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時,A氣體與B氣體反應生成C氣體.反應過程中A、B、C濃度變化如圖(Ⅰ)所示,若保持其他條件不變,溫度分別為T1和T2時,B的體積分數(shù)與時間的關系如圖(Ⅱ)所示,則下列結論正確的是( �。�
A、在t1min時,3V(B)=2V(C)
B、(t1+10)min時,保持容器總壓強不變,通入稀有氣體,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
C、T℃時,在相同容器中,若由0.3mol?L-1A、0.1 mol?L-1 B和0.4 mol?L-1 C反應,達到平衡后,C的濃度仍為0.4 mol?L-1
D、其他條件不變,升高溫度,正、逆反應速率均增大,且A的轉化率增大
考點:體積百分含量隨溫度、壓強變化曲線
專題:
分析:該反應達到平衡狀態(tài)時,A濃度的變化量=(0.5-0.3)mol/L=0.2mol/L,B濃度的變化量=(0.7-0.1)mol/L=0.6mol/L,C濃度的變化量=(0.4-0)mol/L=0.4mol/L,同一化學反應同一時間段內,各物質濃度的變化量之比等于其計量數(shù)之比,所以該反應方程式為:A(g)+3B(g)?2C(g),
根據(jù)“先拐先平數(shù)值大”結合圖II知,T1>T2,升高溫度,B的體積發(fā)生增大,則該反應的正反應是放熱反應;
A.在t1min時,反應達到平衡狀態(tài),正逆反應速率相等,根據(jù)A(g)+3B(g)?2C(g),2V(B)=3V(C);
B.其它條件不變,升高溫度,正逆反應速率都增大,平衡向吸熱反應方向移動;
C.先根據(jù)圖Ⅰ計算平衡常數(shù),再根據(jù)平衡常數(shù)計算改變三種物質的濃度達到平衡狀態(tài)時C的濃度;
D.根據(jù)“先拐先平數(shù)值大”結合圖Ⅱ知,T1>T2,升高溫度,平衡向吸熱反應方向移動;
解答: 解:A.在t1min時,反應達到平衡狀態(tài),正逆反應速率相等,各組分反應速率之比等于計量數(shù)之比,根據(jù)A(g)+3B(g)?2C(g),2V(B)=3V(C),故A錯誤;
B.(t1+10)min時,保持壓強不變,通入稀有氣體,容器體積變大,反應物所占分壓減小,平衡向體積增大的方向移動,故B錯誤;
C.根據(jù)圖Ⅰ知,化學平衡常數(shù)K=
0.42
0.3×0.13
=
1600
3

假設C的平衡濃度是0.4mol/L,
            A(g)+3B(g)?2C(g)
開始(mol/L)0.3   0.1      0.4
變化(mol/L)0     0        0
平衡(mol/L)0.3   0.1      0.4
化學平衡常數(shù)K′=
0.42
0.3×0.13
=
1600
3
,所以符合平衡常數(shù)K,故C正確;
D.其它條件不變,升高溫度,正逆反應速率都增大,平衡向吸熱反應方向移動,根據(jù)圖Ⅱ知,正反應是放熱反應,所以平衡向逆反應方向移動,A的轉化率降低,故D錯誤.
故選:C.
點評:本題考查外界條件對化學平衡移動的影響,正確確定反應方程式是解本題關鍵,會根據(jù)“先拐先平數(shù)值大”確定該反應是吸熱反應還是放熱反應,難度中等.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A是生產某新型工程塑料的基礎原料之一,分子式為C10H10O2,其分子結構模型如圖
所示(圖中球與球之間連線代表化學鍵單鍵或雙鍵).
(1)根據(jù)分子結構模型寫出A的結構簡式
 

(2)擬從芳香烴出發(fā)來合成A,其合成路線如下:
已知:A在酸性條件下水解生成有機物B和甲醇.

