出沉淀的成分為
 
(填化學式).
(3)寫出加入Na2C2O4溶液后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4)寫出加入NaOH溶液所發(fā)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
 

(5)電解過程中陰極反應式
 
,沉淀Ⅲ可被電解所得產(chǎn)物之一氧化,寫出氧化反應的離子方程式:
 

(6)鐵鎳蓄電池,放電時總反應為:Fe+Ni2O3+3H2O=Fe(OH)2+2Ni(OH)2,下列有關該電池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電池的電解液為堿性溶液,正極為Ni2O3、負極為Fe
B.電池放電時,負極反應為Fe+2OH--2e-=Fe(OH)2
C.電池充電過程中,陰極附近溶液的pH降低
D.電池充電時,陽極反應為2Ni(OH)2+2OH--2e-=Ni2O3+3H2O.
考點:物質(zhì)分離和提純的方法和基本操作綜合應用,原電池和電解池的工作原理
專題:
分析:廢舊鎳電池電極材料由Ni(OH)2、碳粉、氧化鐵等涂覆在鋁箔上制成,流程分析可知,酸溶過程中Ni(OH)2、氧化鐵及Al與鹽酸反應,濾渣為碳,過濾得到濾液,加入NiO調(diào)節(jié)溶液PH,將鐵離子、鋁離子轉化為Fe(OH)3、Al(OH)3沉淀,過濾得到濾液中加入草酸鈉溶液反應生成NiC2O4晶體,向過濾2中加入NaOH溶液,NiC2O4?2H2O轉化為Ni(OH)2,濾液電解生成氯氣和堿,最終氫氧化鎳被氯氣氧化得到Ni(OH)3
解答: 解:廢舊鎳電池電極材料由Ni(OH)2、碳粉、氧化鐵等涂覆在鋁箔上制成,流程分析可知,酸溶過程中Ni(OH)2、氧化鐵及Al與鹽酸反應,濾渣為碳,過濾得到濾液,加入NiO調(diào)節(jié)溶液PH,將鐵離子、鋁離子轉化為Fe(OH)3、Al(OH)3沉淀,過濾得到濾液中加入草酸鈉溶液反應生成NiC2O4晶體,向過濾2中加入NaOH溶液,NiC2O4?2H2O轉化為Ni(OH)2,濾液電解生成氯氣和堿,最終氫氧化鎳被氯氣氧化得到Ni(OH)3
解:(1)碳粉不溶于水、酸,酸溶后所留殘渣的主要成份為碳粉,
故答案為:碳粉;
(2)用NiO調(diào)節(jié)溶液的pH,先生成Fe(OH)3沉淀,然后生成Al(OH)3沉淀,
故答案為:Fe(OH)3、Al(OH)3;
(3)NiCl2可與Na2C2O4反應生成NiC2O4?2H2O和NaCl,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NiCl2+Na2C2O4+2H2O═NiC2O4?2H2O↓+2NaCl,
故答案為:NiCl2+Na2C2O4+2H2O═NiC2O4?2H2O↓+2NaCl;
(4)加入NaOH溶液,NiC2O4?2H2O轉化為Ni(OH)2,離子方程式為:NiC2O4+2OH-?Ni(OH)2+C2O42-,
故答案為:NiC2O4+2OH-?Ni(OH)2+C2O42-;
(5)過濾1中加入草酸鈉溶液后過濾,得到的濾液中含有NaCl,電解過程中陰極反應式為:2H2O+2e-═H2↑+2OH-,沉淀Ⅲ為Ni(OH)2,被氯氣氧化得到Ni(OH)3,該氧化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2Ni(OH)2+2OH-+Cl2═2Ni(OH)3+2Cl-
故答案為:2H2O+2e-═H2↑+2OH-;2Ni(OH)2+2OH-+Cl2═2Ni(OH)3+2Cl-
(6)鐵鎳蓄電池,放電時總反應為:Fe+Ni2O3+3H2O=Fe(OH)2+2Ni(OH)2
A.反應后產(chǎn)物有氫氧化物,可得電解液為堿性溶液,由放電時的反應可以得出鐵做還原劑失去電子,Ni2O3做氧化劑得到電子,即正極為Ni2O3、負極為Fe,故A正確;
B.根據(jù)總反應Fe+Ni2O3+3H2O=Fe(OH)2+2Ni(OH)2,可以判斷出鐵鎳蓄電池放電時Fe作負極,發(fā)生氧化反應,為還原劑,失電子生成Fe2+,堿性電解質(zhì)中最終生成Fe(OH)2,負極反應為:Fe+2OH--2e-=Fe(OH)2,故B正確;
C.充電可以看作是放電的逆過程,即陰極為原來的負極,所以電池放電時,負極反應為:Fe+2OH--2e-=Fe(OH)2,所以電池充電過程時陰極反應為:Fe(OH)2+2e-=Fe+2OH-,因此電池充電過程中陰極附近溶液的pH會升高,故C錯誤;
D.充電時,陰極發(fā)生:Fe(OH)2+2e-=Fe+2OH-,陽極發(fā)生:2Ni(OH)2+2OH--2e-=Ni2O3+3H2O,故D正確,
故選:C.
點評:本題考查化學工藝流程、物質(zhì)的分離提純、沉淀轉化、電化學原理等,關鍵是對工藝流程的理解,需要學生具備扎實的基礎與遷移運用能力,難度中等.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將鐵片和碳棒按圖所示方式插入硫酸銅溶液中,電流計指針發(fā)生偏轉.下列針對該裝罝的說法,正確的是(  )
A、碳棒是正極
B、該裝置能將電能轉化為化學能
C、外電路中電流由鐵片流出經(jīng)過電流計流向碳棒
D、該裝置的總反應為:2Fe+3Cu2+=2Fe3++3Cu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有關化學用語的表示方法中錯誤的是(  )
A、Na2O2的電子式:
B、K+的結構示意圖:
C、甲烷的比例模型:
D、丙烷分子的結構簡式:CH3-CH2-CH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為合成聚合物F的路線圖:
已知:
請根據(jù)以上信息,回答下列問題:
(1)A中含有官能團(不考慮苯環(huán),下同)名稱是
 