(a)寫出⑤反應類型
 
;寫出H的結構簡式
 

(b)已知F分子中含有“-CH2OH”,通過F不能有效、順利地獲得B,其原因是
 

(c)寫出反應方程式(注明必要的條件)
 
 ⑦
 

(3)A的同分異構體有多種,同時滿足下列條件A的同分異構體有
 
種:
ⅰ.含有苯環(huán),苯環(huán)上有兩個側鏈且苯環(huán)上一氯取代物有兩種;
ⅱ.與A有相同的官能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一個真空恒容密閉容器中盛有2mol PCl5,加熱到200℃發(fā)生了反應PCl5(g)?PCl3(g)+Cl2(g),
反應達到平衡時PCl5的分解率為a%.若在同一溫度下和同樣容器中最初投入的是1mol PCl5,反應達到平衡時PCl5的分解率為b%,a與b的關系是( �。�
A、a>bB、a<b
C、a=bD、不能確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已知A、B、C、D、E是短周期中原子序數(shù)依次增大的5種主族元素,其中元素A、E的單質在常溫下呈氣態(tài),元素B的原子最外層電子數(shù)是其電子層數(shù)的2倍,元素C在同周期的主族元素中原子半徑最大,元素D的合金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金屬材料.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工業(yè)上利用元素A的單質冶煉金屬鐵
B、元素C是自然界含量最多的金屬元素
C、工業(yè)上常用電解法制備元素C、D、E的單質
D、化合物AE與CE有相同類型的化學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一種類似于植物生長調節(jié)劑的物質,結構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該物質的分子式為:C10H7O5Cl
B、1mol該物質在常溫下最多可與3mol NaOH反應
C、該物質遇FeCl3溶液不能發(fā)生顯色反應
D、該物質可發(fā)生取代、氧化、消去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同質量的鋅與稀硫酸反應產生氫氣,欲使反應速率最大,選擇下列組合中的反應條件:①鋅粒②鋅片③鋅粉④98%的濃硫酸⑤15%的稀硫酸⑥20%的稀硫酸⑦加熱⑧用冰冷卻⑨不斷攪拌⑩迅速加入鋅片后靜置( �。�
A、②⑥⑦⑩B、①④⑧⑩
C、③⑤⑦⑨D、③⑥⑦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將0.02mol Na別投入到盛有100mL水、100mL 1mol?L-1鹽酸、100mL 1mol?L-1硫酸銅溶液的X、Y、Z三個燒杯中,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 �。�
A、三個燒杯中一定均會發(fā)生的離子反應有:2Na+2H2O═2Na++2OH-+H2
B、三個燒杯中鈉均在液面上劇烈反應,相比而言,X燒杯中的反應平緩些
C、Z燒杯中一定會有沉淀生成,但沉淀不是單質銅
D、三個燒杯中生成氫氣體的物質的量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現(xiàn)向含6 mol KI的硫酸溶液中逐滴加入KBrO3溶液,整個過程中含碘物質的物質的量與所加人KBrO3的物質的量的關系如圖所示.請回答下列問題:
(1)b點時,KI反應完全,則氧化產物與還原產物的物質的量之比為
 
,電子轉移數(shù)目為
 

(2)已知b→c過程中,僅有溴元素發(fā)生化合價變化,寫出并配平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
 

(3)已知在c→d段發(fā)生下列反應:2BrO3-+I2=2IO3-+Br2;當n(KBrO3)=3 時,n(I2)=
 
mol,再向溶液中通入足量乙烯,充分反應后溶液增加的質量為
 
g.
(4)含a mol KI的硫酸溶液所能消耗n(KBrO3)的最大值為
 
.整個過程中轉移的電子數(shù)目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設NA表示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的數(shù)值,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 �。�
A、常溫常壓下,48gO3含有的氧原子數(shù)為NA
B、24g金屬鎂變?yōu)殒V離子時失去的電子數(shù)為NA
C、在0℃、101kP時,28gN2和CO的混合氣體,其體積約為22.4L
D、同溫同壓下,NA個NO與NA個N2和O2的混合氣體的體積不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