,C的系統(tǒng)命名為
 

(2)B+D→E的反應類型是
 
,檢驗B中所含官能團所用的試劑有
 

(3)C生成D的反應化學方程式為
 
,如果C與NaOH的醇溶液反應,則生成的有機物的結構簡式為
 

(4)G物質(zhì)的相對分子質(zhì)量比  的相對分子質(zhì)量大2,則符合下列條件的G的同分異構體有
 
種.
①分子中含有苯環(huán),且苯環(huán)上有兩個取代基 ②遇氯化鐵溶液變紫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氧化亞銅是大型水面艦艇防護涂層的重要原料.某小組通過查閱資料,進行如圖研究.
I.Cu2O的制取
(1)葡萄糖還原法制Cu2O的化學方程式為
 

(2)實驗室用此方法制取并獲得少量Cu2O固體,需要的玻璃儀器除試管、酒精燈、燒杯外,還需要
 

Ⅱ.檢驗樣品中是否含有CuO
方案1:將制得的Cu2O樣品溶于足量稀硫酸.
(3)甲同學認為若溶液變?yōu)樗{色,則說明樣品中含有CuO雜質(zhì).乙同學認為此推論不合理,用化學用語解釋原因
 

(4)甲同學通過反思,認為將定性檢驗改為定量測定便能確定樣品中是否含有CuO雜質(zhì),應測量的數(shù)據(jù)是
 

方案2:丙同學認為采用如下裝置(所加藥品均足量)進行實驗,通過測定c裝置反應后固體的質(zhì)量以及d裝置反應前后增重的質(zhì)量,可計算,從而確定樣品中是否含有氧化銅.

(5)裝置a中所加的酸是
 
(填化學式),裝置e中堿石灰的作用是
 

(6)點燃裝置c中酒精燈之前需進行的操作是
 

(7)熄滅酒精燈之后,仍需通一段時間H2至試管冷卻,原因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埋在地下的鑄鐵輸油管道,在下列各種情況下,被腐蝕速率最慢的是( 。
A、在潮濕疏松的堿性土壤中
B、在含鐵元素較多的酸性土壤中
C、在干燥致密不透氣的土壤中
D、在含碳粒較多,潮濕透氣的中性土壤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X.Y、Z、W是原子序數(shù)依次增大的四種短周期元素,甲、乙、丙、丁、戊是由其中的兩種或三種元素組成的化合物,己是由Z元素形成的單質(zhì).已知:甲+乙→丁+己,甲+丙→戊+己;0.1mol?L-1丁溶液的pH為13(25℃).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1mol甲與足量的乙完全反應共轉移2mol電子
B、Y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為第3周期ⅣA族
C、原子半徑:W>Y>Z>X
D、1.0L0.1mol?L-1戊溶液中陰離子總的物質(zhì)的量小于0.1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葡萄酒中抗氧化劑的殘留量是以游離SO2計算的,我國國家標準(GB2760-2011)規(guī)定葡萄酒中SO2殘留量≤0.25g?L-1,為測定某葡萄酒中SO2含量設定方案如下:
用圖一裝置(夾持裝置略)蒸餾并收集餾分SO2,實驗時B中加入100.00mL葡萄酒樣品和適量鹽酸,加熱使SO2全部逸出,在C中收集餾分.

(1)儀器A的名稱是
 
,水通入A的進口為
 
(填“a”或“b”).
(2)若C中盛裝H2O2溶液,SO2與其完全反應,化學方程式為
 

(3)除去C中過量的H2O2,然后用0.04000mol?L-1NaOH標準溶液進行滴定,滴定前排氣泡時,應選擇圖二中的
 

(4)滴定至終點消耗NaOH溶液25.00mL,據(jù)此計算葡萄酒中SO2含量為
 
 g?L-1
(5)由于蒸餾時鹽酸易揮發(fā),該測定結果比實際值
 
(填“偏高”、“偏低”或“無影響”),因此改進實驗方案時可將鹽酸改為稀硫酸,或者采取以下措施:
在之前實驗基礎上,通過測定C中Cl-含量進而計算SO2實際含量:除去C中SO42-,然后用AgNO3標準溶液滴定Cl-,K2CrO4溶液為指示劑.
已知:常溫下Ksp(AgCl)=2×10-10,Ksp(Ag2CrO4)=1.1×10-12,Ag2CrO4為磚紅色.滴定過程中,使用棕色滴定管的原因是
 
;當觀察到出現(xiàn)淡紅色沉淀且不再消失時停止滴定,若此時Cl-恰好沉淀全即溶液中殘余c(Cl-)=1.0×10-5mol?L-1,則此時溶液中c(CrO42-)=
 
 mol?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在一定條件下,對于反應mA(g)+n(B)?cC(g)+dD(g),C的百分含量(C%)與溫度、壓強的關系如圖所示,下列該反應的△H、△S判斷正確的是(  )
A、△H<0,△S>0
B、△H>0,△S<0
C、△H>0,△S>0
D、△<0,△S<0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